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12/18 23:17:13瀏覽10248|回應0|推薦5 | |
中華民國海軍建軍以來擁有最強大火力與最大排水量的軍艦 DDG-1801 基隆艦,終於日前在基隆港正式成軍,而該級軍艦的成軍也代表著海軍從原本的各自作戰逐步轉變至區域聯合作戰模式。紀德級不但將負擔起艦隊防空的主要任務,更將負擔起艦隊作戰指揮中心的重責大任,而以海軍規劃將四艘紀德艦分別配屬南北交通航線要衝,可得知未來台海如有衝突緊張,紀德艦將全力維持南北航線的暢通。 此次週六兩軍艦在基隆港成軍,扁呂關係反倒成為焦點,真正的主角卻被冷落一旁,實在惋惜。故我和幾個狂熱者趕於今早開放參觀時間內前去,所停泊的西十六碼頭就在之前瀋陽艦退役典禮的斜對面,還算好找,不過現場只剩下基隆艦,另一艘已經開回蘇澳停泊。 以下是參訪過程並附上照片連結,請直接點選: 在門口,就可看到猶如龐然大物的基隆艦遠遠安然停泊著,照片中可看到岸邊一群正在集合中準備來引導我們的官兵。照片 靠近後就可看到艦首的五吋艦砲(約等於12.7公分的口徑!)與標準二型飛彈雙臂發射架,作戰時可自動裝填與發射,根據官兵透露艦上總共裝有68枚。照片 再來的照片則可看到後桅桿與一堆戰系等等,最大的那片就是3D對空搜索雷達,據說搜索距離有400公里,最上面則是博勝指管系統,作為戰時聯合作戰之用,而桅桿旁都是一堆資訊纜線總成,很壯觀。照片、纜線總成照片 前桅桿則僅有水面搜索雷達、火砲射控雷達、衛星通訊系統(台灣做的!艦橋內有幾個掛著GARMIN的螢幕)等等,又對照前後照片可得知方陣快砲近戰系統是以「右前左後」方式配置。照片 標準二型飛彈發射架近照,上頭的是訓練彈,到戰時就會更換成實彈。 由艦首看正面之照,由照片可看到巨大的上層結構與艦橋,以及艦砲與飛彈發射架,加上上頭的桅桿天線等等,頗有氣勢。 船鐘近照,船鐘乃早期海軍所流傳的傳統之一,是各軍艦的象徵。 艦橋或者指揮艙內由於機密關係不得拍攝,但是實地參訪時可以見到寬敞的空間乃其他艦隻所無法追上的,最值得注意的是該艦所安裝的衛星通訊裝置居然掛著GARMIN品牌!嘿!最近不是電視廣告打得很凶嗎?足可證明台灣產品也能在自主國防上貢獻心力呢! 紀德艦各艦上均有兩個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不過據說研發中的雄三飛彈可是比魚叉還強,希望哪天能裝上。 其他相關照片相簿在這。這次可是抱著不看下次就沒有的心態,因為開戰後該艦必定是敵軍全力攻擊的目標,擊破後敵軍才得以威脅我對外交通航線,所以這次雖然七點就爬起來,但是值得! 上圖:成軍典禮前兩艦並列 下圖:紀德艦諸元圖表 前文,一篇美國對於該軍艦的簡介及相關資訊。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