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巴布玩叭噗
2007/06/29 00:27:49瀏覽2303|回應14|推薦125

        

漸漸冷部落格,不太看文推文。 因為開始玩一個新玩具,而且本來我很小氣,只顧自己玩,不肯說的。

我的新玩具叫做  BUBOO 叭噗,本來它叫巴布。

雖然我不一定每天很多時間去玩,卻願意嘗試。原本我不願意跟不認識的人互動,一定要看了文,了解一些想法,甚至有了共鳴,才會願意交流。尤其是懶打字,也怕煩怕複雜,什麼聊天室交友網,對我而言根本是恐怖地獄,避之唯恐不及的。

但這個 BUBOO 叭噗 跟那些不太一樣,我觀察過後願意試看看。

台灣版的Buboo源自Twitter,定義成一種微型的Blog,因為它融合了Blog和交友網和聊天室的精髓,卻沒有它們的弊端,不另闢室密談,單純且透明,而且這個Buboo叭噗是台灣人自己做的中文介面,親切而平易。

Twitter最早其實是一種類似MSN的通訊工具,在國外去年就開始流行,當初它比較受到器重的功能,是可以藉它找到各種不同國籍的朋友,透過一層一層多重連結網,去開拓更大的社交圈。

它一次發布限制140字,但你可以隨時將你現在的狀態、心情、想法即時PO出去。可以不管有沒有共鳴,甚至就只是自言自語,反正就自在也不必在乎別的評價或看法,想說啥就說啥。有迴響,則是意外的驚喜,當然你若願意,也可以主動請教別人與人攀談。

對我個人來說,不是看中它的交友功能,比較期待的是它可以將我每天心血來潮的片刻思緒,集結成日誌,隨性且隨想。它和部落格的撰寫模式完全不同,又是即刻公開發表的,還可以網摘別人的佳句,留存回味深思。

很多時候,突然有個感觸或想法,但是要寫文章,又覺得懶和小題大做,所以只好隨興放棄,它可能就此流逝掉,消失無痕不再回來。現在起我可以先把它丟在Buboo上。哪一天,這些片段的思緒記錄,也許可以集結成文章的靈感或素材。

還有,它可以集思廣益,激發靈感,倘若你Po出的訊息,當時有別人好心給你意見,甚至可以幫你把思路視野拓展的更開。得到很棒的新觀念,學到可貴的人生經驗,還有以前沒想過的思考模式,是很開心的。

目前台灣Buboo因為才剛開始簡單也陽春,使用者還不是很多,但是募集的速度很快,還有它也很努力,一直在徵詢User的意見做介面和功能的改善,我認為未來應大有空間。

據說部落格一開始時,被期待或設定成有某種自我療癒的功能,現在這種巴布微型Blog,我有點期待,它能讓大家從自己的Blog走出來,見到外面更多的世界!!Buboo的用戶,也各有各的部落格,並且分布在各個不同的平台,不限於城邦,你可以藉Buboo平台去參觀瀏覽,他們有些甚至都是很專業的Blogger呢!!

把事精簡化和單純化,是我極願意做的,在多元複雜的社會中,這也算反樸歸真,反應時代紛亂的一種期許吧,所以我願意給它機會,就如幾年前願意嘗試,開始撰寫部落格一樣。

撰寫網誌,因為無恆,長篇文字有時又覺得累,我又不肯馬虎,找歌找圖加上玩美編頗費時間,加上留言板玩的開心,答的用心,老實說內力頗大消耗,所以心上漸漸成負擔。叭噗的簡單隨興,對我算是一種救贖。

我想凡事總是有嘗試有期待才會進步,歌曲這麼唱--這是一句好話,再試一下~!!

這一篇,本來是回覆一位好友,說說瞎咪叫做叭噗,想不到寫著寫著,居然寫成了一篇網誌,破壞了我這邊要開始放暑假,發懶不再出文的自我約束!!!

偶素那豬頭!!


  ★推薦延伸閱讀~  放眼世界,與大紀元接軌~


1.【工頭堅- 部落格已死?部落格進化?淺談Buboo與Twitter的風起雲湧

2.【重灌狂人-超棒的!台灣碎碎唸服務「Buboo 巴布先生」】

3.【中時電子報- 微型部落格 Twitter風潮襲捲網路世界

4.【中時電子報- 台灣版Twitter親切的Buboo網站提供中文化環境


註~96.06.29 開始,因應USER要求,加設了私人訊息功能,可以針對單一對象做私密發話,類似悄悄話加上離線留言功能。

 

   

上面這個畫面,我每發一則訊息就會變動一次,嘿啦,偶就素在這邊搞威啦 !!

 

爆米香的滋味 -郭虔哲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ymds&aid=1055874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有聽到並且知道嗎?
2007/06/29 11:31

小帥哥哥哥,偶早就知道了,偶早就懷疑傻傻是高人了,只不過自古以來高人總是深藏不漏滴.知道麼?

所以呢~偶覺滴傻傻每分鐘字數口能有二百字啦

Buboo叭噗

偶第一次聽耶,好像很不錯玩的樣子厚

偶以前就很少玩聊天室,除了不熟,還有就是 因為上班時間自己的工作若沒做玩就逛網偶會良心不安的

再說囉~雖然自已的工作做完了,口素偶還素不太敢用公司的電腦隨便逛...萬一中毒了就費非常非常的完蛋

****

嘻嘻嘻~~~我剛剛以為傻傻這幾天沒精神,寫了"叭噗"  以為是要請吃冰哩~~


傻傻(yymds) 於 2007-06-29 13:50 回覆:

親愛滴語泱~

偶滴打字速度喔,是應該......還不至於太慢啦,

不過,那跟愛打字這回事可是一點點曖昧都迷有捏~

我連MSN都用一堆堆表情來說話了,不就是因為懶的打字咩

不是動員勘亂非常時期的話,偶棉鼻要隨便浪費寶貴滴資源

偶個倫結的,還是睡覺這件國家大事比較重要滴說 ,叭噗的啦!!

 


牽手一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新玩意
2007/06/29 10:04

前兩天 也看見 雨溪談巴布

一樣可以玩的不亦樂乎吧

傻傻(yymds) 於 2007-06-29 13:54 回覆:

那個臭語溪比較愛玩啦,

偷偷同你說,她最近經常都馬泡在上面扯~~

啊~ 真好,偶終於可以清淨多了~ ( 噓,鼻要叫他來罵偶... )

偶比較閉思,又不愛扯淡,只會偶而丟一些自己的文字上企啦!!


小帥哥~女人可以這樣過日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叭噗!叭噗!叭噗!叭噗!叭噗!
2007/06/29 09:09

『尤其是我很懶打字』…?

口素…妳滴文每篇打的字都好多

偶都好羡慕妳好費寫也好費打

這樣子滴說 偶棉有很多人都費慚愧滴「 有聽到並且知道嗎?」

傻傻(yymds) 於 2007-06-29 14:12 回覆:

所以偶才想偷懶落跑咩~

打字....素一種酷刑捏!!! 目前偶手指頭大約只剩70%的功能而已,

日也打,如果瞑也一直打,再下企蠻牛也救不了捏~

還有,妮都說偶素短腿一族,那你聽過腿短滴輪,手指頭有長滴嗎???

偶又不素怪胎!!     

迷有迷有,迷有知道迷有聽到,只認識平交道!!!


傻傻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轉貼部落格十誡供分享
2007/06/29 08:14

【The Ten Commandments @ Blogging 部落格十誡】是網路上流傳甚廣的文章,出處已不可考,此版本源自《東方紅‧太陽升‧部落格》,全文如下--
 
美國《韋氏大字典》選出「Blog」(網誌,或譯部落格)為2004年最具代表性的英文單字,彰顯不具名網路日記作者與日俱增的影響力,一旦架設好自己的「Blog」之後,接下來該注意的事包括:
 
01.blogging for fun ,for yourself, at least at begining. 為了樂趣和你自己而部落格(至少在一開始時是這樣)。
 
02.don't force yourself to blog just for periodically update. 不要只是為了週期性的更新而強迫自己部落格。
 
03.don't limit your blog to min. or max. length. 不要限制你部落格文章最大和最小的長度。
 
04.don't blog just for audience. 不要只是為了你的讀者群而部落格。
 
05.don't be afraid of opposite comments. 不要害怕相反意見的迴響。
 
06.Blogging is to share your thought, your opinion, not your " me too". 部落格是分享你的想法、你的見解,而不是轉貼認同性的「我也是...」。
 
07.Blogging tools and interfaces are for convenience, not for "Wow! so fascenating!" The same as your site layout.  部落格的一些工具和介面要以便利為主,版面的外觀也是如此,而不是只給人「哇!好迷人呀!」的感覺。
 
08.If you don't want someone reading your blog, never put it on. (Even he/she don't know you have a blog)  如果你不想讓某些人閱讀你的部落格,那麼就別把它放上來 (即使他/她不知道你有部落格)。
 
09.Try to remember why you are blogging. 試著記住你為什麼要架設部落格。
 
10. forget the first 9 rules. use the 10th instead: Blog For Yourself ! 忘了前面九誡時,就用第十誡代替吧:為了你自己而去部落格!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