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20 18:13:57瀏覽2163|回應6|推薦104 | |
孩子目前就讀國二,是十二年國教第一批的教改白老鼠,就讀的學校長期以來都採能力編班。自縣市合併後,在教育局嚴格督導下,從孩子這一屆開始實施常態編班。 同一組另兩班的導師,分別任教英文與國文,這兩科沒有分組上課,導師與學生見面機會多,對學生掌控度較高,管理問題相對減少。不過因分組上課,許多常規不好的學生群聚時間增多,都讓各班的經營比單純的常態編班更為困難。 二年級九個班,總共分成三組,各組都有類似的狀況。孩子這學期擔任風紀股長,對同學的吵鬧頗感無奈,把破壞規矩的名單登記交給導師處理,導師針對這些學生的偏差行為多次輔導並予以懲罰,但吵鬧的學生依舊我行我素,假日到校自修的規矩更是差到極點,導師與校長時常接到家長反映秩序不佳的投訴與抗議,學校各處室想方設法解決問題,然而始終成效有限。 學校為了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有更適切的學習環境,以便因材施教,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其立意良善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學校欠缺完整規劃與完善配套,來因應分組後班級經營的困境,恐怕不只無法提升教學成效,反倒讓各班的讀書風氣盪到谷底。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