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版主是否回想起自己小學,國高中時每年一度的模範生推舉,那些當選後的"模範生"們除了上台接受表揚外,好像就是人們所說的"品學兼優"那種表面恭維的話以外,我不曾感受到那些模範生有何過人之處,也沒有感受到他們有任何值得我學習之處,反倒是那些成績不是那麼好的,在平常只會默默的做事,成績不好時默默的被老師處罰,過於頑皮被老師罰站,並且跟你一起回家,一起玩的"豬朋狗友們"(別懷疑,這句話反而是大人長輩們對我的朋友們的看法),他們所帶給我的,影響我的至今依舊存在,那些所謂模範生基本上是不屑與我們這些成績差的為伍,反倒是我所知道的,長大以後的有些"模範生"不乏現在正因為積欠地下錢莊錢而跑路者,或者他的名字出現在社會版新聞中----有時我會想,我們究竟是爲了什麼而要選"模範生"?難道只是表彰某個人的"品學兼優""優秀典範"嗎?那麼下面這段曾參加二次大戰的老兵跟他的孫子的對話可以令我們省思"爺爺,在二次大戰時你是英雄嗎?""親愛的,我不是英雄,但是我跟很多很多的英雄一起服役"("摘自band of brothers中溫特斯的敘述),對我而言,真正的模範生,真正的英雄,在於他爲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庭,社會做了什麼而不是自己爲了自己而做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