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17 00:21:24瀏覽4562|回應1|推薦14 | |
古代佛教經變圖之複製畫 觀無量壽經之經變圖
觀無量壽經之經變圖局部 品名:觀無量壽經之經變圖 作者:不詳 年代:近代臨摹版 材質:絹布〈複製圖〉 尺寸:高 有意請購者敬請E-mail詳談〈jackson.jk@msa.hinet.net〉 觀無量壽經之經變圖全圖 作品介紹: 這幅名為〝《觀無量壽經》之經變圖〞早在唐代就存在了。目前這幅畫是後世臨摹於敦煌莫高窟172窟《觀無量壽經淨土經變圖》的版本。圖的內容描繪出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畫面豐富細緻,色彩鮮明。這幅「經變圖」,整體構圖可分為三大段:最左是說明這部經典的由來(未生怨),最右是教導如何觀想的修行法門(十六觀),正中央則是理想中的未來西方極樂世界。 畫師筆下的西方極樂世界是畫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整幅畫意境;阿彌陀佛端坐中央持說法印,寶相端嚴;左旁是觀世音菩薩、右旁是大勢至菩薩,助佛一同接引眾生往生極樂。十方諸佛四旁圍繞,上方空中天人奏樂,天鼓天樂自鳴。諸佛菩薩身居莊嚴宏偉的殿宇,供養菩薩和伎樂人在前方的水榭,以香花和音樂作供養。在七寶池、八功德水中的寶樹、寶花、珍禽亦以妙音助佛說法。蓮池中是九品往生淨土的眾生,上生者花開見佛,下生者則在苞中等待。
兩側圖之左側長條是《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述「未生怨」的故事,阿闍世王子欲弒父奪王位,王后韋提希夫人傷心失望,佛陀為她講說西方極樂世界,及求生極樂的修行方法。在圖的右側長條是佛陀教授韋提希夫人的十六種觀想方法,從日觀至雜想觀,觀想成功,即得見淨土及佛菩薩。 這兩側描述國王與太子之間累世恩怨的「未生怨」,以及王后拜請釋迦佛前來度救,其後佛便為王后宣說了這部《觀無量壽經》。畫中可見帶簷高牆,歇山頂殿宇及高閣門樓,一派宮苑富麗氣象,除了有區隔出釋迦佛說經的前後因緣情節外,也可從中窺見傳統中國木構建築之美。故事背景雖然是在古印度,不過畫中人物著漢裝,活動於亭台樓閣間,故事舞台已然改頭換面為純中土式。本畫正具體反映出佛教中國化的歷程。 圖正中央則是理想中的未來西方極樂世界。在這整復畫中的西方極樂世界裡,天宮建築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正是文學家筆下瓊樓玉宇的具體呈現。主尊佛端坐中間說法,菩薩、天人分列兩側專心聽法,神態虔誠恭敬,人物造型豐滿生動。天空有各式樂器飄浮其上,無需樂手撥弄吹奏,就能自然發聲,合奏出醉人的天樂。婀娜輕盈的天女,穿梭天際,揚手散花,花香四處洋溢。天宮前有開滿蓮花,碧波蕩漾的淨水池,水鳥嬉遊其間,生意盎然,端坐蓮花上的童子圓潤可愛,也為畫面增添不少趣味。
此外,整體構圖雖然複雜,畫師卻安排得極有秩序,沒有一絲雜亂之感,色彩也極為富麗,充分展現唐代繪畫的偉大成就。本圖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看古人如何將佛經深奧的內容具體呈現在壁畫中,甚至讓不識字的信徒也能經由畫面的啟示而一心向佛,這就是變相圖的精神所在,畫師的努力經營,使信眾在觀賞西方極樂世界的樂土之美時,心靈必然領受到宗教洗禮,而萌生行善積德,死後往生及樂淨土的大願,這應是欣賞此畫時的最深體會。 圖意細部解說: 在佛教裡,阿彌佗佛為西方極樂世界的主管者,能接引信眾往生西方淨土,又叫無量壽佛。西方淨土是信徒往生後的樂土,為了教化塵世眾生諸善奉行,諸惡莫作,佛教藝術會加意渲染淨土之樂及地域之苦,使眾生有感悟之餘,能積極行善去惡,以期將來往生極樂。在敦煌石窟觀無量壽經變圖之繪製,其本意即在此。 觀無量壽經之「未生怨」 《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述「未生怨」的故事。述說釋迦牟尼佛陀時代,印度有一個國家,名叫「摩竭陀國」,這個國家的都城,就是當時世界上最有名的「王舍城」。當時的國王是「頻婆娑羅王」,王后叫「韋提希夫人」。國王與王后,也是相信命卜的迷信者,當王后身懷「阿闍世王」的時候,曾請相師為胎兒占卜未來的吉凶禍福。
相師說:「這個胎兒,在胎中手足常動,不是好的現象,將來必定害父。」因此使頻婆娑羅王與韋提希夫人,時常憂心,難以釋懷。當胎兒出生後,父母就為他起個名字叫「阿闍世」,中文譯意乃「未生怨」。他們認為這孩子宿世曾與父親結怨,但願今生怨不再生,而免除災禍的意思。但國王與王后,當時經不起邪師謬說的慫恿,認為胎兒是妖怪,夫妻共謀將剛出生的嬰兒從樓上拋墜於地,幸未喪命,僅斷一指;故從小父母又叫他「婆羅留支」,譯成中文為「斷指」的意思。
阿闍世從小在父王母后嫌怨的氣氛中漸漸長大,又沒有接受善良的教育,自暴自棄的情況下,結交許多不良惡少,朋黨都是惡人。這未免不是頻婆娑羅王愚昧迷信的感招嗎?阿闍世後來交到了惡友提婆達多,給他出了個壞主意,受其煽惑,竟幽禁父母,囚殺父母,而為該國的新王,所以世人就稱他為「阿闍世王」,也成為印度史上殺害父王的霸王了。 阿闍世王串奪王位後,並將其父頻婆娑羅王幽禁於七重室內,欲使餓死。然其父得韋提希夫人,密以酥蜜等物塗身供給故未死。阿闍世聞訊大怒,乃欲殺害其母韋提希。後經大臣月光及耆婆之諫止,遂將其母幽禁深宮。性情霸道的阿闍世王,併吞諸小國而威震四鄰,建立了統一印度的基礎。
然而,他因為殺害父王及囚禁母后之罪的現世報,導致遍體生瘡,無醫可以治癒,痛苦不堪後,又因緣成熟,而皈依教主釋迦牟尼佛,在佛陀面前哀求懺悔,改過自新,惡瘡痊癒。身體康復後,以善法治國,並成為佛教的大護法。後來佛教之興盛,阿闍世王功不可沒。
觀無量壽經之十六觀 《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述的修行法門(十六觀),即是韋提希被囚之時,愁憂憔悴,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祈求往生淨土。佛察知其心念,遂現身宮中,示現西方極樂淨土,並說三福十六觀等往生淨土之法。時韋提希聞已大悟而得無生忍。五百侍女亦發無上道心,願生彼國。
此中,「三福」指世福、戒福、行福。「世福」者,孝養父母,事奉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戒福」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行福」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三者為三世諸佛淨業之正因。 《觀無量壽經》,有十六種觀想,這裏略介其意: 十六觀是指:(1)日想觀,(2)水想觀,(3)地想觀,(4)寶樹觀,(5)寶池觀,(6)寶樓觀,(7)華座觀,(8)像想觀,(9)阿彌陀佛觀,(10)觀世音觀,(11)大勢至觀,(12)普觀,(13)雜想觀,(14)上輩生想觀,(15)中輩生想觀,(16)下輩生想觀。謂作此十六觀,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其中以第九阿彌陀佛觀最為重要,經題即依此而立。唐代善導謂此經以觀佛三昧、念佛三昧為宗,又立上述十六觀之前十三觀為定善,後三觀為九品之散善。又謂佛雖廣說定散兩門之益,然佛意唯在專稱彌陀佛號。又作十六觀法、十六想觀、十六妙觀、十六正觀、十六觀門。念佛行者由憶念彌陀之身與淨土,得以往生西方,總其觀行有十六種。 這十六觀細解即: (一)日想觀,又作日觀、日想。正坐西向,諦觀於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開目閉目皆令明了。 (二)水想觀,又作水觀、水想。初見西方一切皆是大水,再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 (三)地想觀,又作地觀、琉璃地觀、地想。觀想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一一寶各有五百色光等。 (四)寶樹觀,又作樹觀、樹想。觀極樂國土有七重行樹,七寶花葉無不具足,一一花葉作異寶色,又一一樹上有七重網。 (五)寶池觀,又作八功德水想、池觀。觀想極樂有八功德水,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花,摩尼水流注其間演妙法。又有百寶色之鳥,常讚念佛、念法、念僧。 (六)寶樓觀,作此觀想即刻成就以上五種觀法,故又作總觀。亦作總觀想、總想觀。觀想其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中無量諸天作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不鼓自鳴。 (七)華座觀,又作華座想。觀佛及二菩薩所坐之華座。 (八)像觀,又作像想觀、佛菩薩像觀、像想。觀想一閻浮檀金色佛像坐彼花上,又觀音、勢至二菩薩像侍於其左右,各放金光。 (九)真身觀,又作佛觀、佛身觀、觀一切色身想。觀想無量壽佛之真身;作此想即可見一切諸佛。 (十)觀音觀,又作觀世音觀、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想。觀想彌陀脅士中之觀世音菩薩。 (十一)勢至觀,又作大勢至觀、觀大勢至色身想。觀想另一脅士大勢至菩薩。 (十二)普觀,又作自往生觀、普往生觀、普觀想。觀自生於極樂,於蓮花中結跏趺坐。蓮花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乃至佛菩薩滿虛空。 (十三)雜想觀,又作雜觀、雜明佛菩薩觀、雜觀想。觀丈六佛像在池水上,或現大身滿虛空。即雜觀真佛、化佛、大身、小身等。 (十四)上輩觀,又作上品生觀、上輩生想。往生淨土者依其因,而有上、中、下三輩,三輩復分上、中、下三品,總為九品。上輩觀即觀上輩徒眾自發三心、修慈心不殺行等、臨終蒙聖眾迎接,及往生後得種種勝益之相。 (十五)中輩觀,又作中品生觀、中輩生想。即觀中輩徒眾受持五戒八戒、修孝養父母之行等,及感得聖眾迎接而往生等相。 (十六)下輩觀,又作下品生觀、下輩生想。即觀下輩徒眾雖造作惡業,然臨終遇善知識,而知稱念彌陀名號,因之得以往生,及蒙種種勝益之相。
|
|
( 創作|繪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