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1/03 16:26:22瀏覽1119|回應0|推薦10 | |
該是為了吸睛,網路上可見的文章,篇名長度、文字經常教人咋舌,是怎樣演化成這等狀況?實在令人好奇,連帶也影響書籍出版命名,我總納悶,如此落落長,誰記得住? 不過,一篇書摘文稿,落落長的篇名的確吸引我的目光——經濟學家教你抗拒誘惑!減肥不復胖的好方法:跟朋友打賭,輸的人要給對方30萬 很長吧!摘錄《推力》一書(這才是容易記住的書名啊!)的內容,讓我想起最近閱讀的一本很喜歡的書《練習改變》(也是讓人可以牢記的書名,但還沒讀完)。 低估誘發,無法預測失去自制的狀態 這篇摘錄的內容提及臣服誘惑的風險是可預期,而且除去誘惑也是可行的,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低估誘發的狀態,因此無法預測臣服誘惑而失去自制的狀態有多嚴重。至於自制力則涵蓋兩個半自主的自我,分別是審慎具遠見的「計畫者」、短視的「行動者」。人腦面對誘惑會演變「屈服」、「想方抗拒」兩種角力,最終總有一方取勝。 如何讓「抗拒」的一方勝出,可尋求外援、也可改變自己面對的誘因,方法之一就是運用「賭注」策略。經濟學家約翰‧羅馬利斯(John Romalis)與迪恩‧卡蘭(Dean Karlan)在研讀經濟學時發現自己體重逐日增加,擔心畢業後入職場,可能的交際應酬會讓體重一發不可收拾飆升,因此兩人打賭——九個月內要各自減輕十四公斤,只要其中一人沒做到,就得付給對方美金一萬(約台幣三十萬七千元)。對兩人而言,這是一筆龐大的金額,最終兩人平手,各自順利減輕十四公斤。 隨後更再次以「不發胖」為目標,只要前一日告知,就可隨時請對方測量體重,一旦超標就得付一筆錢給對方,長達四年期間,彼此突襲檢查好幾次,只有一次有一人超標,而且立即付清罰款。如此兩人都持續維持著「輕盈」的體態,如是你,敢參與這樣的賭注?我應該是沒膽這麼做的人,因為清楚知道自己的自制力薄弱到只能無言。 每人同是優秀的計畫者、糟糕的執行者 《練習改變》也有類似的理論,提出每個人都是「優秀的計畫者」、「糟糕的執行者」。試想是否每天都擬定所謂的「待辦清單」?(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只是一天結束,檢視清單,是否都真正完成?作者馬歇‧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提及想要讓清單可以確實完成(也就是自制力,未必只是拒絕誘惑而是為達成某種目標的「動力」之一)就是讓計畫者和執行者同步,可以找所謂的「教練」也就是所謂的可以提醒自己的人,套用至《推力》就是「賭注」(參與者互相牽制),讓自己可以不受誘惑(缺乏自制力)如願完成「目標」! 然而像我這類,完全缺乏自制力的人就不適合用「賭注」策略,這類壓力性的鞭策力量,可能會造成反效果,因此葛史密斯根據一些案例提出不同的做法,如透過可見的小紙條,時時提醒自己,如他在一場餐會要求參與者在餐會進行的三個小時期間,不可打斷他人發言或是發表評論性的言論,只要沒做到就要罰款美金二十元!更事先提出警告,表示幾乎所有人都難以做到,結果當然一如預期,每個人都犯規了。 葛史密斯表示這並非困難的事情,只要大家閉嘴不說話就可以完成,而且他還事先提出警告(可以激發人想要做到的潛在動力)、也有罰款的激勵動作(也就是賭注)但只有一人真的做到,那就是透過小紙條提醒自己的那個人! 賭注是拒絕誘惑、成功展現自己自制力的一種方式,但我更喜歡葛史密斯不假借他人的自我鞭策方式,除了小紙條之外,他更提出所謂的「換個提問方式」。 換一個提問方式,發現主動提問的力量 每年元旦總不免要立下所謂的新年新希望(你有嗎?我沒有,因為自己比較適合那種可以短期看到成效,因而可以繼續持續進行的人,因此傾向每個月或者每週省視自己需要調整的方向),你都寫了些什麼? 換更好的工作?可能是薪資也可能是更接近自己的興趣和專長。找到懂自己的人,好好談一場戀愛?好好鍛練體力,參加馬拉松比賽?杜絕過度消費,開始極簡生活?持續運動,就算不為減重也能維持好體力? 這些該是多數人都曾有過的新年新希望,只是還是得再問一次,是否每年都有過類似的願望也每年年終都「落空」畫上句點?! 問題在於不夠努力?自制力(執行力)太弱?寫了一張張小紙條自我提醒還是失敗告終,到底為什麼?葛史密斯給了答案,那就是改變提問的方式(改變「新希望」、「設定目標」的寫法),也就是主動性提問的力量! 以前文所提新年新希望為例,「換更好的工作」可改成「我是否盡了全力換更好的工作?」以下類推: 我是否盡了全力,找尋更懂自己的人? 我是否盡了全力,好好談一場戀愛? 我是否盡了全力,好好鍛練體力? 我是否盡了全力,讓自己可以參加馬拉松比賽? 我是否盡了全力,杜絕過度消費? 我是否盡了全力,持續運動? 我是否盡了全力,瘦身減重? 當我開始如此自問,我便知道自己是否盡力,如果沒有盡力,沒能達成目標也是正常,因此挫敗感就不會那麼大,也因為未能盡全力就能從中看出該如何找到方法讓自己真能盡全力而達成目標! 因此,最近我很常問自己,我是否盡了全力…… 透過提問原諒自己,甚至提出新的觀點 因為這樣的提問,我比較能夠原諒自己,關於未能達成的目標,以減重瘦身為例,我在2022年7月開始計畫減重,因為很多衣服已經不合身,每天出門看著鏡中的自己都覺得無比喪氣,更常對自己生氣,而我討厭這樣的自己。 尤其這波發胖是在自己好不容易瘦了一些之後,因此更加氣惱,於是我為自己訂定較可能完成的計畫,先是恢復了不吃晚餐的習慣,然後慢慢重新開始運動,從一週兩天到慢慢變成三天,漸漸的增加天數等等。 大半年之後(也就是此刻),歷經所謂的停滯期以及不定期的惰性還有難以抗拒的「吃」的誘惑,終於回到前兩年「瘦」的樣態,但不得不說,每一天都是煎熬還有無止盡的挫敗,那種得逼迫自己運動(花費很長的時間)以及體重機上始終蠻橫不動的數字,還有看了就教人厭惡的凸肚…… 真是很要命啊。不過,當我開始自問,我是否盡了全力努力瘦身?我真的覺得好過許多,因為清楚知道自己盡了多少努力,也明白有哪些天沒做到的理由,至於蠻橫不動的數字也會查找相關資料,試圖破解…… 我在這樣的提問中,原諒自己也調整自己,甚至還告訴自己,如果維持這樣的體態長達二三十年,用上一兩年的時間讓自己「煥然一新」難道太過分嗎?為何奢望可以在短短一兩個月就改變累積二三十年的樣態?怎樣也不科學更不合邏輯也不該如此對待自己的身體,是嗎? 新年新希望首項——盡全力讓自己快樂 雖然還是很氣相關媒體報導,什麼一個月瘦兩公斤是正常的,很抱歉,也許初始是可能的,慢慢的,一個月想要「穩定的」瘦下一公斤還未必能夠如願。所謂的「穩定的」就是數字不會變動性的增加或減少而是持穩的牢牢往下降一公斤的狀態。 直到此刻,我還在努力中,因為離夢想的身體樣態(或者該說體重數字)還很遙遠,當然還在挫敗中「暴飲暴食」但「我是否盡了全力」、「胖了二三十年,花個一兩年時間變瘦很正常」這類的自省,真的讓我有了持續的動力,儘管還是痛苦掙扎著,運動對自己而言始終不是討喜的事情,我無法愛上運動,這太違反人性! 是否離題了?變成瘦身減重經驗分享? 想說的是,我喜歡《練習改變》這本書所提的「我是否盡了全力……」提問,它讓我感覺努力有脈絡可循,尤其書中列出「我是否盡了全力讓自己快樂」的提問(儘管只是很尋常的一句話),自己卻如醍醐灌頂,啊,我真的從未盡全力讓自己快樂啊! 這樣的自己,不快樂,當然很正常啊。 我還沒許下所謂的新年新希望但首項應該就是——盡全力讓自己快樂! 你是否也和我一樣有相同的困擾?試試每日自我提問,看看有沒有機會看到改變。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