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0/28 19:35:09瀏覽6857|回應0|推薦3 | |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歸來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頗有餘。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羅敷前置辭: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 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餘。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 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鬢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歸來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 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年幾何? 二十尚未足, 十五頗有餘。 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羅敷前置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 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
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餘。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鬚,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
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請來函告知,並會立刻刪除,感謝 ] 載自 http://www.singtaonet.com:82/culture/poetry/t20060308_160463.html
兩漢.樂府.<陌上桑>賞析 這篇詩歌是漢代的作品,它沒有標作者的名字。那麼這篇作品反映了什麼呢?是反映一個貴族女子的生活,還是反映一個平民女子的生活呢?《陌上桑》究竟有什麼積極意義呢?詩中反映了漢代的哪些生活習慣?同時它在五言詩的發展上起了一個什麼樣的重要作用?我想我們現在就來探討一下這些問題。《陌上桑》是一首五言詩,共二百六十五個字。字數不多,但是在短短的篇幅裏,通過完整的情節,塑造了一些生動的形象,特別是羅敷的形象十分突出,詩歌由此長期以來為人們傳誦。後來的京劇、地方戲,都演了以《陌上桑》的情節為基本內容的一些劇目,不過這些戲的名字都不叫《陌上桑》。漢代初年,五言詩僅處於萌芽階段,它的成熟時期要到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到了建安時期,五言詩真正地到了全盛階段。而在五言詩的發展中,《陌上桑》是很突出的一篇。它充分說明瞭文人的五言詩是汲取了當時民歌的營養而發展來的。在這以前我們也年到一些五言詩,那是很簡單的,文字中也沒有什麼深刻的描寫。比如戚夫人的《舂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夫婦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隔三千里,當誰使告女!」這首歌除了一、二句外,下面都是五言的。這詩記載在《漢書·呂後傳》中,說明在當時已經有了五言詩,當然這首五言詩很粗糙。還有李延年的一首歌,讚唱李夫人的美麗:「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這也是五言詩,記載在《漢書·李夫人傳》中。這些五言詩都比較簡單,這一首比上一首還好一些。到樂府詩就比較成熟了,當然也還不是很成熟,但是至少有了情節,有了描寫。《陌上桑》這首詩在五言詩中是承前啟後的,是五言詩中文人學習民歌的一個典範。全詩共分三段。首四句「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是以說書人的口吻來敘述的。「日出東南隅」,就是「日出東南方」。也有人說「東南」是偏義複詞,那就是「東方」,太陽從東方出來了。「照我秦氏樓」的「我」字,因為說書人經常在說故事,他這個「我」字就是「我們」。我們是非常喜歡羅敷的,是站在她的一邊的,所以她是我們的人,太陽是照在我們的秦氏的樓上。「秦氏有好女」是說秦家有一個美麗的女子,「自名為羅敷」,「自名」有兩種解釋:一是說本名為羅敷,另一說是指她自稱為羅敷。這兩種說法究竟哪一種正確呢?在漢代,一些美麗的女子都喜歡用羅敷這個名字。這在當時是很時髦的。為什麼當時女子愛叫羅敷呢?我國古代在陜西的華州附近有一個驛站,叫做敷水驛。華州位於長安附近,這個敷水驛,就是華水驛。「敷」和「華」在現在是兩個音,在古代卻是同音的。我國古代語音中有一個喉唇可以對轉的特點。「華」這個字聲母是h ,屬喉音,「敷」的聲母是p,屬唇音,這兩個字可以對轉,「華」就是「敷」,「敷」就是「華」。因此羅敷就是羅華,羅華比羅敷要好聽一些。「羅」和「麗」,是一聲之轉,同樣屬於「l」的聲母,因此「羅敷」就是「麗華」。這個名字要比「羅敷」好聽多了。正因為她很美麗,所以才自稱為麗華。接下來的八句是正面鋪敘的描寫,但寫的是器物的精緻和服飾的華美,而的精緻華美,正是為了襯托出使用穿著者的艷麗動人。「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這兩句介紹的是羅敷的身份和她的活動。羅敷是個貴族婦女,以採桑為消遣。「青絲為籠係,桂枝為籠鉤。」是講羅敷的採桑工具很講究。她用青絲做成係在桑籠上的繩子,拿桂枝做成桑籠的把子。這桂枝不是現在的桂花樹。現在的桂花,古稱木犀。古代講的桂樹,根、莖、葉都香。古人以身上佩戴草來表示自己心地的高潔。這裡是說羅敷很高雅,因此她用的桑籠都要用桂枝來做。「桂枝為籠鉤」的桂,就是肉桂,是樟科植物的香木,它的葉、枝、根都很香。它的皮還可以作烹調的佐料,稱桂皮。羅敷拿的桑籠就是用肉桂做的籃把。這兩句從側面描寫了羅敷本身品格的高潔。「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刀拿的東西,用的東西都很高雅,而且是盛粧打扮。頭上梳了個「墮馬髻」,這是東漢時期女子梳的一種時髦髮式。髻是實心的,鬟是空心的;已婚的女子梳成髻,未成年的女子梳成鬟。「耳中明月珠」,是指耳朵上戴的是以明月珠做成的耳環。「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緗」為杏黃色,杏黃色的綢緞做下麵的裙子;紫顏色的綢緞做上面的短衣。這裡是說羅敷的服飾打扮,用鮮艷的對比,襯托出她的美麗。再下八句,可以說是全詩最精采動人之處。「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詩人通過「行者」假裝歇息,放擔凝視、嘆賞之至,忘情捋鬚;「少年」脫帽理巾,亟思逗引羅敷,欲賺得螓首蛾眉,流波一轉;在桑林旁的「耕」「鋤」者乃至忘了勞作;等等詼諧而誇張的描寫,側面烘托、著力渲染羅敷之美麗動人。這樣的側面描寫和,可謂妙筆生花。它一方面使詩歌平添了喜劇色彩、樂觀情緒,使敘事的場面、氣氛顯得無比活躍。更重要的一方面,這樣從虛處落筆,烘雲托月,借助人類愛美的天性,對美麗異性的本能嚮往之情的抒,不著羅敷容貌一字,而盡得其「風流」。人們對容貌美的標準,本來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而詩人這樣寫,就避開了這一「難題」,從虛空處表現了那種不可描摹的絕對理想化的完美。下面第二段的特點是對話。以對話的形式,進一步描寫羅敷高潔的心靈。「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這個使君指的是太守。這兩句是說,太守經過陌上,看到羅敷以後,感到她很美麗,和行者、少年一樣,也停下來看她。「五馬立踟躕」,描寫得非常生動。既可以理解為是太守把五馬拉的車車子停下來了,也可以理解為五馬本身有靈性,它在那裏猶豫不行,連馬都被羅敷的美麗吸引住了。「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使君看到羅敷很美麗,就派遣他的下屬去問:「這是哪家的美女?」下麵兩句是問完後回報的話:「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再下麵,「羅敷年幾何?」又是太守派吏去問。「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餘。」這又是回話。羅敷年紀很輕,二十歲不到,十五歲多一點。約十六、七歲的樣子。「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這是太守問羅敷能不能跟他一起走。「羅敷前置辭:『使君一何愚!』」羅敷上前說道,你這個人,怎麼這麼愚蠢啊!「『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你已經有了妻子,我已經有了丈夫。你怎麼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呢?這些對話反映了羅敷不但外表漂亮,而且內心也美,同時也敢於當面斥責有權有執的人。接下來,第三段承第二段末尾「羅敷自有夫」下筆,詩人以羅敷的口吻自豪地、盡情地誇耀自己的夫婿,全面鋪敘夫婿地位權勢的高貴威嚴,儀錶氣度的脫俗不凡,才貌的出群拔眾和前程的不可限量。「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東方有千餘匹馬過來了,我的丈夫走在最前面。這一段是羅敷誇耀自己的丈夫,說明自己的丈夫比你這個太守還要顯赫,你沒什麼了不起的。以千餘騎和五馬駕一車對比,就說明瞭羅敷的夫婿在排場上比太守高一層。怎樣來識別我的夫婿呢?騎在白馬上的就是我的丈夫,後面跟了一匹小黑馬。羅敷就是以夫婿這樣大的氣派壓住了使君的氣焰。「青絲係馬尾,黃金絡馬頭;」漢唐的時候講究把馬打扮得很漂亮,因此把青絲係在馬尾巴上。「黃金絡馬頭」,是說馬絡頭是用黃金做的。馬一經打扮,便顯出雄赳赳的樣子,她的丈夫騎在馬上也就更是氣昂昂了。「腰中鹿盧劍,可直千萬餘。」腰中掛了一把寶劍,價值千萬餘錢。這是極力描寫夫婿的氣派,從夫婿的佩戴裏說明他的武藝超群。「十五府小吏」這一段表明夫婿不但是員武將,而且文武兼備。「府小吏」原作「府小史」。根據《漢書》記載,太學裏的一些老人,要考核年輕的童生,如能識得九千字,就讓他做小史。因此,「十五府小史」是說她的夫婿從小是個天才,十五歲時就認識萬把字,考試以後就當上了小史。「二十朝大夫」,二十歲就出入朝中做大夫。「三十侍中郎」,侍中郎是皇帝的親信,能夠在皇帝的左右出入。「四十專城居」,四十歲的時候,他就封侯了。封侯以後就能夠獨擅一方故稱「專城居」。「為人潔白晰」是說他長得很白凈。雖然是文武全才,但外貌長得很英俊。「鬑鬑頗有須。」是說鬍鬚很長。「盈盈公府步」,是說很有風度,踱著方步。「冉冉府中趨」這個趨,原意是指「小步急走」。在這裡他又不是去上朝,不需要趨。過去大臣去見皇帝,要小步急去,以示尊敬。而在詩中,他是集會的主角,搖搖擺擺地走進去。末兩句「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是說在座的幾千人,個個都稱讚夫婿與眾不同。綜上所述,我們從詩中看到,羅敷在這樣帶誇張性的鋪敘中,越說越得意,越說越神氣,而使君越聽越喪氣,而讀者越看越解氣。它是羅敷對侮辱人格、妄圖非禮的使君的反擊,表現了她對使君卑瑣靈魂、無恥言行的極端蔑視和盡情嘲弄,從而顯示了她的純情和堅貞的品格。這樣,詩歌的道德主題就不是在抽像的道德說教中而是在富有形象、充滿喜劇色彩的文學描寫中完成了。這首詩對後世也有影響。後代的一些詩人,包括李白,以及建安時期的一些作者,至少有二十幾位都寫過《陌上桑》這樣的一類的主題。其中以曹植《美女篇》及杜甫《麗人行》最為突出。杜甫的《麗人行》在描寫手法上全學《陌上桑》。所以說《陌上桑》這首詩影響後世詩壇,至深且巨。資料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蔣乃焯 責編:鳴真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