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25 12:26:42瀏覽1181|回應6|推薦43 | |
***────── 如 佛 淨 土 ──────***
─── Nainsukh ───
出品:印度/瑞士──導演:印度 阿密特杜塔──監製:蘇黎世美術館 演員:馬尼什索尼 <本人為當今印度傑出畫家> 劇情所本: 藝術史家 葛斯瓦彌所著 「古勒的奈恩蘇克,來自小山邦的偉大印度畫家」
這是部如史詩一般的電影,由印度和瑞士合作拍攝,螢幕上寫明是由「蘇黎世美術館監制」。由當今作風特立獨行、頗令影壇刮目相看的印度導演──阿密特杜塔編劇拍攝。此片曾在威尼斯、鹿特丹和法國的影展上,都備受矚目。 內容重點則全放在印度某段時間的古畫詮釋上。將那些古畫當年之所以成畫的背景故事,以今人的想像再模寫演繹一遍。 其中飾演畫家奈恩蘇克<Nainsukh>的角色,本身也是當今印度的知名畫家。由畫家來飾演畫家,有一個絕大的優點,就是在觀察景物對象時的屛氣凝神,那股專注領會的眼神和表情,絕對是一種自然流露;而在他低頭以畫筆描摩身邊的人物風景時,可是真槍實彈,一點不須作假。 由這個聰明的選角立場來看,導演追求真切再現的意願,再明顯不過。何況影片裡的對話少之又少,幾乎全靠著畫家的一舉一動,牽引觀眾專注的視覺神經和領會。 想要拍出畫家的生平和作品,僅憑導演或編劇一己的高興是絕對不夠的。尤其這位生活在蒙兀兒帝國時期的畫家奈恩蘇克,生活的時代和背景,和古代北印度的歷史遺蹟和宮廷生活密切相關。動手拍攝之前,對當時當地史蹟、民俗、宗教信仰、宮廷生活的習性等等,都得有一個相當的認知和研究。這些,從電影的每一個畫面,我們都可以了解導演交待得如何明白清楚。 然而究竟是基於什麼樣的冥想,促使導演選擇這樣的題材,拍出如此惟美的畫面?想來最根本的原因,應是出於對古印度藝術的衷心嚮往与熱愛。導演是印度人,對自己文化的精髓能夠體驗得最為深入。他了解該以什麼樣的運鏡方式,才能表現出梵文史詩中那股昇華了澹然內歛的意境,以及北印度高山上一些歷史遺址,至今仍然屹立不搖的內在風貌。 印度固然是佛教最初始的發源地,當時北印度也曾流行過回教。不論何種宗教,只要有機會沉緬在那樣寧謐的氛圍之中,不由分說都會為之沉迷。而這位印度導演,對美的感受似乎格外靈敏,又有那份專業的修為,外加有財力上的支持,興起拍這麼一部濃濃思古之情的「古畫幻想曲」,應該屬於天經地義的事。 影片中出現的人物,極為單純素樸,由一個專業繪畫家庭成員的精寫細描開始敘述。那一家人全都很有藝術秉賦,當今之世,我們肯定會誇讚他們很有藝術才華。而家中老父卻訓戒他的兒子們說,他們的繪畫才能全得自於藝術女神,只有在祂的幫助之下,才有可能將作品完成。這也就是宣傳海報上那句神來之筆「神端坐在畫家的筆尖」之所由來。 從這段影片難得一見的長篇敘述裡,或可彰顯一份心情:古代的東方人何其自謙。自我是渺小的,即使有什麼高過他人的才華,也不可自鳴得意,而應該感謝上天的賜予,這很契合印度宗教的謙和精神。如果換成了希臘、羅馬的背景,相信論調就要來個大翻轉了。 其中的人物,除了飾演畫家的人之外,其實都只能算是一群擺姿式的模特兒,包紥著白色頭巾、白色長褲外加罩白色長衫,走動時長衫飄動,一派俐落悠然的質氣。他們擺好古畫裡的姿態,然後再將古畫從旁亮出來,讓觀眾可以意會到,這幅作品在歷史上的當年,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完成的。 活生生地將古畫裡的故事,重現在觀眾眼前。那些古畫,就此都有了活靈活現的生命,有了可以追溯的事態和淵源,不至讓人看得茫無頭緒。也因此增添了對畫作裡當年真情實況的了解,同時激發了欣賞時更為深入的興味。 片中人物純白的服飾,配上任何背景,都有突顯形象優美和氛圍純淨的視覺效果。有時畫家是牽著牲口,踽踽獨行在漫漫的綠色平野,有時是走進層層疊疊頹圮了的宮殿遺址。 但即使古老的寺廟、宮庭頹廢得只剩一座骨架、一堵殘牆、或一落碎瓦,那份久遠時代卓然的架勢還在,那遊走在空氣中的神魂精魄似仍然顧盼飛揚。建築物上所附著的精雕細琢和繁複連續的圖案裝飾,仍清晰明確地透露著當年設計的卓越,和古早時期工匠們的純熟巧技。 觀眾隨著畫家奈恩蘇克,遊走在北印度喜瑪拉雅山巔寫生作畫,見證了他為印度北方山城古勒的寺廟和宮殿,留下了亙古長存的形貌和人文風采。影片內容因為必須与存留下來的繪畫相呼應,必然有舞蹈畫面的再現、有音樂的奏和,然而与現代寶萊塢那種鼓樂頻催的熱烈韻律,可是很兩極的表現,全都幽雅沉穆,有如遠寺裡傳來飄渺的祈禱聲聲。 感動於影片的視覺意象之美、情境內涵之悠,回來之後,立即上網查詢這段歷史的來龍去脈。竟然在「旅人阿修的部落格」裡,找到關於蒙兀爾帝國完整的史料整理,讓我喜出望外。 參考「旅人阿修」的史實歸納,和電影裡的敘述,兩相綜合之後來推論,畫家奈恩蘇克的全盛期應該是在十六世紀末到十七世紀初,最後隨著蒙兀兒王朝的沒落而成絕響。而在蒙兀兒帝國的當時當地,有時是佛教盛極一時,有時是回教獨領風騷,兩者可能並行不悖,也可能互相排斥,未必就如同電影的中譯名稱那樣一面倒向「佛」之「淨土」。如果參照英文的原著書名<來自小山邦的偉大印度畫家>來想像,可能更容易領會導演之所以拍攝這部電影的原意。 奈恩蘇克的畫風在當時是十分流行的所謂「精密畫」,線條細密、雅緻優美,和我們古代一樣是以毛筆勾勒,精細的程度幾近中國畫的工筆。但是人體的比例上較為接近西方繪畫,也就是合乎實際的骨肉勻稱。不像中國傳統的人物畫,不論男女,都不過空具飄飄然一身仙衣。 人物不論面貌輪廓、服飾髮型,都摩寫得盡善盡美。神情則多靜穆莊嚴。背景的宮廷內部或外景,也都畫得栩栩如生,讓人可以從繪畫之中,來緬懷那個時代北印度王朝的宮闕庭園,以及皇室的生活細節。 而電影故事舖排的脈絡,應是根據畫家作畫時的行走路線,順道將畫作的內容和古蹟勾連在一起。經過了幾世紀的折騰耗損,如今即使再走和當年同樣的路徑,所見的任何往日輝煌,都難免已成了時光之下的碎琉璃而已,雖然還閃著餘光。 電影中的對話極少,旁白部份,多配上梵文的史詩,像是「皓月當空,源遠流長。菩提樹下,心神寧靜」等,這樣淨化心靈的句子,更增添了畫面已成虛幻之美的那些古蹟的厚度和肌理,讓觀眾兼賞了視覺上美的形象,也喚醒了內心對古印度曾經歲月的禮讚。 這樣的處理手法值得稱道,導演將古印度文明以純美的影音配合,濃縮了曾經芳華郁郁的特質,藉著電影這個科技媒介,傳播得無遠弗至了吧。 影片中的每一個畫面都極為靜穆惟美,開始和結尾,畫家靜坐在河邊,面對著一片清澈見底的潺潺流水,水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點綴著細碎湧上來的漣漪。即使鏡頭一寸都不移動,那水流本身就在不斷地變幻著面貌。一排漣漪從近處冒出,另一排又在遠處消散,那種循環不息的接踵而來,有如人生百態的呈現。 畫面雖然未必波濤萬頃,卻是細水長流。而在人生的這條長河裡,有幾多人的生命夠得上波濤萬頃的稱謂?都只不過是來而復去、去而復來的重複發生而已,雖然會有些個別的小小差異,但整體而言,也就是流水的不停不息。似乎也就印證了一份澹而不息的宗教和歷史的情懷。 這個片頭和片尾畫面的徵象,很富於人生哲理的表現,謙和平靜。從一個跳出的角度,試圖對生生不息的生命,做了一番超然的觀賞和體悟。 觀影之後,心境出奇的平和。眼裡心裡,美的印象不曾遠去。
<圖片取自網路海報>
|
|
( 興趣嗜好|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