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坂上之雲 觀後
2014/03/03 08:40:03瀏覽771|回應3|推薦12

───────「坂上之雲」───────

────── 觀後 ─────

 

這是由日本NHK製作的電視連續劇,共有三部13集,每集90分鐘,比一般的電視劇45分鐘長了一倍。故事背景主要是在描述明治維新三十年後的日俄戰爭。最開始也提到了中日之戰。

 

原作者是司馬遼太郎,生於1923年,卒於1996年,享年73歲。劇名与原作同名。

讓我先藉一位相識多年朋友的話,來介紹一下這位作者。我這位朋友對日本文化相當熟悉,觀賞的日劇和日本文學作品也相當不少,應該有中肯的評論。他說:「司馬遼太郎,這個被日本文壇稱為『中流砥柱』的大作家,極其崇拜漢朝寫『史記』的司馬遷,所以他用了司馬遼太郎的筆名。『遼』這個字,就是『遠不及司馬遷』的意思。」
單單這個筆名,多少可以意會到這位作者的思想与風格。他鑽研中國歷史甚深,對中華文化了解得也很透徹。

 

作者最擅長寫歷史小說,在日本備受推崇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源自於他的勇於反省與批判。即使在他有生之年,生命受到極右翼份子的威脅,仍不改其文人勇於批判的精神。

二戰後的日本,社會仍然非常保守,他竟然敢嚴詞批判政府「日本為什麼會打這場愚蠢的戰爭?什麼時候日本人竟然變得這麼笨?」,這個觀點,与日本極右翼的論點,可真有天壤之別。

 

「坂上之雲」故事的時代背景設在19世紀末。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日人滿懷興奮之情,以期趕上世界潮流。四國松山出身的三個少年──秋山好古、秋山真之、正岡子規,陸續滿懷熱忱地到東京就讀軍校及外語學校,以期有朝一日可以報效國家。

 

第一部──從四國松山的一群小朋友說起。這一部份,我認為選角非常用心也非常成功。從秋山好古、秋山真之兩兄弟,和正岡子規三個一起長大的玩伴,在日常生活的遊戲裡,自然順暢地表現了角色各自的性情。每個人的個性先天總佔一定的份量,所以從小可以看到大,其間的差異不至太過離譜。後天環境和教育的影響,算是另一種形塑的因素。

 

這些擔當演出的小朋友,不但都適合劇中人物各自的特性,外型也都十分討喜可愛。尤其飾演秋山好古的男孩,那份純淨清新的氣質,真是刷得我眼睛一亮。他的聰穎、理性和堅毅,表現得面面可人。而秋山真之的個性,在一開始,小同伴之間的哄鬧逞強裡,就暗埋了伏筆。在他十幾歲從鄉下離家赴東京求學時,登上渡船竟然不僅僅是興奮的情緒,還掩面哭了起來,名為「真之」再適切不過。

 

秋山真之和正岡子規在東京上外語學校這段戲,交待了一些當時日本的國際現勢和地位,以及當時的年輕人亟欲報效國家的熱忱。但是演員演來並不很自然。倒是秋山好古所飾演的軍校生,俊朗挺拔。尤其出場時一身白色軍裝騎在馬背上的英姿,給人亮眼的深刻印象。

 

而在碼頭上,日本海軍艦艇自海面駛過時的威風凜凜的陣容,相當能振奮人心。也激起了青少年學子從軍報國的熱情,秋山真之也就此投筆從戎。這一組鏡頭畫面,是NHK在拍攝時極為有心的安排。相信也的確達到了預期的氣氛和效果。

 

之後,就開始有實際的戰爭場面了。

日片將他們的軍人及軍服都包裝得極神氣極威武,軍士的神情和體態都爽颯英挺。我確信這絕不只是影片裡的美化而已。從很多紀錄片上,都可以見到當年的日軍軍容,很有德軍那種整齊劃一和嚴格的紀律。

而這種習性並非天成,在影集裡有一小段,描述了之前日本民眾不顧公眾衛生的種種壞習慣,居住環境惡劣之極,但民眾卻習以為常,從不在意。後來學習了新生活之後,才快步走上整潔和規律的生活面貌,這點算是滿誠實的自省和表述。

 

影集裡正岡子規的母親愛好文學,是一位懷抱和平理念的人,她說:「我們那親密的鄰國,一向都是最美好的。」中日雙方面都知道,歷史上日本的一切典章制度,大量仿學自中國唐朝,當時日本派來中國的留學生數量極多,兩國的關係不可謂不密切。

自民治維新之後,日本又盡力模仿歐洲的兵法武器与法治精神。日本雖然常被譏為是一個只會模仿的民族,但是只要模仿得好,也是一種長處,而且他們也會改良啊。誰的學習不是自模仿開始?他們的肯守紀律,自律自重,客觀來說,是值得稱讚的。

 

日俄戰爭起因於朝鮮半島与滿州的利益衝突,戰爭期間,陸地上的戰事以騎兵對決為主,地點則是在中國滿州的奉天府。當時清廷竟劃定遼河以東為日俄兩國的戰場,受到戰爭蹂躪的可都是中華人民。可見當時的清廷積弱腐敗到了什麼程度?!

海戰地點則在日本的對馬海峽。是以這部影集在拍攝過程中,曾往中國与俄羅斯取景。當年「波羅的海艦隊」,曾是俄羅斯號稱不可能被擊敗的無敵艦隊。

 

影集裡表明,當時日俄兩國的君王都極力懷柔,誰都不願引發戰端。可兩國都有好戰份子,暗中使盡一切力量与謀略,來促使戰爭的爆發。最後,由於俄羅斯遠東總督將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回覆信件扣壓下來,致使日本誤以為俄皇傲慢自大,最後不得不宣佈開戰。日俄這一場戰爭才於焉爆發。

國際戰端的挑起,參與國都會找盡藉口,避免成為罪魁禍首。這次戰爭的起因,究竟是不是如此這般,觀眾當然可以找其他的史料來做印證。

 

日俄戰爭之初,美籍猶太銀行家,為了希望能改善俄羅斯境內猶太人的不平等待遇,努力為之爭取權益,但是並未達成預期效果。於是轉而將希望寄放在日軍身上,想藉日軍幫他達成願望。故而大買日軍的債券。他這個做法,倒是為日軍籌措軍費的事,幫了個大忙。

 

西方的戰爭片,總要細描一些個人的感受。用放大鏡述說戰場壕溝裡,兵士們的心緒,他們的思念或恐懼,或是彼此對話中表達些或灑脫或體己的人生意念与感慨。

但是在東方的戰爭片裡,似乎每個士兵就是一個沒有感覺的卒子,除了聽指令衝鋒陷陣之外,完全沒有個人存在的空間。在這些細節上,也可充份看出,東西方對個人的重視程度,真的存在相當不小的差距。

 

或許以這樣的標準來挑剔當年的戰爭情況,對司馬遼太郎所描述的那個時代,是太標高了一點。因為這個人本的觀念,在當時的東方根本就屬子虛烏有,不論社會上的哪一方面,都無法接受也無法理解的吧?

儘管這部影集裡的將領們,總不時要說些冠冕堂皇的話──「這樣豈不是要白白讓兵士送死?」「要盡量減少兵士的死亡」等語。然而在影集的戰爭行動裡,兵士們事實上就等同於是棋盤上可被任意移動的一個個小石子而已。

 

与中國打仗的時候,正岡子規的母親說:「我們正在打仗的,是一向和我們很親密的鄰國吧?」她可能代表愛好和平一派的聲音。而實際上,當時一般日本人對於和如此親密的鄰國打仗,反倒認為是件最興奮不過的事。

原因在哪裡?是因為心理上覺得,終於可以克服這個高高在上的國家了,所以理應是一種驕傲,可以顯示自己終於有能力勝過它,它再也不是自己的上國?因為只要勝過了它,就此不必再感覺輸人一等?

 

是以,後來二戰時期,日本侵華的八年戰爭裡,做盡了最殘酷最喪心病狂的殘虐事件。這在其他國家的戰事裡也如此普遍嗎?或許戰爭就是這種性質,把人性裡最不仁的劣根性完全爆露無遺?但是拿真人做生化實驗,無可諱言的,從任哪一個角度來說,都過於不人道的喪盡天良。

 

司馬遼太郎的這本原著我沒讀過,但相信這位母親所說的話,在書中一定是有的。也幸而具備這些中性也敦厚的論點,這部作品才有可能經得起時間長流的考驗。

如果一位作家只出於愛國情操,寫出能夠煽動其本國人心的作品,而經不起普世的人性考驗,這本作品以及作者本人,無疑都將被時間長流淘汰。

想當年希特勒的高論,在德國本土曾經引起多大的迴響。但是他只從其本國本族的利益出發,即使贏得了閃光發亮的機會,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上,終究只能是短暫的一剎而已。

 

從第三部開始,就全是日俄戰爭的經過和演繹。

陸地上,日俄的軍力懸殊,但是最後基於勇氣和堅忍,決定了日軍的勝利。而海戰部份,應該是這部影集的重心所在,也是NHK拍攝的歷史光環所在。

以客觀的立場來看,的確拍攝得相當有氣勢,而且鉅細弭遺。製作費用肯定是天文數字。可見,不止司馬遼太郎有心寫出這麼一部富於愛國情操的作品,NHK也一樣有意以此影集來激勵日本人心。

而實際效應上,想當然也必然非常成功。即使以一個外國人的身份和立場,都對那些戰爭場面,以及艦隊在海面移動的壯觀畫面驚歎連連。這種場面即使在西片裡,也是不可多得的鏡頭。

 

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繞過好望角,自歐洲海域向遠東而來,中途經過新加坡。在日本長崎縣對馬海峽及津輕海峽之間,与日本決戰。

從小愛打鬧的秋山真之,後來效力海軍,對抗「波羅的海艦隊」的戰術是由他獨創的,任何兵書上都尚未見過他的這種戰術。他將日本海分成七段,分別對「波艦」射擊;入夜之後又以魚雷和驅逐艦繼續襲擊,逼使「波艦」沒有片刻喘息的空間,直至將整個艦隊全數殲滅。

 

最後,俄羅斯艦隊總司令黯然望著他陷入火海与濃煙之中的無敵艦隊,已無可挽回地全軍覆沒。那份懊惱与沉痛,讓人體會到,戰爭中絕對無人能以傲慢和輕敵的態度勝出。因為雙方都是在做生死存亡最後關頭的誅死戰,沒有僥倖,沒有寬貸。

在即將傾覆的巨型軍艦旁,一個個年輕的俄國海軍健兒浮泅於海面上,求救無門的景象,讓人不忍。戰爭的本質無可諱言是殘酷的。

 

這些生靈,我們不曾接觸、不曾認識,但想到他們年輕的生命、可能嚮往的任哪種型態的生活,而此時此刻,都將在他們面前永遠殞滅。戰爭的勝利,其實未必那麼絕對可喜。

正如影片末段,醉心文學的正岡子規在纏綿病榻,生命將盡時的感喟:「無論誰都是脆弱的生命,無論誰都是無法重來的生命。無論是在狹窄的病床上病逝,或是在戰場上捐軀,有什麼差別?」正是一個文人多感而體諒的沉重心聲。

 

秋山真之在滿載戰功回國之後,外在的意氣風發,掩藏不了他內在的矛盾和失落。因為他看到戰爭裡死了太多的人。儘管影片裡的旁白說:自此之後,白人和黃種人在海戰的能力上,再也沒有軒輊之分。秋山卻哭訴著:「日本人是人,俄國人也是人。」

如果秋山真之這個人物是司馬遼太郎創造出來的,我會對他豎起大姆指,因為他藉此而推己及人,沒有湮滅人性裡善良易感的本質。如果真實歷史裡確實有這號人物,而司馬遼太郎在寫作時不至把他漏掉,也一樣表現了這份推己及人的襟懷,都為這部作品加分。

 

戰爭英雄秋山真之回鄉之後,在子規家的門口佇立良久,那時他心裡想的是什麼?雖然當時他沒有任何言語,但是在那個當下,卻更勝於任何言語。那份靜默和佇立,表達的是他對已逝好友<正岡子規>追懷的情義,以及對齊<子規之妹>的一份青梅竹馬、往事如煙的多情与無奈?

在這一段,和他初初離開松山家鄉,在小渡船上失聲哭泣的情景對照,一個有情有義,卻又自律自尊的個性,有層次深入的表現,都讓人禁不住感動滿懷。

 

戰爭,永遠都是人類最愚蠢的行為和最後最不得已的選擇。很小的時候,喜歡看戰爭片,裡面鬥機智鬥體能的趣味,看得好過癮。長大之後才知道,那些和戰爭的本質離得太遠。戰爭的本質其實就是犧牲就是死亡就是毀滅。去送死最適合最優先的年齡,都是青年或青少年。

 

而在我心中,甚至在我所接觸的人裡,那個年齡的人永遠都是最可愛、最純良、最可塑成材的,不論他們披掛的是哪一個國家的廠牌皆然。我疼惜所有人類,尤以青年人為最。為什麼要以這樣那樣的主義和政見,來煽惑他們的意志和心靈呢?

所以我堅決反對戰爭。也期望人類終將培養出足夠的智彗和遠見,能在國与國之間未來面對任何利益爭端之前,憑藉搓商達到雙贏的局面。永遠捨棄戰爭的禍害。

 

一直以來,我都不願自己陷在仇恨之中來認識我們的鄰國。歷史,終究都是過去的,未來,不一定要走同樣的路。為什麼不彼此敞開心懷,共同創造更好更美的前景和未來?對世界上任何國家我都抱著這樣的心情,否則從前的八國聯軍又要如何對待?

正是那句老話,過去的,忘記未必,但可以重新開始重新認識。相信如今和我抱持同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當然,這可無法只靠哪一國單方面行事,一定得相涉的雙方甚至多方都有這份理念,才有機會行得通。搓商的雙方可以互讓一步,但是如果對方過於蠻橫無理,也就沒有讓步的必要。國際也好,人生也好,說到底,適中的拿捏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果人人都能夠懷抱著如同影集裡,那位正岡子規母親的想法──「我們的鄰國是很美、很親密的」。這個世界是不是會變得友善一點,也距離和平之路漸近一些?

 

 

 

( 興趣嗜好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nn600&aid=11470873

 回應文章

月飛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
2014/07/29 22:55

好棒的分享

這部我也寫過。

貴格我已訂閱,希望能常看見您的好文。

ynn600(ynn600) 於 2014-08-11 09:37 回覆:

多謝厚愛. 你的格子文章既坦率又風趣, 個性明朗, 很能了解你太太為什麼喜歡你.^-^

歡迎常來交流, 如果喜歡 "讀" 電影, 就更有得聊了.

ynn


fushengpoet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11 08:55
其實日俄戰爭陸戰方面日本只能算是慘勝,最後由美國調停,地點就在長島老羅斯福總統家中,曾經參觀過,總統家中的大客廳裡還有日本贈送的一副武士盔甲和武士刀,印象很深刻。但人算不如天算,不可一世的日本海軍後來在二戰時中途島敗給了航空母艦數量遠遠不及自己的美國(日本密碼被破譯,被美國知己知彼是主因),二戰從此一蹶不振。

至於甲午戰爭,以前的印象是都把責任推給慈禧太后,剛好UDN有格友轉載一篇前一陣子看過的文章,如果所言是真,那麼大清國的海軍其實也沒有那麼不堪。
http://blog.udn.com/amlink/11130199
ynn600(ynn600) 於 2014-03-11 18:47 回覆:

清廷的那些海軍將領們看你如此開說, 九泉之下不知該如何感激涕零.

慈禧真是禍國殃民, 也不知哪些人為人那麼捧她又那麼怕她?

政治還真是煙幕重重, 讓外人勘不透.

這部影集拍得極用心, 說不定放映的時候和 Top Gun一樣, 鼓起了日本青少年的從軍熱潮?

影集裡子規的母親是我最欣賞的人, 好平和, 好有愛心. 多一點那樣的人存在, 戰爭或可少一點.

再強的軍力, 如果和驕傲聯線, 不敗都難. 而驕傲是人類很不容易擺脫的特性, 自取滅亡的捷徑.  

或許喜歡去看300壯士---帝國崛起? 內容和之前的300壯士相連貫,

但是殺戮之慘, 是它賣弄的重點吧? 電影結束了還目瞪口呆耶.

ynn


茉莉花香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07 21:31
ynn在電視上看的嗎? 都沒注意到這部影片, 有些像HBO曾經拍過的"太平洋戰爭", 多少有些檢討的味道, 人類到底為了什麼而戰? 把多少年輕的生命浪費在無謂的一個攤頭或一個山頭,.....想到這, 再看最近的俄國出兵克里米亞, 真的心痛..... 
ynn600(ynn600) 於 2014-03-07 22:11 回覆:

是那位朋友送我的DVD, 拍得相當用心. 我是抱著希望了解的心情看完了全集.

司馬遼太郎的名字以前就聽過, 只是不知究裡. 看這部影集裡很多對話, 相信都出自原著,

也因此對他有了個概念. 至少他不是只從一個立場發言, 所以讓我覺得這位作家還有見地有真心.

不過貼文之後才發現, 最近和日本的議題不少, 還真沒興趣湊熱鬧, 不巧有點湊上的樣子.

今天去看 "三百壯士" 的 "帝國崛起", 也是慘烈的戰爭, 看得驚心動魄.

人類真是那麼喜愛戰爭嗎? 如今不能用和平的方法相處嗎? 看看克里米亞的現況---

都說, 如果政治由女性來處理, 可能會理性也平和得多.

今天的影片裡, 就由兩個女人帶頭攻戰, 想來是電影的噱頭?

看到總是讓年輕的生命夭折在戰場上, 很不以為然.

y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