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2/17 00:04:11瀏覽2164|回應0|推薦61 | |
網路上偶遇一篇介紹張愛玲小說《Naked Earth》的文章, 指出張愛玲中英文俱佳, 所以她的書不論中翻英或英翻中都自己來 (註), 因為不需要像一般翻譯人的忠於原著, 等於是原作者用另一種語言重寫同一故事, 所以她的小說中英文版那個先那個後不重要, 這個觀點頗有意思.《Naked Earth》是原著, 中文翻譯是《赤地之戀》, 我把它們開頭第一段抄錄於下做個膚淺的比較. The yellow dust rolled on, across what was once called the Central Plain because it was considered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surrounded by barbarians. Two trucks sped along the highways one after the other, in two balls of yellow fog. 黃塵滾滾的中原. 公路上兩輛卡車一前一後, 在兩團黃霧中行駛著. 正如那位作者所說, 她不逐句翻譯而是照自己的中文風格改寫. 我猜想別人應該不會略過 surrounded by barbarians 不譯, 也可能會強調 sped 的高速意思, 以免被批評翻譯不實. 話說 1952年張愛玲移居香港後當地美國新聞處特約她寫《Naked Earth》和《Rice Sprout Song》(秧歌) 兩本小說, 美國新聞處是冷戰時期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外圍組織, 這兩本書自然是反共宣傳品, 根據張愛玲留下的信和訪談資料, 她對當年依據「別人」定的規格而寫小說頗懊惱, 不過從她寫的有關去香港的前前後後, 32歲的作家申請出國的理由是去香港大學繼續因戰爭未能完成的學業, 自知是個容易識破的藉口, 卻出乎意料的核准, 當時有逃跑成功的心情, 環境不同不可同日而語. 註: 這位作者有所不知,《The Fall of the Pagoda》(雷鋒塔) 和《The Book of Change》(易經) 的中文版是別人翻譯的. 讀小說除了故事也欣賞文筆, 我特別到 Amazon.com 買它們的英文版.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