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華裔作家李翊雲(Yiyun Li)回憶錄讀後感
2017/04/22 23:47:55瀏覽1461|回應3|推薦64
今年初美國《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誌刊登了一篇年美國華裔作家李翊雲的文章(《To Speak is to Blunder》),宣告從此不再用中文寫作,我在《淺談美國華裔女作家李翊雲》(2017年1月15日)裡談到那篇文章語焉不詳,聽說她正要出版第一本回憶錄,希望能從回憶錄裡更深入的了解她不寫中文的原因,所以回憶錄一出版我就買來讀,以下是我的一點讀後感.

首先要說她只是把《To Speak is to Blunder》那篇文章列入回憶錄《Dear Friend, From My Life I Write to You in Your Life》,並沒有再深入討論這個話題,大概是她覺得話已說盡,不需再多言,我只能存疑了.

這回憶錄是她前一陣子患有極度嚴重的憂鬱症時寫的一些短文,難得的是她把那段時間的心路歷程毫無掩飾的呈現給讀者,出版的書文字上可能經過編輯審核修改,這本書的特殊之處是它讓人讀來感覺是未經修飾的真心話.可惜憂鬱症及病患的心理問題超過我的認知範圍,雖然認真的去讀還是無法真正的體會,不過還是有一點點感想如下.

這回憶錄讓我想到1988年的一個美國電影的片名《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說「片名」,因為那電影故事和憂鬱症無關,只是我覺得電影的主旨似乎也可以拿來應用在憂鬱症患者身上.話說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相信《永恆輪迴》(Eternal return)的理論,他認為宇宙裡的事物會不斷的重複,有些人可能覺得這是好事,每個人都因此負有「重」任,另一些人則會感到這樣一來人生會是個過分的「重」擔.電影是根據捷克作家昆拉德(Milan Kundera)的同名原著改編的,他的意思是一個人只有這一輩子的生命,所做所為在整個人類歷史裡其實無足輕重,拿來和尼采的哲學對比之下,人生就是「輕」的,而且輕到難以忍受.憂鬱症患者是不是也會感到人生的「輕」難以忍受,所以有些患者會有輕生的念頭?這些只是我的猜想,至少我們知道李翊雲並沒有得到這樣的結論,否則就不會再出版書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zenwu&aid=101135434

 回應文章

Catherine 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4/24 10:55
那部書名和電影名英文是一樣的。中文書名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電影是"布拉格的春天",我喜歡那部電影。兩個名字都很美很有意境。

題外話,當我看到之後的 Chocolat 這部電影時,女主角和副女主角剛好和上面那部一樣的人演的。但是這時的女主角已比副女主角亮麗風韻多了,和上面那部剛好相反。
吳怡仁(yizenwu) 於 2017-04-24 23:18 回覆:
兩位演員各有風味,都有演技.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Eternal return
2017/04/23 14:16
更正上個回應的錯誤 spelling。
吳怡仁(yizenwu) 於 2017-04-24 00:09 回覆:
謝謝.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Ethernel return
2017/04/23 07:24
也算是 Deja Voo 吧?
吳怡仁(yizenwu) 於 2017-04-23 07:43 回覆:

據我所知"Eternal Return"是一個哲學理論,"Deja vu"是一種生理狀況,是記憶產生了錯覺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