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字橋梁
2016/03/29 07:00:00瀏覽385|回應0|推薦46

                                                     心系王渝

日復一日忙碌的生活中,讀報是我每天必做之事,對我來說每天最悠閑的時光,就是可靜靜地坐下來,好好把一份報紙讀完。偶爾太忙綠,無暇閱報,我會把報紙收在一邊,隔天再讀,而世界日報裡的大小廣場版是我的“重頭戲”絕不錯過。每次讀報我有個習慣,會把夾在世界日報內的大公報,留到最後才閱之。

大公報裏的“大小公園”我也必會細細閱讀,其中王渝的“紐約抒懷”專欄定篇篇讀之。我喜歡來自生活中的小故事,她的專欄我常常是留到最後一篇才好好品之。這天彷彿心有靈犀,報紙一展開就先覽閱她的專欄,可讀完很疑惑、也很肯定:“這不是她的文章”。再細閱,找出破綻,作者的名字雖寫著王渝,但文尾注明:“沒收到王渝的文章”。猜想肯定是排版出錯,沒把新作者的名字換上。

常讀王渝的文章,知她住紐約已退休,大概有七十多歲了!在這種年齡,報社又沒收到專欄繼稿,腦海中跳出的第一個詞就是:病了,會不會是跌倒了?及後她的專欄由葉歌代替,想必前一篇就是她代筆的。之後每次展開大公報,總會想王渝到底是發生啥事了?好在322日,王渝的文章《幸虧昏倒》終又出現了,原來她是因藥物敏感而令身體不適,心中暗暗慶喜,好在不是跌倒。

會這樣心系王渝,純粹是讀她的文章,而與作者建立起單方面的感情來,我甚至不認識她,但突見她的專欄斷稿,會生出牽掛來。讀者和作者之間的感情就這樣在無形中、在文字中慢慢建立起來。我甚至很沾沾自喜,我讀懂她了,竟然知道那篇文不是出自她手。

記得多年前,當時莊紫棟(農夫)(現南瀛吟社社長),那時他常在報上寫些評論文章,喜歡讀他的文章,家裏又沒定那份報紙,想看只能上網。有晚在該報的網上搜查時,見到一個題目,點開來看,還真是莊紫棟社長的文章,題目現已忘得一幹二凈,但那份喜悅至今猶在,哪份讀懂作者的自豪感,令我喜悅滿懷。

此文發表於 03-29-2015菲律賓《世界日報》廣場版

`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ping86&aid=5113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