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9/25 07:00:00瀏覽866|回應0|推薦41 | |
图片来自网络 天涯若比鄰 七月五日寫了一篇《幸遇良醫》,聊到關於尋醫的一些事,也聊到Dr Stan Chua是兒子的球友。有無巧不成書,有位《世界日報》的忠實讀者Lina,她不但認識Dr Chua,更巧的是醫生也是她兒子的球友。仿佛所有的巧事都湊在一起,她把此巧事轉述給兒子聽。這位兒子也很好奇,到底是哪一位球友的母親在寫專欄。 這個迷直到某一天,有位球友生日宴客。Lina的兒子正好坐在我兒子的隔鄰,兩個人就這樣聊了起來。無意中我兒子聊到弟弟在紐約當廚師,Lina兒子好奇地問,你是不是還有一個妹妹在當醫生?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後,他興奮地說,你母親是不是在報上寫專欄。 其實兒子連我叫啥中文名都不知,在他大概八歲左右時,記得曾有校友三次來電,每次都被告知打錯電話。後來兒子才搞清,原來在找的人是他老媽。他說原來媽媽的中文名字叫Ngipin(牙齒))(大家樂牙齒的讀音與逸萍兩字相近音),令我哭笑不得。而沒能讓兒女們說好國語,是我最大的失策和遺憾。扯遠了。 「我母親讀到你弟弟半夜下班後,因太疲累在地鐵上沉沉睡下,卻因急剎車,整個人從座位上摔出,而擦傷了眼角。讀到這段,我母親很不舍地掉下眼淚。」「還有一個漂亮的女廚師,拍照時正好抬起手,比出勝利的手勢,一雙手臂上全是傷痕,讓你很不是舍」等等。回家後的兒子,給我講了很多關於我寫的故事。兒子雖知我喜歡文學,但看不懂中文的他,根本不知我天天坐在電腦前敲啥。這下好了,通過球友,反而讓他了解一些。 我忍不住責怪兒子:「你球友與母親關系相處得這麼好,還會聽母親講報上的故事;而你,只要我一說話,就嫌我啰嗦。」兒子馬上轉移話題,問我是不是還有自己的書,球友想要一本,還得親筆簽名,並提上:給全世界第一號粉絲。 問他有沒有中文名字,答:球友也不知母親的中文名字,因想給媽媽一個驚喜,所以不能問。真為Lina有這麽孝順貼心的兒子而高興。有讀者如Lina,對默默耕耘的寫作人,是最大的鼓勵。正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天涯若比鄰」 刊于 09-25-2018 的菲律賓《世界日报》 `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