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走入貧民區
2018/04/24 07:00:00瀏覽524|回應0|推薦14

走入貧民區

這次訪視雖不是第一次走入貧民區,但受到的震憾卻相當大。

小巷曲曲折折、高低不平,窄到只容得下一個人行走。左轉右拐,最後來到小巷的盡頭。這戶被慈濟關愛之家,就在這小巷盡頭。每一戶關愛戶,慈濟不但救濟他們,慈濟人更會不定期的走訪看望他們。

這戶人家的住處相當的簡陋,由木板搭成,勉強稱得上是“屋”。他們住在上層。下層大概只有一平方米左右大,非常的底矮。不低頭,隨時被撞。幾塊木板在墻上釘成個板梯,這兒就是通往上層。慈濟志工和社工曲著身子,就在入口處向女主人了解情況。

而我踩上板梯,想上第二層去看看。這天剛好有個福州來的中學生,也來參加訪視,我吩咐她別一起上,就怕這座「二樓」承受不住而塌下。

這個家,能見到的就是一張靠墻的單人床,床前的空間還能容得下一個人行走。他們有個十二歲坐輪椅的兒子,不但腦長瘤,且無法自己行走。

上星期他腦裏的水剛被抽走。鄰居說當他腦積滿水時,脖子承受不了,整個頭部是垂下的。每兩星期要去醫院一次,計程車車費來回要五百塊。因需要照顧兒子,這個父親沒有工作,老婆的工作是為人擦指甲油。他指着單人床說:兒子和老婆睡床,他睡地上。

後來我們又趕往另一戶人家,住的地方較大,雖有水泥屋,但家徒四壁,連張椅子都沒有。累了,應該只能席地而坐。她是單親母親,有個得癲癇十九歲的傻兒子,坐在輪椅上亂喊、亂叫,又咬手指頭又流口水,画面让人见了难受。

菲律賓政府大概無設施收留這些生活無法自理的低能兒,就這樣白白拖累了這位母親十九個年頭。

站在她家,我們背後有個兩三平方米大,四周圍起,空無一物的水泥地。正納悶有啥用途。原來當這位母親要出門,會把他放進這空間裏,讓他在地上自由爬滾。回家後,再拿桶水把他弄臟的地方沖一沖。聽她這一說,才發現他膝蓋附近的皮膚都結成塊巴。

望著那個無窗黑黑的水泥地,聯想到的是,還不如以前鄉下的豬圈,真是够可怜的!

 「走入貧民區 刊于 04-24-2018 的菲律賓《世界日报》

 菲律賓《世界日報》廣場版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ping86&aid=11154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