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10/27 22:21:01瀏覽700|回應0|推薦7 | |
我讀《墨西哥情人》 作 者:林滿秋 經典賞析組陳昭伶 出版社:野人文化 「台灣之外,我最愛的地方。」墨西哥宛如滿秋夫婦前世的情人,今世的愛人。藉由十二封歷史手札,隨著喜愛旅行與寫作的滿秋移動空間,漩入時空隧道, 神遊具有神秘馬雅文化,既熱情又浪漫的國度―墨西哥。 吉他、仙人掌、龍舌蘭酒、艷麗的民族風色彩…是印象中的墨西哥。這有著印第安文化的迷人國度也曾歷經無數的戰爭蹂躪;1519年西班牙殖民主義者的入侵,1846年美國的攻略,直至1917年才定立國名為墨西哥合眾國,人民血統大多為印歐混血人種,只有少數的印地安人和白人。地處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因素很自然的賦予了他們熱情和樂觀的天性。 墨西哥最美麗的城市哈瓦卡是滿秋先生鍾愛一生的城市。火紅艷麗的鳳凰木燃起哈瓦卡的熱情,午後的廣場音樂聲ㄧ響起,人們很自然的成對翩然起舞,歡悅、輕鬆的氛圍,透過滿秋流利、生動的傾訴,很難不陶醉在這情人的臂膀裡。 「雷波娑」ㄧ條簡單又傳統的長巾,不僅讓斜揹在母親胸前的孩子有安全感,蘊藏無限母愛,還可掛在頭上背負重物,甚至還可拖回在外面喝得爛醉的男人。這條不起眼的長巾卻具有多功能的作用,更可視出當地女人生命力是堅韌的。 因國家的貧窮,政客的貪婪、圖私利,以致招民怨引起內亂暴動,美麗的哈瓦卡遭受數個月的摧毀,動亂雖已平息,但暗藏的危機隨時仍可引爆。滿秋夫婦無時不密切的關注他們所疼惜的哈瓦卡,於是他們又再次前進他們所熱愛的墨西哥,撫慰受創的情人。 「墨西哥有好情人,卻沒有好丈夫。」在〝墨西哥女人的愛情〞章節中便可看出墨西哥社會重男輕女的強烈觀念; 「墨西哥旺盛的生命力不是來自土壤裡的養分,而是女人的委屈。繁衍後代與享受愛情成了墨西哥女人手中的兩個秤錘,如何取得平衡,恐怕沒有多少人做得到。」滿秋不平的為她們申訴;反觀台灣傳統婦女為傳宗接代何嘗不是忍屈,所幸台灣女性主義蓬勃發展,經濟獨立,追求愛情已有了自主能力,可擺脫男尊女卑的千年束縛。 女畫家芙烈達一生渴望的愛情,卻得不到丈夫的憐愛。想寄望於孩子,甘願忍受身體健康的創痛,三次受孕,三次流產的生命危險,企圖挽回丈夫愛她的心,用垂死的生命掙扎著保有她的愛情,令人惋惜的是導致她死亡的卻是她已失去愛的能力。而這又是ㄧ個墨西哥女人渴求愛情的濃烈詮釋。 熱情的哈瓦卡也包庇了ㄧ對活了半世紀的情人,只因那四目交會的剎那,不可思議的一見鍾情滋長了愛苗,為了追求真愛分別背叛了自己的家庭、放棄了各自如日中天的事業,這對瘋狂的異國戀人,也唯有在這充滿陽光和自由的空間才能維繫他們浪漫卻又自私的愛情,甚至終老,第三國愛情的狄克和沙賓娜便是。 「山城之戀」敘說了拉丁美洲革命家,解放軍首領馬訶士的傳說。始終蒙著臉、戴著面罩示人,他的特殊裝扮更增添了神秘莫測的風格。馬訶士是同情貧困農民的;常為爭取印第安居民的原住地及土地權利而發起抗爭運動,為了引起國際媒體的注意突顯問題的重要性,於是他將此農民革命運動推向全球化,也因而塑造了他民族英雄的形象。而感念他的查巴達解放軍布偶更是風行當地,宛若提醒世人,行俠仗義的蒙面軍仍是存在的! 儲存了三十年美麗的記憶―再次深入叢林尋訪穿白袍的真人。由於文明世界入侵了純樸的拉坎冬,憂心著是否變了調的拉坎冬,滿秋隨著先生不辭路程的艱辛堅定的再次走入叢林,探尋三十年前那雙無邪的明眸。當地導遊大衛感慨的說:「急速邁向現代文明所造成的文化斷層是很難彌補的。」對於自己文化逐漸消失,原居民的心情是沉重和擔憂的。照片中當年穿著白袍的少年湯瑪斯雖也隨波沒入新文明的洪流,「他的眼睛有著童年的影子」,滿秋的先生堅信要尋回他的根本仍是有希望的。昔日的白袍少年還是牽掛著他的原本來處,更不願切割他的歷史,尋根的意念是強烈的。這也是滿秋夫婦不惜時間和空間的阻隔,而極力尋回他所緬懷了三十年的映像―〝那對眼睛〞。 《墨西哥情人》中,滿秋用和丈夫對話的筆調,交錯著時空,娓娓道說先生所鍾愛的墨西哥。以其多次進出這迷人國度的經驗再加上滿秋忠於自己的感受,這對異國夫婦串聯了這塊土地所曾經衍生的歷史故事,有浪漫、有悲情、有憤怒、有感動…將所有顯像以豐沛情感、優美文字、生動圖像呈現予書中。也把我們的視野放遠至南美洲,不僅像被催眠似的隨著浪漫、熱情的音律進入與其共舞情境,也窺探了古老又神祕的馬雅文化。能讓滿秋夫婦深情眷念的〝情人〞,我想他們之間奧秘的情感,絕非是我們能感受到的,也只有他們能懂!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