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4/23 17:21:40瀏覽3315|回應0|推薦6 | |
快樂學習day & night追求生活百分百---教育廣播電臺 孩子的教育家長不可缺席- 「教育好夥伴」是台北市家長協會為全國的家長所製作的節目,提供最及時最重要的教育訊息,以同理心用家長的角度來規劃內容,希望能夠提供生活化的教育資訊服務家長,協助各地父母扮演更稱職的家長角色,增進父母陪伴孩子學習成長的能力,期盼引導家長成為學校教育的好夥伴。 主持人張慧心,也是台北市家長協會的成員,在每週星期一至星期三於教育電台伴你成長。台北市家長協會為居住於台北市的家長團體,在教育研究 會議上表達意見,並協助學校的家長,解決教養孩子的問題與學習溝通上的困難。 慧心:「怎麼樣能愛孩子一輩子呢?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今天(3/20)邀請了一個非常愛孩子的爸爸,這位可不是一個普通的爸爸,是一位具備醫師資格的教授同時並從事許多的公義服務的爸爸,也是我們節目的老朋友-葉金川,葉副市長。」 全民健保與SARS防疫 葉:「我是台大醫學系畢業的,一畢業後便至衛生署工作,最重要的事是全民健保的開辦,離職後便於董氏基金會與當慈濟老師,我認為全民健保是我最重要的工作歷程。」 老的老師對學生影響是一輩子的—服務更多的人 葉:「我現在還記得我的小學老師- 慧心:「這樣對後來一路求學的時候的你,會想去回饋別人嗎?」 葉: 「對職業選擇,當然是 慧心:「所以你在醫學院教育過程中,你會去思索要做什麼。那你那時沒有從事醫生,家裡沒有壓力嗎?」 葉:「其實那時考上醫學院父母已經很高興了,從事健保局與衛生署的工作,他們都很以我為榮。」 為國家服務是應該的 葉 :「那時我在衛生署是在職在薪,所以是去在職進修,後來醫政處長中風出缺後,無醫生可當處長。所以就請我從美國回來接任。我覺得為國家服務是應該的。」 人生而有免於恐懼平病的自由,人生而有求知的自由 葉:「教育平等,是讓每個孩子有機會向上提升。而全民健保也是一種平權的概念,推動全民健保可保障每一個人免於貧病的恐懼,推動制度是一種可全面的改善環境,不管是教育或是醫療的環境。」「全民健保是一種人權的概念,就是人有生而免於恐懼貧病的自由,教育則是生而有求知的自由。」 慧心:「您之前有衛生署的工作,又於董氏基金會服務並當慈濟的老師,如此忙碌的生活,要如何跟孩子相處呢? 」 葉:「我有三個兒子,兩個孩子是雙胞胎,三個都屬馬,兄弟差12歲。那時兩個大的,他們四年級到國一這段時間,我太太出 慧心:「所以在太太出國深造的這段期間,教養小孩的責任上,你會找花時間和小孩相處嗎 ? 」 葉:「那時雖然我很忙,有請老師來關心他們功課上的問題,但我一定會了解他們整個進度,想些甚麼?做些什麼?。」 慧心:「我知道你很堅持要求每個禮拜一定要有一個時段,幾個小時,是親子交談的時間? 」 葉:「現在就算再怎麼忙我還是一個禮拜會有一個晚上跟家人用餐,雖然現在兩個小孩都在科技公司工作了。」 慧心:「為什麼你沒有像一般的父母會期待孩子唸醫學院?」 醫生先天條件是擁有一顆關懷別人的心 慧心:「即使你孩子進了醫學院,以後將來選擇還是很多,所以父母應該要尊重小孩的選擇?」。
葉:「小孩他自己選擇我們必須要要尊重他。很多醫學院的學生都是從頂尖的家庭出來的,他一直都跟社會都有脫節的。換句話說,他就是一個很不一樣、很奇怪的家庭長大的。他從小不知道賺錢多辛苦、工作多辛苦,他不能去體會他要去服務的那一群人群。所以我認為需要從不同的階級去花蓮、去馬祖去找到一些學生,去教育他們,而不是從那種很頂尖的家庭去選一些醫學生,因為未來他要服務的對象就是你必須去親近的那些人。」 慧心:「就是他自己的鄉民對不對?」 葉:「對對。」 貢獻台灣,幫台灣的忙 葉:「因為很多聰明的醫學系的醫生,都會跑到美國去看美國人。那麼再怎麼聰明,他成就可能變為美國名醫,但是他基本上對台灣、對我們醫學教育沒有任何的貢獻。那麼他個人得到很高的成就,但是沒有任何對台灣的幫忙。」 尊重生命、關懷他人、重視團隊、尊重多元 葉:「其實那個不能用講的。他基本上是身教、言教或是生活教育的一環。看那個小孩做了什麼不對的行為,而去溝通去講。所以我基本上是認為幾點,一個是尊重生命、關心、去人關心你身旁的人、重視團隊,一個人很聰明沒有用,要一個團隊聰明才行。最後就是要尊重一個多元的想法,不要去把自己的想法硬要別人也相信。你必須要聽別人想什麼、講什麼,他們為什麼這樣想。那這是一點一滴的,沒辦法有個教科書來對照,所以事實上觀念是一點一滴來的。最近教育部長杜正勝要考公民與社會,它如果說是個社會科學我了解,但如果說是behavior,你的信念believe是不能考的。」 公民與社會,是一種實踐 葉:「他是一種practice一種操作、一種實踐,不是考知識必須要做什麼東西,必須要做跟會做是兩回事,且他相信或不相信這也是兩回事。」 慧心:「你要不要舉個例子,您跟你的孩子之間曾經給他們在遭遇困難時的觀念,你都會用什麼方式來影響他們?」 葉:「你自己必須去practice,譬如說不抽煙就不抽煙,至少不要說自己抽煙而去要求小孩不抽煙。又譬如說環保,你自己要做不然小孩怎麼會做呢?譬如說,一起去互動做,他就會做。在路上看到紅綠燈有人要走過去,你必須要去幫忙他,不能叫小孩做而自己不去做。你主動做,小孩也會去做,我想這個是言教與身教,不是講教條或教訓小孩。就讓他看你做他,就會做一起去互動。」 慧心:「譬如說我知道您是運動男,平常都是騎單車去運動,那您的孩子是不是也一樣呢?」 葉:「我上班有些時間也是騎腳踏車,因為上班較早下班較晚,路上比較沒車。有一次,我們一家人一起去爬玉山,當天來回,所以小孩體力都不錯。他們有在日記上寫,老師則說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只有你爸媽會這樣做。」 慧心:「教孩子其實應該教好他,接著呢,教會他,這是怎麼樣的一個想法呢?」 「好不好」比「會不會」更重要 慧心:「像考試考一百分,可是你不一定會做,像身體力行?」 葉:「對,不一定。就像游泳一樣,知道跟實踐是兩回事。所以這個是兩回事,知道跟實踐,所以至少讓孩子有基本的人格成熟。我舉個例子:日本人愛乾淨不是從課堂中學來的,而是從家庭中、從社會中一點一滴養成。像是歐美非常尊重別人,而這些也是從生活中一點一滴培養而來的,而不是從學校中學來的。所以這是需要去培養的。但個人專業能力,是需要被慢慢訓練的。像是你再怎麼會抗SARS,但你沒這個心,一聽到SARS來就落跑,學再多的專業也沒用。這跟醫生一樣,學再多的醫療專業,假使他不在乎病人學再多也沒用。」 選舉是手段,民主才是目的 葉:「政治本身就是眾人之事。那我們大部分人都把政治與選舉搞在一起,那選舉就會變成對立抗爭分裂。事實上,這是錯誤的。政治本身是一個民主目的,是尊重他人,是良性競爭。這是我要的就是我參加選舉,不管贏或輸,就是要讓民主去落實。選舉是手段,民主才是目的。」 慧心:「其實您這個出發點還是不一樣。聽說您當初答應馬市長到市政府去最想從事教育?」 葉:「對。我大學教就是公衛系的學生。他們最大的感受並非在課堂上,而是從活動中帶學生;爬山活動中學來的,反而比課堂多。基本上,我給他們的訓練是人格的教育多於專業教育。專業教育過一天就落後一天,而人格教育則是一生的,比在學校學到的多。人格的教育遠多於專業的教育,人格是永遠的,教育是人文社會面的。」 慧心:「所以那時您想關注台北市的教育問題,雖然後來並沒有,但您還是很持續注意教育方面的問題。」 葉:「後來我督導的比較是工程建設那一塊。那人文社會並不是我督導的,但原始我想像的是說,因為我是學醫的,所以比較可能會接觸到教育。」 慧心:「您的孩子今年就國三了,馬上就要學測,壓力會不會很大?」 葉:「我太太給他很大壓力,我說:『讓他自己選擇』,小孩說,要上師大副中,為什麼不選建中?小孩說他就喜歡。小孩自己有自己的主張與理由,不一定要上建中或台大才能出人頭地。這個是每個人自己有自己的福地,自己去耕耘就能出人頭地。」 慧心:「其實建中跟台大都是台灣非常棒的學校,而你都唸過,你會不會給這些家長或孩子一些建議呢?」 真正好學生,落實社會公民能力 慧心:「所以在你心目中慈濟大學的這些學生都是好學生?」 葉:「每一個人都是真正的好學生,每一個人只要在人品上、在社會公民能力上,去身體力行,就是一個好學生。我們現在講喜憨兒,他會烤麵包,他會做很好吃的麵包,他就是社會上最有用的人。」 慧心:「所以孩子並不一定要考到建中或台大才是好孩子。」 葉:「盡他的能力多少。盡他的最大的力量去發揮他的功能這就是好孩子。」 慧心:「所以今天,我想台北市副市長葉金川先生到我們節目上來。雖然他在考試上或工作上都是常勝軍,可是他還是講了這句話,只要我們存著一份對社會一種付出的心、我們有一個很好的人品、有一個很好的價值觀,那我們的人生就立於不敗之地。至於專業、才能、才華,我們盡力就好!把我們的潛能發揮出來,其實就是一個最棒的人生!」 葉:「沒有錯,這就是我提出的一些基本理念,盡力就可以,但是說基本上這是一個架構。」 慧心:「沒有錯,先教好,再教會。希望我們的家長朋友也感受到了。謝謝副市長到我們節目來。」 葉:「謝謝!」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