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20 21:27:53瀏覽720|回應0|推薦1 | |
強化儲蓄互助社角色 部落的明天會更好
最近走入部落拜票時候,碰到不少神父、牧師,對我在推動無毒農業與產業行銷成果予以肯定和支持,亦談及牧師們曾試圖輔導原住民以集體農場方式擴大生產規模,可惜因資金與行銷通路限制而拓展有限。由於各部落幾乎都有儲蓄互助社,如果能強化部落儲蓄互助社角色,納入基層金融管理體系,提供原住民生產所需資金,協助拓展產品行銷通路,我相信原住民部落的未來經濟絕對會很不一樣。 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Muhammad Yunus),以巴基斯坦鄉村銀行的理念,提供窮人微額貸款,成功扭轉了巴基斯坦窮人的命運;尤努斯的鄉村銀行理念,其實就是在台灣行之有年,素有「貧民銀行」之稱的儲蓄互助社機制,也是原住民部落重要金融支柱。 儲蓄互助社,就是一群具有共同關係人員(社員),基於資金融通需要,願意承擔共同責任(自負盈虧、有限責任),以自助(社員認股)、互助(社員貸款)、民主管理(社員不論認股、貸款多少享平等選舉權),選出無給職的理監事,幫助社員節儉金錢,以合理利息貸款給社員,改善生活、增進生產能力,廣泛流行於原住民地區,提供部落民眾便利小額貸款。 雖然儲蓄互助社扮演原住民部落重要金融角色,但金管會卻認為是「微型輔助金融機構」,不允許加入中央存保及聯合徵信,各儲蓄互助社只得自行投保一般企業「綜合損失險」,最高理賠僅兩百萬而已。「把儲蓄互助社納入基層金融機構管理體系」,這正是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理事長莊金生長期努力目標。 原住民部落在經濟上通常處於弱勢,即使想貸款擴大生產規模或改善生產機具,普通金融機構放貸意願不高;即使原住民真的借到錢改善生產狀況,卻又因部落銷售通路不足而失敗收場或慘淡經營。 全球經濟不景氣情況下,「脫貧」是全世界新興運動;「給他們魚吃不如給根釣竿」,既然儲蓄互助社與部落關係密不可分,何不強化儲蓄互助社角色,納入基層金融體系管理,就近給予部落財務支持改善生產方式,發展部落特色產業,協助拓展行銷管道,改善部落經濟,並結合教會力量,公、私部門攜手打造不一樣的部落觀光旅遊。我相信沒有人會願意失業,每個人都想賺錢改善生活,只要善用部落儲蓄互助社力量,加上我所擅於的行銷策略,原住民部落的未來一定會改變,生活會更棒!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