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10/18 11:37:03瀏覽2203|回應1|推薦3 | |
雙十國慶時,當台灣人民高呼【海角七號】即將大破四億台幣票房,且幾乎要把「台灣電影萬歲」衝口而出之際,有一些些沒有參加這次「國慶遊行」隊伍的人,靜靜地翻著近八年來的台灣歷史,默默地望著窗外近日裡不時突然下著的暴雨。 猶記前年「九月紅潮」,聲貫總統府,氣衝地球村,而今何在?2000年的「葡式蛋塔熱潮」,今也何在?2003年十月的「甜甜圈風潮」,今又安在? 在【海角七號】創下台灣電影史上票房狂野新紀錄的期間,沒有人回想過乃至知道過,台灣電影史上票房最慘的電影【深深太平洋】,一萬多台幣(一個禮拜的檔期,竟然只有70多人進場),在2001年底,是由曾經雄霸台灣電影龍頭至少三十年的中影出品,這中間的差距究竟包藏有多少「台灣本土成份」? 是的,大哉問:八年來的十月暴雨,裡面含有真正屬於「台灣本土成份」,是越來越多,還是越來越少? 在【海角七號】的舞龍舞獅大隊中,不斷高舉著本土成份的標語,以一聲聲叫人觸目驚心的音調日夜叫喊著。在這股前所未見的聲浪中,夾帶著更多把外來成份急速「本土化」的粉飾假音:全球經濟衰退,大陸台商敗退,中國毒奶陰影等,使得台灣人再度回歸到本土的保護傘下,而「造就」了【海角七號】的「天時」。 無論哪一種「三才」論(天時地利人和),卻在在不禁教我們從十月陣陣暴雨之中,陣陣懷想出:【海角七號】裡三種絕妙的國際組合──七封日本味的偽情書,翻了整兩倍廳數(48到95)的美商通路,秦楊式演技再度爆發出本土的霹靂之光。 日式和服、Nike球鞋、霹靂火台演,三掌齊發,在上個月的韓國釜山影展中,受邀觀摩的【海角七號】打出的「在自家打敗好萊塢電影,給亞洲電影出一口氣」的大標下,蹦跳出一道超乎台灣人所能承受的韓式泡菜火花! 韓國人說《大長今》在絕妙的本土歷史題材與精心的本土製作中,拍出了再度振奮韓國人的民族自信心;但【海角七號】中究竟囊括了「多少以及什麼」,絕妙的台灣史與精心的台灣製,令我們台灣人如此興奮不已? 回首那些今何在的熱潮,低首十月台式暴雨,左顧中國毒奶烏雲,天空中驚爆如是一聲雷:【海角七號】究竟「餵」給我們的又是什麼奶?!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