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追求成就?還是追求職位?
2014/10/04 07:41:13瀏覽1049|回應0|推薦13

我的職業生涯換了很多的工作與不同職位,但仔細分析內容,我追求的始終是「成就」!一直沒有認真為爭取任何下一個更好的「職位」,或者保住現有職位太努力過!有甚麼職位就做甚麼?能選喜歡的最好,沒得選就隨便找個位置坐下來,還是在工作中找一些能有小成就的事情來做!

我當研究生時,沒有太積極要快速地拿到博士學位,只希望研發出最聰明的地形辨識方法,成功時比戴上博士帽還快樂!對我來說那比學位更加真實。稍後在成大當研究員時,我想的不是能不能升等加薪或當上組長甚麼的?而是埋首研究自製一個功能完整的聲納系統,成功時也是比當到了所長還樂!當老師時,我也一直不專心於升教授該做的事,或爭取當系主任(院長?)甚麼的?而是忍不住的一直力拼成為程式高手!差不多成功時也是比當院長還快樂!

以結果論,我好像很「成功」?當同系的老同事們為著學校要關閉學系,原本看似安穩的教授職位即將不保時,我卻已經有了新的職位,電腦公司的研發長欸!薪水比當教授時更高!海測公司會請我當支薪顧問,出版商會追著我寫書(又賺一筆),連雜誌社都來邀稿,好像我還是個「作家」兼事業成功的人士?

我的生涯似乎越來越好!但是很微妙的是:我真的一路走來都不是為了追求這些名利而努力的!我只是一直想得到更多的成就感。我不滿足於當教授只需要輕鬆上課,我想的是自己能不能比Google的工程師更厲害?至少要比業界替學校寫校務行政系統的工程師厲害吧?我不滿足於在成大當研究員做熟練的例行探勘工作,就是要研究各種聲納技術知識,那是對我升等或升職毫無幫助的事情。我還拼命寫電腦教材網頁與書籍,也是無助於我升教授或爭取當系主任的無聊閒事。

但最終這些看似與爭取職位毫無關係的閒事,卻是我目前有好日子過的原因!因為同事們只想著寫論文升等,寫程式之類的實務能力沒我這麼強,確實很難轉到業界發展。我對聲納的知識深廣度遠遠超過一般的大學教授,或研究機構的研究員,所以他們是升上教授了,但測量公司只會拿高薪找我當顧問,台大教授也沒我有用的!不是吹牛,是真的!我可以隨時幫他們寫任何聲納相關程式,不必找任何國外廠商買,台大教授需要聲納軟體也只能到國外買,或者找我寫。

教授升等或申請計畫時,教育部與科技部說「無用」的那些電腦書,我是為了教學而寫的,但是也願意分享更多人,已經不少讀者親自來向我致意,說我的書很特別,對他們幫助很大。其實由此賺到的錢不多,但是知名度因此打開,對我的業界生涯已經產生很好的效益,循線找我寫程式談合作,並對我高度信任的人因此多了很多!連我需要徵求的人手都會自己來找我了。

印度電影「三個傻瓜」裡面宣示的理念,在我身上是全面實現的!相對的,我看到很多老同事與老朋友們,一路幾十年的職場生涯中都兢兢業業,認真爭取工作績效,做所有「該做」的事情,為了保住職位,為了升等不遺餘力,最終卻未必比我日子好過,受到的尊重多半還不如一路玩到老(還沒掛)的我!

所以在此給各位年輕人一個實例參考。你決定要一直努力爭職位,保住職位,左踢右踹的求升等升職,還是放開心胸,努力追求實際的成就,專心做自己知道真正有價值的事情呢?

孔子說過:「富貴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就是反諷職位是因環境而異的,好像很真實,其實最虛幻!正如要當到香港特首不容易,一定也是按照遊戲規則努力大半生才能得到的!但是現在香港人有了民主自覺後,認為他只是中共的魁儡,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他一定也會不平說:「我不是壞人,還是很守「規矩」的好人呢!」

同樣的,大學退場時,那些努力讀到博士,力守教授崗位的人變成流浪教授,不也很冤枉嗎?他們沒錯只是太守規矩,少一點獨立思考能力而已。所以還是不要太隨俗,老是推諉的說「大家都是這樣做的嘛!」總是跟著世俗走,放棄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未來你只會更加後悔,最佳狀況也只是換得一個非常安定,但是十足空虛無聊的一生。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csonar&aid=1784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