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杏林夜談】4:千古冤 [三]
2019/10/11 05:16:42瀏覽419|回應0|推薦18

 

 

 

千古冤 [三]

作者:成彥邦

 

(接上回)

 

 

吐蛇及陳登吐蟲二節,均取材自魏誌,因事關辯正,不厭重複,惟僅錄魏誌吐蛇一節,並加標點如下:

佗行道,見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車載欲往就醫。佗聞其呻吟,駐車往視,語之曰:「向來道邊,有賣餅家,蒜薤大酢,從取三升,飲之,病即當去。」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縣(懸古字)車邊,欲造佗,尚未還,小兒戲門前,逆見,自相謂曰:「似逢我公,車邊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見佗北壁,縣(懸)此蛇輩約十數。

華佗叫病人服蒜薤汁三升,薤是一種春季生長的大浮萍,因具酸味,用作調味劑當醋酸用,服蒜薤讓病人吐蛇,似不可能。其實此處的蛇是指人體內的寄生蟲,尤其是指絛蟲,此蟲有長達二、三尺或更長的。那時候的人常喜生食或食未煮熟的肉類,得寄生蟲的病患當不少。又醫學典籍中未聞用蒜薤殺蛇的,用蒜來殺蟲的藥方倒是不缺,但是華佗為何故弄玄虛說是蛇呢?

華元化一介走鈴郎中,四海為家,雖是安徽亳縣人,到了北方在河北、河南山東一帶行醫,入境問俗,當地人稱老虎為大蟲,「母大蟲」即「母老虎」之謂。華佗在路上碰到一位素昧平生的當地人,如果對他說:你肚子裡有條大蟲,而路人誤以為老虎,飲下蒜薤三升後便會吐出一條老虎來,那鄉人打死也不幹。如此雖有良藥也是白費功夫,華佗豈有不知之理,故寧可以「蛇」代「蟲」,吐蛇總比吐出一條老虎好呀!

尤其那年代由於地廣人稀,歷史上記載虎患確實不少,李廣疑懼射虎岩,武松求生打白虎,朱泰孝感別虎吻,周處革心除三害,楊香救親揪虎頸,都是史蹟,而且華先生自己也常治被虎咬傷的病人,其方如下:以葛根煮濃汁清洗,每日十次,並服用葛根粉,以葛根汁下,每日五次至愈為止。既有其方,必有其疾也。蒜在北方遍地種植,山東老鄉口袋裡揣五、六顆蒜頭,隨手取食,不足為奇。

華佗叫病人去路邊賣餅攤販取飲蒜薤汁三升之多,可見該吐蛇病例確發生在中國北方無疑;要是在南方,欲隨處取蒜薤汁三升,恐無此方便了。

病愈之後,如魏誌所言,該病人把蛇()懸在車邊,去華府道謝,遇到華佗的兒子,華兒一看便知是他父親治過的病人,遂帶領該鄉人炫耀其父替別人打下的蛇()來,竟有十幾條之多。就算那鄉人是吐蛇,已屬醫學奇聞或特例,同樣病例絕難再遇,更不會普遍得由他人身上也會吐出十多條蛇的道理來的。是蟲非蛇,其理甚明矣!

醫廣陵太守陳登則明說吐蟲,蓋廣陵即今江蘇揚州,在我國南方,陳登是知識分子,當然分得清蟲與虎來,用不著以小蛇代蟲的。陳登也是生食(魏誌語) 魚鮮得的病,腸胃裡的蟲吐出來了,其他尚有肝、脾、膽內之蟲潛伏未出,此時華佗有可能已診斷出陳登有因寄生蟲引起的肝硬化症,故云三年而亡。

黃色飛雀係黃色淋巴濃液,華佗用刀切開膿包,由於壓力驟減,濃液飛濺而出,墜落黃泥地而不見,似黃雀飛出不見踪影然。華佗謂「非」物,鄉民誤以為「飛」物也。

 

 

華佗平易近人,常與鄉親們打成一片,喝同樣的茶水,吃大鍋菜飯,講他們聽得懂的語言,開他們受得了的玩笑,作之親,即之也溫,是仁民愛物的實踐醫生。他語多諧詼,故幽鄉人一默,譬如開刀割瘤內有針十枚,係指內部有似針形的贅疣,切割開的瘊子內部,不也有絲狀或針狀的纖維嗎?至於一白一黑棋子,白棋係指像圍棋子大小的脂肪塊,黑棋係乾錮的血塊或肉瘤也。

後人讀三國演義中的華佗醫學部分,驚聞有吐蛇者,有飛雀者,有出棋針者,不一而足,無奇不有,必定認為號稱神醫尚如此荒唐,一般業者更不堪設想。尤其近百年來,西風東漸,國人對科學與西醫趨之若鶩,每當西醫人士閱讀三國演義,對華佗醫術當評為誇張與荒謬,謂中醫之不可信賴,疑竇叢生。若要他們對中醫發公允與持平之論,恐非易事。有如此根深蒂固的形象,則中醫界要想不受歧視與誤解,難矣哉!羅貫中當初極力推崇跡近渲染與神化的苦心,何曾料到今日中醫界反蒙其害,豈是他始料所及的呢?

 

結 語

 

近五、六十年來,中醫尤以針灸醫術,流行海外,方興未艾,頗有中國播種生根,韓國開花,日本結果,西歐收穫之勢,甚至有禮失而求諸野之嘆。吾在此特喚醒世人及業者對華佗醫學之重視與瞭解,並發揚光大,澄清五百年來所蒙不白之冤,以正形象,以匡視聽也。

寫到這裡心中舒了一口氣,仰望既白東方,默禱先聖先賢常入我夢,啟我心智,導我疑難。雖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到底三國演義深植人心,天長地久,讀者何止億萬,欲以螳臂擋車,翻案平反,殊難逆料,唯精誠所至,不求有熔金開石之能,但盼如石投水,激起陣陣漣漪,愈推愈遠,吾願足矣!(全文完)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bc1940&aid=12997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