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黃帝內經: 尿失禁
2009/09/08 06:21:50瀏覽1328|回應0|推薦60
黃帝內經云:
膀胱不利(順暢)為癃(尿不出來) 不約(約束)為遺(失禁)溺(尿)
天寒則腠理(皮膚與肌肉之間的間隙)閉
氣濕不行 水下留於膀胱 則為溺與氣
陰陽不和 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 髓液皆減而下
下過度則虛 虛故腰背痛而脛(小腿骨)酸
督脈為病 癃 痔 遺溺
肝所生病者 遺溺 閉癃
淫(邪也)氣遺溺 痹聚在腎
*痹: 風寒濕三氣雜至 合而爲痹
風氣勝者爲行痹 寒氣勝者爲痛痹 濕氣勝者爲著痹
心移寒於肺 肺消 肺消者 飲一溲(小便)二(尿多的症狀) 死不治
倉廩(脾胃)不藏者 是門戶(肛門)不要(大便失禁)也
水泉(指尿)不止者 是膀胱不藏也 得守者生 失守者死
三焦者 足少陰(脾經)太陽(膀胱經)之所將 實則閉癃 虛則遺溺
*尿失禁: 古時候叫遺溺

遺溺一證 有自遺者 以睡中而遺失也
有不禁者 以氣門不固 而頻數不能禁也
又有氣脫於上 則下焦不約 而遺失不覺者 此虛極之候也
總之 三者皆屬虛證 但有輕重之辯耳
若夢中自遺者 惟幼稚多有之 俟其氣壯而固
或少加調理可愈 無足疑也
惟是水泉不止 膀胱不藏者 必以氣虛而然
蓋氣為水母 水不能蓄 以氣不能固也
此失守之兆 大非所宜 甚至氣脫而遺 無所知覺 則尤其甚者也
此惟非風證及年衰氣弱之人 或大病之後多有之
仲景曰: 下焦竭則遺溺失禁 此之謂也

古方書論小便不禁者 有屬熱屬虛之辯
不知不禁之謂 乃以小水太利者為言 皆屬虛寒 何有熱證
若因熱而小水頻數 其證則淋瀝點滴 不能禁止
而小水必不利 且或多痛澀 方是熱證
若然則自有淋濁門正治之法 蓋此非遺失之謂也
倘以虛寒誤認為熱 而妄投瀉火 無不殆矣

凡治小便不禁者 蓋小水雖利於腎 而腎上連肺
若肺氣無權 則腎水終不能攝 故治水者必須治氣 治腎者必須治肺

肺脾氣虛 不能約束水道 而病為不禁者
此其咎在中上二焦 治其肺脾 如不見效 當責之腎

肝腎陽氣虧敗 則膀胱不藏 而水泉不止 此其咎在命門

凡睡中遺溺者,此必下元虛寒
其有小兒從幼不加檢束 而縱肆常遺者
此慣而無憚 志意之病也 當責其神 或因縱以致不固者

凡因恐懼輒遺者 此心氣不足 下連肝腎而然

膀胱不約為遺溺 小便不禁 常常出而不覺也
人之漩溺 賴心腎二氣之所傳送
蓋心與小腸為表裡 腎與膀胱為表裡
若心腎氣虧 傳送失度 故有此證 宜清心寡欲
又有產育不順 致傷膀胱 若內虛寒者 若內虛濕熱者
竊謂肝主小便 若肝經血虛
若小便澀滯 或莖中作痛 屬肝經濕熱
若小便頻數 或勞而益甚 屬脾氣虛弱
若小便無度 或淋瀝不禁 乃陰挺痿痺也
若小便澀滯 或補而益甚 乃膀胱熱結也
其脾肺燥 不能化生者

膀胱陰虛 陽無所生者
膀胱陽虛 陰無所化者
若陰痿思色 精不出 莖道澀痛如淋
若老人精竭复耗 大小便牽痛如淋

*五臟五輸穴: 井(木穴) 滎(火穴) 輸/俞(土穴) 經(金穴) 合(水穴)
手太陰肺經- 少商(井) 魚際(滎) 太淵(輸/俞) 經渠(經) 尺澤(合)
手厥陰心包經- 中沖(井) 勞宮(滎) 大陵(輸/俞) 間使(經) 曲澤(合)
手少陰心經- 少沖(井) 少府(滎) 神門(輸/俞) 靈道(經) 少海(合)
足太陰脾經- 隱白(井) 大都(滎) 太白(輸/俞) 商丘(經) 陰陵泉(合)
足厥陰肝經- 大敦(井) 行間(滎) 太沖(輸/俞) 中封(經) 曲泉(合)
足少陰腎經- 湧泉(井) 然谷(滎) 太溪(輸/俞) 復溜(經) 陰谷(合)

六腑五輸穴: 井(金穴) 滎(水穴) 輸/俞(木穴) 經(火穴) 合(土穴)
手陽明大腸經- 商陽(井) 二間(滎) 三間(輸/俞) 陽溪(經) 曲池(合)
手少陽三焦經- 關沖(井) 液門(滎) 中渚(輸/俞) 支溝(經) 天井(合)
手少陽小腸經- 少澤(井) 前谷(滎) 後溪(輸/俞) 陽谷(經) 小海(合)
足陽明胃經- 厲兌(井) 內庭(滎) 陷谷(輸/俞) 解溪(經) 三里(合)
足少陽膽經- 竅陰(井) 俠溪(滎) 臨泣(輸/俞) 陽輔(經) 陽陵泉(合)
足太陽膀胱經- 至陰(井) 通谷(滎) 束骨(輸/俞) 崑崙(經) 委中(合)

木穴可袪風邪體質
火穴可袪熱邪體質
土穴可袪濕邪體質
金穴可袪燥邪體質
水穴可袪寒邪體質

痛點取穴法:
是在經脈上尋找"痛點穴"
然後在"痛點穴"上壓揉直到痛感消除
但是一定要在"同一個經脈上"去尋找
"每一個點"都是要經過壓揉的過程
你才能找到"痛點穴"
當你找到"痛點穴"時
只要壓揉它直到痛感消除
發病的訊號 就解除了

痛點取穴法的補瀉法:
輕壓-則補 重壓-則瀉
順經絡走向-則補 逆經絡走向-則瀉
順時鐘方向-則補 逆時鐘方向-則瀉

人若有病 所有的"經穴" 或 "阿是穴" 或"奇穴" 的穴位
是會有異樣的 可以查得到的 亦能治療的
*阿是穴: 亦稱天應穴 亦稱不定穴 因為它 不是經穴 亦非奇穴



來源: 黃帝內經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qoub&aid=3294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