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閒情逸致
2011/03/23 09:48:13瀏覽504|回應0|推薦104

科學家採用實證論法所得到的結果,有時候可以提供人們珍貴的資
訊,不但是一種《數據歸納》之呈現,更具有另類而有趣的人生哲
理。

例如媒體近日報導一則新聞,內容轉述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顯
示,假使一個經常保持忙碌的人,即使是為了沒啥意義的瑣事而忙,
其內心之感受,也絕對比空閒而沒事做的人,會覺得更加的快樂!

這一則有趣的報導,讓我想起一位朋友,兩夫妻從事中小企業經營
多年,到了中年之際已經小有基礎,尤其孩子們也頗為爭氣,分別
考上蠻不錯的學校,所以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在生意上了軌道之後,他們逐漸改變經營心態,也就是不再事必躬
親的綁在工廠裡面,反而放手讓專業經理人,協助處理工廠內的重
要事務。

如此情況不久之後,他們發現擁有更多的閒暇時間,於是在主要的
例行工作之餘,乃安排了一些休閒活動,除了兩夫妻可以共同參與
之外,能夠因此而享受家庭之樂。

他們更在鄉下租了幾坪農地,然後親自下田除草、整地、種植蔬菜
與其它作物。

其實這位朋友夫婦倆,對於農耕等雜事並不陌生,因為在經商之前
的那一段時期,就在農村度過童年與青少年,所以可以駕輕就熟的
享受農村之樂。

當然他們的故事並非特例,其實還有很多退休人員,也喜歡嘗試親
近土地的休閒活動,大家從簡單的農耕生活中,體會農夫與農村生
活的真實面;或是參與義工、志工等公益活動,從中享受返璞歸真,
以及歡喜感恩的生活態度。

對於年老或退休之後的生活規畫,有些人從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
著手計劃,並且嘗試培養各種興趣,等到了老年退休之際,乃以平
日培養的另類專長,用來迎接比較豐富的休閒生活。

也許這樣的說法,並不是艱深而難懂的道理,更證明人們《活著就
要動》的真正意義,所以是一個很符合實際的生活態度。

不過類似的休閒活動,或是找一些生活瑣事,來讓自己忙碌,其主
要前提,並不是經濟壓力而非做不可,因為那樣的情況,屬於賺錢
養家活口的範圍,而不是歸屬於休閒生活之列了。

所以除此之外,不管是身體方面的忙碌,或是心理層次的思考與動
腦,都是提供快樂生活的方式之一。

如果有了這樣的認知以後,妥善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加上科學家
研究所提出的結論,當作進一步之佐證,那麼確實讓許多聰明人,
或者是覺得太閒的人,可以找到一個真正快樂的泉源呢!

(發表於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99.08.02)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ngrolin&aid=428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