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26 19:40:49瀏覽1160|回應7|推薦41 | |
《1699‧桃花扇》劇照 記得以前讀逯耀東先生的「那漢子」,在「聽戲」一篇中說到「台上演的與台下看的都是戲」,在台上出將入相,然不旋踵鑼鼓一息,袍子一脫,又是一個尋常百姓,必須為了生存與生活面對各種艱難! 日前讀完了章詒和的「伶人往事」,對傳統藝人生活的艱難,有了較深刻的認識。雖然不論那一個朝代,不論誰當權,都得聽戲,而梨園行一脈,就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都必須善於與政治妥協,當年滿清皇帝坐龍庭的時候,他們會為皇帝唱,辛亥革命後,他們為國民黨的高官唱。聽戲就得賞錢,賞口飯吃,官越大,賞得越多,賞是一種身份的表示,而唱者總得討人歡笑!但1949年以後,打破了這個規律,唱戲變成了要服務勞動人民,藝術改為必須符合政治意識形態!所以很多老藝人,包括了京城的四大名角,都不得不堰旗息鼓,舞台上的紅伶,一下子不是下鄉接受勞動教育,就是在台上扮演小角,兼作劇團雜役!傳統戲曲中上千部京劇,只剩下十餘部符合政治意識形態的需求而獲得准演,其餘一律禁演! 藝術何價?藝人,俗稱戲子,一向為社會所看輕,每一次的政治動蕩,就如秋風中的落葉,飄零何所依?所謂藝術的價值,也只得依附權力而生存。 昨天一家子到香港文化中心看崑曲《1699‧桃花扇》,該劇是清人孔尚任於1699年完成的力作,他「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這部名劇自創作完成後,一直很少以原著的面貌上演,常因政治的需要,不是被刪節,就是被改寫。 全劇是以明亡之際,一名秦淮歌妓李香君,與一名末代文人候方域間的戀情,對照在亂世中的眾生相,彰顯出香君的不朽身影。李香君對愛情的執著,與不畏權勢的節烈,在權勢迫婚下,不惜尋死至血濺定情紙扇,經好事者勾以枝葉,遂點出血染桃花情繫扇的戲劇主題,最後香君與候方域在道士點化下,看破人生如夢似幻,雙偕出家。借余光中先生的形容,桃花扇是:『以民族苦難為背景,用愛情離合來穿針引線,將文苑、青樓、宫廷、沙場、江湖編成動靜對照、剛柔互補的一幅巨圖,孔尚任完成了他的曠世傑作。桃花扇上的點點鮮紅,也是他一腔心血的象徵。』 名劇作家歐陽予倩於抗戰期間,將男主角侯方域剃髮留辮,改換清服入仕,於找到女主角李香君後,香君憤而與之斷交,藉以諷喻當時賣國求榮的漢奸(其實歷史上真實的侯方域確實在順治年間回河南參加了鄉試)。1964年劇作家梅阡、孫敬把它改編成電影劇本,採用的是歐陽予倩劇本的結尾,於文化大革命中被指為「懷念失敗的國民黨政府」而受到嚴厲的批判。這次《1699‧桃花扇》首次以原著的精神,呈現了兩位痴情人最後撕破桃花扇出家的原版結局。 中共建政以後,戲劇被迫向政治服務,有一篇順口溜,最足以形容藝術表演當年在大陸的窘況──「政府是投資主體,領導是主要觀眾,得獎是主要目的,倉庫是最終歸宿」。 然自改革開放後,一切向市場傾斜,重啟了藝術表演的生機。這部《1699‧桃花扇》便是江蘇省演藝集團公司由原本的國家事業單位,吃大鍋飯的機構,轉變為企業單位後,初試啼聲的傑作,立刻獲得市場巨大的迴響,演出檔期兩年內已排滿。 一部《桃花扇》,可因時代的不同,劇中人物便有著不同的命運,戲外何嘗不是,終究是人生如戲,還是戲如人生! 註:
夕陽蕭鼓 / 古箏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