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2/04 22:26:54瀏覽1299|回應3|推薦60 | |
塵封的一葉蕃薯,總在不經意間浮現!
蕃薯,顧名思義,這是一種外來作物,據經濟史家研究,這個作物在明萬曆年間傳入中國,最早落戶閩地。蕃薯原產美洲,因新大陸的發現,慢慢傳遍世界各地,起初閩人是自菲律賓傳入,漸傳種閩、粵一帶,因其可種於山坡或貧瘠的礫土,不與水稻爭地,成為貧困山區與農村一個重要的糧食來源,尤其是客家地區多為貧瘠山地,蕃薯在糧食的地位上便更形重要。另有記載,在同一時間雲南也有載種,可能是經印度與緬甸那裡傳入。 乾隆年間,山東按察使陸燿於任內刻有《甘薯錄》一篇,以教種蕃薯,解決民食。而乾隆皇帝也曾以上諭要求地方官吏將《甘薯錄》廣為刊佈傳抄,推廣蕃薯的種植。 因著十六世紀蕃薯及玉米的傳入中國,而這兩種作物即使在比較貧瘠的土地,也能生長良好,且產量頗豐,使人口增長一直受到糧食生產制約的中國,在蕃薯及玉米傳入之後,人口自十六世紀的2億左右,持續增長至十八世紀清代中葉的4億左右。民國初年(1931~1837),中國年產蕃薯1850萬公噸,為全球之冠。 小時候,家中有一些山田,聽母親說是父親在白天做完苦力之後,晚上披星帶月的一鋤一鋤開墾出來的,山田的土地貧瘠,多礫石,而地勢又高,缺乏水源,非常乾旱,所以除了種了幾株桃樹及蕃石榴樹之外,都用來種蕃薯。 蕃薯在農村是很重要的經濟作物,蕃薯藤(地上的莖葉)是養豬的重要飼料。蕃薯的種植,通常在清明前後,以蕃薯藤分植,截下藤莖約四節,兩節埋入土裡,兩節露出土外,當藤莖蔓生,可多次採割後砍成約5mm的碎粒,不用烹煮,直接和以廚餘以餵豬。直至秋天,採收蕃薯後,連泥土裡的根鬚也採收洗淨來當飼料,農家的辛酸,在蕃薯的身上可見一斑。 當秋風起,未採收的蕃薯葉子漸漸枯黃,至初冬,北風一起,葉子幾乎落盡,只餘光禿禿半枯的藤蔓,及一地的枯葉,隨風在地上飄滾。記得有一年初冬的早上,父母親挑農作去市集販賣,姐姐到菜田裡工作,我負責拿著籮筐,在山田裡撿拾枯乾了的蕃薯葉,準備存起來,以備冬天的時候當飼料。那時我約六七歲左右,看那一田的黃葉,山田外的土坡沒有樹,野草也已枯黃,茅草開著雪白的芒花,四野一片蕭蕭瑟瑟,手指冷得紅紅的有點痛,天空灰灰藍藍,雲淡淡,遠處葉已落盡的幾株桃樹楞楞的立在那裡,那是我第一次感到生命的落寞與孤寂,那一幅景象,常縈繞在我腦海裡。 左手食指有一道長長的疤痕,是國小二年級那年的冬天,當我左手握著那些半枯乾的蕃薯藤,右手拿菜刀用力砍碎它來飼豬時,因為藤老而非常韌硬,加之年紀小,力氣不大,每一刀砍下去,菜刀都會彈起一個高度,可能因心急,用力一刀下去,砍在自己左手的食指上,血如流注,痛入心脾,然而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家,傷口已見骨,只好以左手姆指夾著食指傷口來止血,右手撩起內衣,以牙齒咬著,用微微發抖的右手將內衣撕成條狀,自已裹紥傷口,沒有藥物,沒有消毒,最後用牙齒幫忙打上結,再忍著痛繼續砍那些半枯的蕃薯藤,後因傷口發炎化膿,竟月始漸癒。這是貧窮農村的生活切面,也是我的童年生活的側寫。當家裡的小毛頭很小的時候,常捉著我的手問著那些疤痕的故事,這些經歷便會一幕幕的在腦海中浮現。 而今,偶爾老伴會買蕃薯葉來當青菜,據說是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健康。我會開玩笑的說,這些東西我們以前是拿來餵豬的,小毛頭竟說,那時候養的是有機豬!星期六下班,偶爾我亦會繞到菜市場,買幾斤蕃薯,用來作星期日的早餐,因為我對蕃薯有著不一樣的情感,但吃了幾次之後,小毛頭便開始嘀嘀咕咕的唸,這也難怪,因為蕃薯並沒有嵌入他們的生命之中,他們是沒有蕃薯的一代! yaduo 「同時在 《雪後多倫多》發表」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