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17 04:47:36瀏覽2819|回應9|推薦12 | |
馬英九操作國民黨對王金平關說案的處理,不但將黨之紀律處分弄得像是馬英九和王金平之間的個人恩怨。馬王之爭幾個回合下來,馬英九節節敗退,迫於黨內壓力,不得不暫時和解,其最直接的結果是換來王金平的暫時效忠,以整個國民黨的力量反擊民進黨倒閣成功,彰顯了馬英九兼任國民黨黨主席的價值所在。除此之外,馬英九繼續擔任黨主席還有多少剩餘價值?也即其擔任黨主席對國民黨、對整個臺灣和兩岸還有多少正面的意義?
馬英九處理關說案,因為王金平以法律手段保衛立法院長位置成功,牽扯出特偵組的烏龍監聽案導致空前的政治危機,而招致黨內的反對。妥協,唾面自幹,上演和解戲碼就成了其當下無奈的選擇。這種選擇儘管表面看是一團和、氣皆大歡喜,實則危機重重:
其一,如果王金平有名無份地在立法院繼續下去,勢必仍然是可以隨時反擊的甚至導向綠營的定時炸彈。而王金平放棄黨內申訴,國民黨除非無條件恢復王金平國民黨黨籍外,鐵定無法換取王金平的忠心,就像即便恢復其黨籍,馬英九因為和王金平個人之間的恩怨已深,都不會真的認為此舉能夠換來真心一樣。而無條件恢復王金平的黨籍(國民黨可主動檢討,糾錯),受傷的不僅僅是馬英九個人的自尊、崩潰其堅持的價值底線,也將對國民黨造成永久的傷害。這也是馬英九和國民黨高調期待王金平最後一刻走黨內申訴的原因。這不但要贏取更長時間進退自如的緩衝,也給足主張馬英九和王金平和解的國民黨大佬們的面子。保持了以退為進、給民眾和媒體檢視的空間和素材。
其二,國民黨和王金平真正的和解,必須以恢復王金平的黨籍為標誌。這樣的和解不但讓馬英九和國民黨價值和尊嚴雙雙受傷,內有裂痕,對外說話再也底氣不足。馬英九作為黨主席,就會像陣前赤裸裸地指揮全副武裝的軍隊一般滑稽。
其三,化解關說案處理的僵局,馬英九無論出於私心還是公義,都應該負起因之造成的黨內外的紛擾的責任,即便用黨主席的身份換取王金平的下臺也在所不惜。當然按照前一段王金平保衛自身利益的方法和意志,馬英九放棄黨主席也不一定換取王金平自動請辭立法院長。但至少不惜以這也的動作,保衛個人和整個黨的尊嚴。即便王金平還不下臺,換個黨主席來扮演和解的角色,總比自己演得自然,也更容易換取王金平的忠心。
馬英九要不要辭去黨主席?主要是考量其繼續擔任黨主席正負比較之下,還有多少剩餘價值。這需要從一個黨的黨魁能否滿足本黨利益、整個社會利益,個人利益三個方面的基本要素來評價。因為馬英九的標榜的格調,假設其兼任黨主席沒有更多的私心,就將其對個人權力的貪戀,增加和換算多出一項臺灣特有的,作為政黨主席的價值,即兩岸關係的推動的意義:
首先,馬英九繼續兼任黨主席對國民黨的剩餘價值。通過上述分析,可見馬英九繼續擔任黨主席,對國民黨無論是無原則的和解還是對價值底線的堅持,都弊大於利。正面的意義,就是假設馬英九對自己能夠領軍在明年七合一選舉中能夠獲勝,至少維持原有的領地不失。否則,既然黨主席的身份,不能滿足黨內的價值堅持和大刀闊斧的改革、黨內整合和解的需要,就剩下為敗選負責的最大剩餘價值。七合一選不好,也根本談不上為2016國民黨的整體佈局。
其次,作為執政黨黨主席,從推動政務看馬英九繼續擔任黨主席的剩餘價值。馬英九執政團隊推出許多政務,不但遮遮掩掩,拖拖拉拉,儘管和反對黨製造的“斯諾克”有關,但自身的整合能力不夠,抗壓力不足,從其多年擔任黨主席多數政策執行都是“半套”,未能掘井及泉。其不擔任黨主席已經無法比繼續擔任還要更差。馬英九黨主席的身份對政務的推動,已經完成了一個反擊民進黨倒閣的階段性任務。不惜忍辱負重,扮演和解為國民黨保住一員無可限量潛力的大將,也為獲得政務推動暫時掃清了障礙。已經完成了作為黨主席的剩餘價值。讓整個國民黨承擔政務推動的壓力才可能讓人才更多元化,也許不會比現在更沒有效率。
再次,馬英九對兩岸政策的推動擔任黨主席的剩餘價值。馬英九的任期不多,而且接下來的幾年都是面臨選舉的巨大挑戰,兩岸深度協商的窗口越來越少。王郁琦對外聲稱兩岸政治協商不成熟。這固然是臺灣的整體政治氛圍決定的,但作為國民黨主席,對兩岸政治協商的推動,則應該有時不我待的壓力,即便作為代表整個臺灣的行政領袖,馬英九至少也應該進行這方面的大膽嘗試和實際接觸。然後,再整合和疏導臺灣民意。談,並不一定能談得通;不談,比談帶來的問題也許更多。政治談判的主動性和魄力,反而將不談的責任推諉大陸(臺“陸委會”主委王鬱琦日前接受UDN TV「全球瞭望」節目專訪時說:諸如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等協商議題都包含政治敏感性,大陸若想談政治,不能只掛在嘴巴上,應落實在具題協商事務上。)馬英九之外的人擔任黨主席,也許商談起來更超然。從這個角度看,馬英九的剩餘價值,就是其在七合一選舉結束前,有黨主席的名義和習近平或其他大陸高級領導人會面和選擇好的時機迅速推動兩岸長期和平架構。如果這些想法都沒有,其對兩岸的剩餘價值,尚不如換個人做,也許對兩岸發展更有利。
最後,馬英九擔任黨主席對其個人利益的剩餘價值。只有上述方面都不具有正面意義,堅持黨主席僅僅是為了自己營運自己小小的權力核心、讓自己的私利更大化時,才會在明知擔任黨主席不利時繼續兼任黨主席。這點對馬英九似乎不適用。那麼怎樣對政黨、對臺灣、對兩岸最有利才是其優先的考量。但利用黨政資源,讓自己遠離未來的秋後算賬,讓一個自己放心的人早一點接受黨主席,比自己兼任黨主席動輒得咎,也許來的更有利。這不僅僅是能力的問題,也是太過潔癖、自戀不能夠合理利用資源為黨和個人利益所致。臺灣畢竟不能像經營美國那樣來經營:政黨之間的輪替,不只是政見不同,而是被視為賣臺和外鄉人的敵對關係。政黨輪替無疑是改地換天。
結論是,馬英九如果不是有超人的政治爆發力、不具有更充分的自信、不隱藏更大的私心,其繼續擔任國民黨黨主席的剩餘價值已經清晰可見。即便其內心怎樣抓住黨主席的位置不放,後續的發展很可能註定無法,讓他做滿整個黨主席的任期,所差之者只是選擇一個什麼樣的時機退場而已。
畢殿龍
後記:這註定是一篇兩岸都不討好的探索性文章。筆者關於台灣的評論一般都首先發表在台灣在地媒體,獲得台灣朋友指正后,再發佈到大陸、香港和新加坡等相關媒體。所寫評論,基本都能夠得到各地媒體推薦。但這篇文章,在大陸的部落格發出應該不成問題,能否繼續得到推薦深表懷疑(不過,本人不會因此像南方朔的文章沒有被發表,掙到稿酬大為光火。畢竟參加兩岸和平論壇的資格還不夠,擺不得大譜。一笑)。這和大陸對台灣內部事務不幹涉的原則有關,也和對馬英九還抱有一定的期待有關。
是為記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