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16 02:37:14瀏覽2822|回應8|推薦21 | |
馬英九啟動倒王程序的沙盤推演中,有無考慮到王金平司法救濟途徑,通過假處分,讓國民黨黨紀問題發展到憲政之爭,不得而知。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王金平在島內對其關說案鬧的紛紛揚揚之際遲遲不回臺灣,看似是對出訪使命的尊重,對自己事情的輕忽,不如說在外面先利用自己的人脈想好了各種退路。第一回合似乎“馬失前蹄”馬英九及國民黨黨中央暫居下風。什麼才是“關說案”最壞結局和最好收場呢?
表像上看,似乎王金平以此出走藍營,成立所謂的臺灣“國民黨”,在接下來的選舉中,跟國民黨攪局才是最壞的結果。其實不然。如果出現這種結果,王金平會失去更多的藍營的同情票,藍營的一些重量級的政治人任務也不必再給予同情,而綠營也給情不給票,甚至害怕吸走自己支持者的選票。故對馬英九和國民黨的傷害並不是最大,而且是最應該被馬英九及其幕僚“倒王”程序的沙盤推演中首先考慮到的。
目前看來,讓馬英九最為出乎意料的應當是,一系列淩厲的動作之後,王金平憑藉自己的人脈、經驗申請司法假處分暫時保全黨籍成功。這讓本屬黨紀可以迅速解決的問題,有可能上升到曠日持久的憲政之爭。王金平如果藏在法院的裁判之後,攜藍綠真假支持者營造的浮躁虛誇的氛圍,繼續對馬英九和國民黨黨中央的權威進行挑戰和羞辱,拒不辭職。這種狀態才是讓馬英九最頭疼,國民黨傷害最大的,也是綠營最想看到的。
這種王金平擴日持久地藏在假處分背後,把持“立法院”,國民黨也僅能徒喚奈何,爭執到其任期結束,馬英九的施政和國民黨的意志能否在立法院實施,是值得懷疑的一個問題;但馬英九既整個國民黨在立法院畏首畏尾,除了要做好保密工作之外,就像晚上聽人家壁角被人潑了髒水,不敢大聲聲張一樣,會在選舉中和民進黨的爭鬥中底氣就不足。而對屬同一陣營的馬英九和王金平來說,各自的支持者和同情者,必須做出自己的選擇,無論如何都是對國民黨團結的傷害。這種混沌狀態,持續的越久,越讓一些國民黨的支持者迷茫。
臺北法院的假處分,已經給了王金平繼續玩下去的優勢,但也是最好的退場時機。王金平無論作為個人,還是一個自認為“國民黨永遠的黨員”,都具有了最好的討價還價的條件。王金平現在如果其不是過於貪戀權利,如果其能夠顧全國民黨的大局,不利用自己的底牌繼續羞辱馬英九和國民黨黨中央,不讓自己成為綠營可資利用的棋子。在最好的狀態時,主動辭職,急流勇退。王金平聲言,主動不在他,其實是在作態。在做人和黨內以及整個社會上,會留下最燦爛的光環。會讓人包容其尚未被發現的錯誤。
王金平在條件最好的時候,主動退卻,是最好的收場,對國民黨和馬英九傷害最小,應該是最大的共識。也應該是關心王金平的國民黨大佬共同努力的方向。國民黨黨主席除非不選馬英九,除非通過彈劾程序能夠讓馬英九失去所有的黨政職務,否則,王金平堅持得越久,對國民黨和馬英九的傷害越大。否則,就是王金平一千個冤枉也要服從大局。即便按照王金平能夠成功保全自己的黨員和立法院院長身份,馬英九公開道歉,但對國民黨和馬英九的傷害會深入骨髓。其時,自稱國民黨永遠的黨員的王金平,就會被看做其並非真正看重的是國民黨黨員的身份,而是國民黨黨員的身份能夠讓其保留立法院長的職位。
上述最壞的結局和最好的收場,還僅僅是從馬英九及其黨中央,沒有主動回擊情勢下來分析的。實際上,還應該考慮到馬英九擁有的資源和清廉堅持的優勢。無論王金平在實際中怎麼佔據上風,都並非冠冕堂皇、理直氣壯資本。很多人批評馬英九處理王金平粗糙甚至違憲,程序有瑕疵。但似乎忽略了,黨紀可以高於法律。法律本應該是政治人物最低的防線和要求。如果王金平違紀不違法,國民黨也自有自己堅持的標準和處理的手段。綠營見獵心喜,對關說案最核心的當事人柯建銘不聞不問,相比之下可見不同黨派對黨員的要求和堅持。
馬英九不應該是一個善於鬥爭的人,如果其是一個善於鬥爭的人,或者有意拿掉與其早有心結的王金平,應當在其民調最高、走順風的時候,而非民調最低的現在;馬英九也不應該是笨得一無是處的人,否則也到不了今天。馬英九看似第一回合失利,但以王金平連為綠營政治人物的司法個案都樂意為其關說,誰知還有沒有關說過其他什麼案件。而且如果馬英九僅僅因為柯建銘無關輕重的一個司法案件就發動倒王,一定是莽撞得不像馬英九。發展下去,王金平如果扯硬功到底,這是否有料慢慢煲,引爆一個王金平,今後主動或被動剝開和王金平相關的政治人物的一些內幕,王金平自會自我掂量,馬英九自會心中有數。
王金平是一個具有高度政治智慧的人物。如果馬英九發動第一波倒王動作,其從菲律賓回來就主動請辭,可能無法獲取作為大佬級政治人物的最佳退出舞臺的身影;而法院假處分暫時保全其黨員身份和立法院長職務之後,如果主動請辭可以獲得其個人和國民黨最好的收場。其時間不應該拖過國民黨對其假處分提告結果出來之後太久。國民黨內部對王金平的同情無法持續太久: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王金平暫時佔據上風后,行動低調,對國民黨中央的決定聲言尊重,不出惡言,“關說案”相對最好的收場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畢殿龍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