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25 03:14:38瀏覽3862|回應12|推薦12 | |
畢殿龍:美國將中俄擠得更緊得不償失 北京和俄國盡管有傳統的友誼,和一脈相承的意識形態。但同時在民間也有不好的記憶。這也是中俄關系盡管不惡,但是北京漸趨實行更加獨立的,沒有考慮更多俄國因素在內的對外政策。曾幾何時,甚至也在很多方面迎合和更為重視美國的聲音,換句話說,中俄兩國盡管有戰略上的相互需要,但因為行事風格和民族性、文化性的等差異,兩國在現在情勢下,本不應該有這麽緊密。 美國在亞洲的針對北京的策略,和對俄羅斯的長期歧視,特別是對日本的縱容和對亞洲的全面赤裸裸地介入。這種包括東西部署更多導彈防禦體系,在亞洲和俄羅斯西、南部扶持代理人的做法,逐步擠壓中俄戰略回旋空間和軍事力量的平衡。這種戰略發展的最直接的後果,讓北京感到不安,讓俄國深深警惕,將中俄在戰略上擠壓得更緊。 這種戰略布局,對俄羅斯來說,彌補了其經濟、軍事上支撐一個超級大國的不足,和北京的結合可以讓其發出足以抗衡美國的聲音。尤其是俄羅斯對美國強力打造的導彈防禦體系,將改變俄羅斯賴以強硬的戰略手段。俄羅斯一直忌憚美國那種只能他們去打別人,別人不能或不容易打得到他的戰略能力。 北京的改變或更多一些。在今後的敘利亞、伊朗、朝鮮等國際問題上,為了迎合俄羅斯戰略,北京也不得不做一些自己已經開始不太想做的事情。這會引起新的戰略對峙和對抗,美國在處理類似的國際事務時,恐怕要遇到更加質感的阻力和挑戰。 美國的政策,讓北京別無選擇,只有暫時撕破先前極力要樹立的溫和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為了打破美國在亞洲的布局,北京必須付出一些自己並不樂意,或者說沒有美國的咄咄逼人,已經沒有必要走回頭路所要付出的戰略代價,來贏得俄國的相互支持。二戰秩序和戰略反導彈體系是中俄軍事戰略的聯系點,數千億美元和能源的保障和帶來的經濟和就業機會,是中俄經濟上的有了更多的聯結。(參看拙作《中美俄三角關係前瞻:中俄更近,俄美更遠》)。 北京並非希望和俄羅斯的合作,能夠獲得真正遏制美日的力量,但至少獲得了無後顧之憂的局勢。一是,近期至少美國和俄國不會沒有預警地達成重大戰略合作決定,二是,北京陸上能源通道暫時獲得暢通和保障。三是,在戰略問題上,美國更難各個擊破。美國在亞洲苦心經營的局部優勢將了無意義。 北京親善俄國,但不會仰賴俄國。北京的綜合國力發展,已經讓北京有足夠的信心,只要美俄沒有深度戰略聯盟,就能獨自應對各種規模和形式的挑戰。有俄羅斯更加緊密的聯盟,北京在國際事務中就更有揮灑自如的能力。這讓本來就捉襟見肘的美國,更加難以達成其圍堵北京的戰略目標。 俄羅斯和北京的聯盟,會在也應該在世界更多的地方,開啟更多的戰略支撐點和經濟增長點。非洲、美洲等中俄聯手也許能夠有更多的作為。其時,美國會發現其對北京在亞洲的布局除了將自己僅僅綁在亞洲,而在其他區域的影響力正在降低或者更多需要北京的合作。 美國很快會發現,一個溫和的、合作的北京,比被迫和俄國同盟的北京,更讓其懷念。中俄盡管在很多方面都有強硬的立場,但是北京的強硬只是要求屬於自己主張的那部分,而俄國的強硬是在力不從心地彌補其超級大國鼎盛時期的理想。中俄的隱性結盟,將會讓雙方各取所需,讓各自的需要有更多的力量和加持。美國必須尋求更多的合作,才能解決一些國際問題,恐怕會遭遇更多的挑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能夠證明這點:韓國首先或自外於美國尋求北京和俄國解決朝鮮半島的無核化問題。要想獲得朝鮮半島問題的解決,美國將會成為被動的主角。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