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23 22:59:05瀏覽719|回應2|推薦1 | |
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17日勉強獲得安理會授權後,20日即急不可耐地對利比亞進行了空中打擊。這種興正義之師,以維護利比亞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冠冕堂皇理由的武裝幹涉,恐將導致利比亞更大的災難。美、法、英等國,在沒有善盡各種手段即開始的這種軍事行動,即便一開始是出於維護人權的好意,但僅僅限於空襲不派地面部隊,也是為德不卒,恐釀更大災難。 首先,對利比亞的軍事打擊,在美國為首的軍事集團,明確沒有派出地面部隊的立場前,會有幾種結局:一是,軍事打擊,讓格達費政權倒臺,扶植親美的政權成功;二是,空中打擊不能讓格達費倒臺,即便其沒有防空和規模性軍事進攻的能力,但內戰仍將繼續;三是,空中打擊讓暫時收斂自己的行為,但並不能夠化解國內的矛盾,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轉變為淩遲性的清洗;四是,格達費死亡或倒臺,但反對派的實力卻無法控制整個局勢,利比亞處於長期無政府狀態。 上述四種情況的出現,都將讓利比亞民眾的災難更加沈重。首先,無論出現那種情況,持續太久的空襲,會讓其國內經濟衰退,並產生大批難民,國內治安形勢急劇惡化。其次,即便出現西方理想的形勢,即反對派戰勝格達費,掌控了政權。同樣生存在利比亞這塊土地上,擁有需要空中打擊才可戰勝的強大的武裝的反對派,民主素養,不見得就是高出利比亞現在當權者更多。這批人一旦上臺,難保不會產生新一輪的清洗。按照美國等國家,幹涉伊拉克、阿富汗、和科索沃的歷史,除了科索沃經過多年的動蕩,有了差強人意的改變外。這種改變和科索沃自身戰略縱深、戰略資源、所處位置,民眾素質等有關,並非武裝幹涉的單純成果。因此,這次多國武裝幹涉利比亞的後果,如果一定要以上述三個國家和地區做類比的化,那麽利比亞很可能是第二個阿富汗。沒有全面提升素質的利比亞反對派,很可能就是這次幹涉成功後形成一個北非版本的塔利班。 最後,如果多國軍事幹涉,僅限於空中打擊,只不過是讓雙方廝殺得更激烈、持續得時間更長久一些而已。另外,將來利比亞政局穩定後,無論誰掌權,戰後重建,以及被摧毀的國防設施,都將讓利比亞比現在更衰弱。所以,無論上述四種情況哪種局面出現,都將讓利比亞民眾的災難更加沈重。這種局面,相信許多國家也有了一定的預見。這也是中國、俄羅斯兩個常任理事國以及印度、德國和巴西三個非常任理事國投了棄權票的原因。 避免上述情況的最可能的方法,一是,就是摧毀格達費的一定的武裝能力後,迅速進行外交斡旋和政治調停。二是,多國必須派出地面部隊,徹底推翻利比亞現政權。這種結局如果不能迅速奏效,就會出現第二個伊拉克。三是,多國部隊進駐和瓜分利比亞,進行分治改造。如果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沒有這樣的決心,武裝打擊只會是半途而廢。利比亞的人民短期內就不會看到燦爛的明天,而且會導致為長期、沈重的災難。 這種結局,對贊同和已經使用武力的多國來說,想必也不會認識不到。所差之者,是因為他們首先認為,武裝打擊利比亞符合自己的價值,更符合本國的利益。即便進行過多番空中打擊後,仍然出現上述四種情況,美、法、英等已經收獲了關懷人權的美名,同時,一個被擊潰和衰弱、有國無防的利比亞他們更加予取予奪,如果萬一能夠輔佐一個親西方集團掌權,會增強他們在利比亞的影響力,會獲取更大的商業和戰略利益。特別作為美國來講,迅速開戰,還有幫助他鐵桿盟友日本轉移福島核泄漏的功效。其他參與國家,也何嘗沒有一定的轉移國內關註焦點,在別國土地實驗武器因素在內?至於能否不計成本、善始善終給利比亞人民一個比現在更幸福的家園。那也只好聽天由命了。 畢殿龍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