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24 07:50:19瀏覽847|回應2|推薦6 |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距連雲港市區2.5公裏,因孔子登山望海而得名的孔望山,裏面的任何一處文化遺存都可以給人很多的聯想和遐思。如,此處有迄今為止中國唯一的漢代圓雕石象;有北齊年間的千年古剎;有唐、宋、元、明各朝代官宦文豪的題刻;特別是東漢摩崖造像的發現,證實了以孔望山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加之那巧奪天工的龍洞,神奇美麗的傳說,此地被譽為“華夏第七十一福地”而蜚聲海內外。該處有兩處石刻更是文人墨客的至愛。“抹字碑”更被當作反應明代“言禁”狀況難得的一件文化遺存。 在諸多的山崖石刻中,有一處是明代林廷玉《看龍洞偶成》的詩刻:“幻化成溟蒙,丹崖一洞空。地靈呼即應,應是訝相逢。”有意思的是詩後面的跋文:“明弘治十二年,余以工科給事中,言□□□□□□事,謫判海州。重九日遊此,閩人林廷玉謹識”。當地的導遊一般都解說成:這首詩是,明代林廷玉在海州做州判的時候,因為不滿自己被貶謫,喝多了酒,醉眼朦朧裏,在石崖上寫了這首詩。酒醒之後,因為當時的文禁十分厲害,跋文裏有犯上字眼,所以就把中間的幾個字抹去了,成了害怕文禁最貼切的實(石)證。 本人以為“幻化成溟蒙”並不代表或者不能解釋成作者喝過酒的醉眼朦朧。被抹去的字跡,也同樣不能夠證明林廷玉就是酒後失言。因為石刻不同於書寫,醉酒之後是刻不上去字的,退一步講,即便是當時有幾分醉意書寫在了石壁上,但要找來人將之刻在石壁上,是需要一段時間的,足以讓其在刻好前清醒、糾正。顯然被抹去的字跡,也許是林廷玉自己發現不妥,也許是有人提醒他不妥,然後才糾正抹去的。林廷玉抹去的字跡是否一定都是犯上的字呢?根據空余的最多七個字的空間推算,即便古人文字凝練,相信這幾個字應該僅僅寫的是自己所涉及到的遭貶謫事件,一如今天的“陳某人涉嫌貪污案”,甚至不會含有對長官的不敬。按照林廷玉的當時仍然是在職官員,以他的修養也不會寫出粗話來的。把事由抹去,何嘗不是對自己隱私的一種保護?把該事由寫出來,對他並不有利,因為他不可能對每個人都解釋,他那在事件中是被冤枉的。另外,事由本身不會含有對長官的不滿,但詩句中反映的落寞孤寂的心情,如果和跋文明確其事由連起來看,會被懷疑成自己對貶謫的怨懟之心。綜合起來分析,正是這樣才會出現,工匠把詩文刻好之後,林廷玉才會發現不妥而選擇性地抹去幾個字。 另外,林廷玉為什麽只抹去幾個字,而不是所有的字?因為抹去的幾個字,具體是什麼內容,今天解讀盡管有點難度,但還是被人查閱當時的歷史文獻解讀到了。而在當時,對於官場人來說,林廷玉被貶,所犯何事更是不會不知。如果林廷玉是害怕長官怪罪,僅僅抹去幾個字是不夠的,效果甚至更差----這可能會讓想害他的人有更多操弄、更不利於他的解讀空間。林廷玉不惜鋌而走險,抹去幾個字,也要留下全詩。這是他對自己“偶成”佳作以及對詩句能夠確切描繪當時的心情的孤芳自賞有關,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抹去的字即便完整解讀也不會被長官過於誤會,所影響的是,他害怕更多人知道自己的隱私而已。所以本人認為,與其說這塊“抹字碑”是作者敏感字眼過濾、害怕文禁之禍,不如說是作者保護個人隱私的自律行為來得更確切一些。 古代遺存對旅遊業以及對文人最有趣的影響的不應該像考古般精確,可以發揮各種有趣的合理的想象,做出見仁見智的解讀。甚至加上一些“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也未嘗不可。只有這樣旅遊文化才更能豐滿生動;文人墨客也才會更多的文思泉湧-----前提是,你得能夠自圓其說。 和林廷玉的抹字詩刻相距數步之遙的,還有明朝嘉靖年間的海州知府王同也有一首六言詩:“龍洞良霄夜照,黃花滿地秋香。此時此會文彥,一觴一詠情長。矗矗山巖曲抱,潺潺朐海東流,明朝分袂城市,琴尊回憶綢繆”。 與林廷玉的詩風截然不同王同的這首詩因為當時春風得意、躊躇滿誌,出任海州知州的輕松心境。同一個龍洞,林廷玉落落寡歡,郁郁不得誌,尋神龍不得,煢煢孑立龍洞旁,以洞空曠為孤寂的容器,以洞的回聲為自己的知己。而王同在龍洞旁,看到落地黃花不為無情,反覺滿地秋香;攜三兩知己,山水之間彈冠相慶。 孔子望山一角的文化遺存就已經給了我們這麼多的遐思聯想,整個連雲港許多厚重而充滿神秘的歷史文化元素,讓我們更會有常來常新,回味雋永、反復玩味解讀的空間。 畢殿龍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