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孔子望山“抹字碑”最新解讀
2009/11/24 07:50:19瀏覽847|回應2|推薦6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距連雲港市區2.5公裏,因孔子登山望海而得名的孔望山,裏面的任何一處文化遺存都可以給人很多的聯想和遐思。如,此處有迄今為止中國唯一的漢代圓雕石象;有北齊年間的千年古剎;有唐、宋、元、明各朝代官宦文豪的題刻;特別是東漢摩崖造像的發現,證實了以孔望山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加之那巧奪天工的龍洞,神奇美麗的傳說,此地被譽為“華夏第七十一福地”而蜚聲海內外。該處有兩處石刻更是文人墨客的至愛。“抹字碑”更被當作反應明代“言禁”狀況難得的一件文化遺存。

  在諸多的山崖石刻中,有一處是明代林廷玉《看龍洞偶成》的詩刻:“幻化成溟蒙,丹崖一洞空。地靈呼即應,應是訝相逢。”有意思的是詩後面的跋文:“明弘治十二年,余以工科給事中,言□□□□□□事,謫判海州。重九日遊此,閩人林廷玉謹識”。當地的導遊一般都解說成:這首詩是,明代林廷玉在海州做州判的時候,因為不滿自己被貶謫,喝多了酒,醉眼朦朧裏,在石崖上寫了這首詩。酒醒之後,因為當時的文禁十分厲害,跋文裏有犯上字眼,所以就把中間的幾個字抹去了,成了害怕文禁最貼切的實(石)證。

本人以為“幻化成溟蒙”並不代表或者不能解釋成作者喝過酒的醉眼朦朧。被抹去的字跡,也同樣不能夠證明林廷玉就是酒後失言。因為石刻不同於書寫,醉酒之後是刻不上去字的,退一步講,即便是當時有幾分醉意書寫在了石壁上,但要找來人將之刻在石壁上,是需要一段時間的,足以讓其在刻好前清醒、糾正。顯然被抹去的字跡,也許是林廷玉自己發現不妥,也許是有人提醒他不妥,然後才糾正抹去的。林廷玉抹去的字跡是否一定都是犯上的字呢?根據空余的最多七個字的空間推算,即便古人文字凝練,相信這幾個字應該僅僅寫的是自己所涉及到的遭貶謫事件,一如今天的“陳某人涉嫌貪污案”,甚至不會含有對長官的不敬。按照林廷玉的當時仍然是在職官員,以他的修養也不會寫出粗話來的。把事由抹去,何嘗不是對自己隱私的一種保護?把該事由寫出來,對他並不有利,因為他不可能對每個人都解釋,他那在事件中是被冤枉的。另外,事由本身不會含有對長官的不滿,但詩句中反映的落寞孤寂的心情,如果和跋文明確其事由連起來看,會被懷疑成自己對貶謫的怨懟之心。綜合起來分析,正是這樣才會出現,工匠把詩文刻好之後,林廷玉才會發現不妥而選擇性地抹去幾個字。

   另外,林廷玉為什麽只抹去幾個字,而不是所有的字?因為抹去的幾個字,具體是什麼內容,今天解讀盡管有點難度,但還是被人查閱當時的歷史文獻解讀到了。而在當時,對於官場人來說,林廷玉被貶,所犯何事更是不會不知。如果林廷玉是害怕長官怪罪,僅僅抹去幾個字是不夠的,效果甚至更差----這可能會讓想害他的人有更多操弄、更不利於他的解讀空間。林廷玉不惜鋌而走險,抹去幾個字,也要留下全詩。這是他對自己“偶成”佳作以及對詩句能夠確切描繪當時的心情的孤芳自賞有關,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抹去的字即便完整解讀也不會被長官過於誤會,所影響的是,他害怕更多人知道自己的隱私而已。所以本人認為,與其說這塊“抹字碑”是作者敏感字眼過濾、害怕文禁之禍,不如說是作者保護個人隱私的自律行為來得更確切一些。

古代遺存對旅遊業以及對文人最有趣的影響的不應該像考古般精確,可以發揮各種有趣的合理的想象,做出見仁見智的解讀。甚至加上一些“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也未嘗不可。只有這樣旅遊文化才更能豐滿生動;文人墨客也才會更多的文思泉湧-----前提是,你得能夠自圓其說。

  和林廷玉的抹字詩刻相距數步之遙的,還有明朝嘉靖年間的海州知府王同也有一首六言詩:“龍洞良霄夜照,黃花滿地秋香。此時此會文彥,一觴一詠情長。矗矗山巖曲抱,潺潺朐海東流,明朝分袂城市,琴尊回憶綢繆”。 與林廷玉的詩風截然不同王同的這首詩因為當時春風得意、躊躇滿誌,出任海州知州的輕松心境。同一個龍洞,林廷玉落落寡歡,郁郁不得誌,尋神龍不得,煢煢孑立龍洞旁,以洞空曠為孤寂的容器,以洞的回聲為自己的知己。而王同在龍洞旁,看到落地黃花不為無情,反覺滿地秋香;攜三兩知己,山水之間彈冠相慶。

孔子望山一角的文化遺存就已經給了我們這麼多的遐思聯想,整個連雲港許多厚重而充滿神秘的歷史文化元素,讓我們更會有常來常新,回味雋永、反復玩味解讀的空間。

畢殿龍

清朝人的---《臭屁赋》
清朝人的------《臭屁行》

民進黨天天萬聖節:不給糖,就搗蛋

阿扁自白:俺渾身上下都是寶!

猴子對道德、信仰產生所做的天大貢獻(推薦)

團團圓圓熊貓館對話錄(並非模仿,如涉版權,純屬無意)

精神病人(思維方式獨特)幽默笑話全集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inluzhiyin&aid=3526202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華昶,和華太師有沒有關係呢?
2009/11/24 20:14
小說裡,
是說唐伯虎得罪了甯王。
不知道這事和甯王有沒有關係。
不過,
也幸好這樣,
不然,唐伯虎就遇不見秋香了。

畢殿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摘自;郁州布衣《林廷玉與“鬻題”案》
2009/11/24 08:21

家住福州衣錦坊之水流灣,北林坊(柏林坊)的林廷玉(1455——1530),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鄉試解元,翌年成進士,歷吏科給事中、工科都給事中,因事貶海州判官,這次被貶是因為戶科給事中華昶揭發會試主考官程敏政“鬻題”給江陰徐經,並牽扯到與其作伴赴試的蘇州才子解元唐寅(唐伯虎)。林廷玉不慎卷入其中,結果大家都倒黴,他被降為海州通判。

明弘治十二年(1499)所發生的會試“鬻題”案,震動朝野,頗受史家關註。主考官程敏政因此案郁悶而終,舉子徐經、唐寅亦因此而終身不得入仕。此案奇詭復雜,眾說紛紜,至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但在現在看來,認為這是一樁冤案的觀點占了主流。其中有一個版本是:徐經(1473-1507),字衡父,又字直夫,自號西塢。受徐氏家風的熏陶,徐經自幼愛讀詩書,好學不倦。徐氏“萬卷樓”中有為數可觀的藏書,其中不乏文學、歷史、天文、地理方面的著作。
良好的條件,助徐經學業大進。明弘治八年(1495),徐經參加鄉試中第四十一名舉人。徐經與吳郡文士多有交往,與唐寅最為莫逆。弘治十二年(1499),徐經與唐寅相約同船赴京會試。徐經、唐寅來到京城,住在旅舍。唐寅是弘治戊午(1498)鄉試解元第一名,才名卓著,徐經又是富家子弟,他倆在京師的行動頗為引人註目。尤其是唐伯虎的性格放浪無羈,無所禁忌,再加頭上有“榜上第一名解元”的耀眼光環,因此,他過於得意了,所以他和徐經來到京城之後,於光天化日之下,陪著徐經走訪前輩,遍交名流,頻頻出入於達官貴人之家,這達官貴人之家,其中就包括了這次的主考官程敏政之家。會試共三場,考試結束,頃刻間流言蜚語四起,盛傳“江陰富人徐經賄金預得試題”。此時,戶科給事中華昶便匆匆上奏,彈劾會試主考程敏政“鬻題”,這樣一來,事情必然會牽扯到到徐經和唐寅。弘治帝於是即刻下令程敏政停止閱卷,派大學士李東陽會同其他試官進行復審。通過審查發現,徐經、唐寅兩人均不在錄取名單之中,鬻題一說,純屬子虛烏有。一個所謂的“鬻題案”本應該到此為止,但言官仍不罷休,欲窮治之。弘治皇帝為了平息輿論,終以徐經進京晉見程敏政時送過見面禮、唐寅曾以一個金幣向程敏政乞文為由而將二人削除仕籍,發充縣衙小吏使用。又以華昶“言事不實”而調南京太仆主薄,程敏政則被勒令辭官。一場科場大案,以各打五十大板結案。

在此期間,“嘗為同考試官”,且自稱“與知內簾事”的工科都給事中林廷玉出來打圓場,要求釋放言官華昶和舉人唐寅、徐經,將敏政罷官。他說,“歷陳程敏政出題閱卷取人有可疑者六”,並說:“臣於敏政非無一日之雅,但朝廷公道所在,既知之,不敢不言。且諫官得風聞言事,昶言雖不當,不為身家計也。今所劾之官晏然如故,而身先就獄;後若有事,誰肯復言?莫若將言官、舉人釋而不問,敏政罷歸田裏。如此處之,似為包荒,但業以舉行,又難中止。若曰朋比回護,顛倒是非,則聖明之世,理所必無也。”但是,給事中尚衡、監察禦使王綏,則“皆請釋昶而逮敏政”。於是程敏政被詔逮下獄,弘治十二年(1499)六月,剛出獄四天的程敏政,即患毒瘡不治而卒。林廷玉一言不慎,競遭貶海州。

探詢這場“鬻題”風波的原因,歷史上有三種說法:一是官場政治鬥爭引起的。《明史•程敏政傳》記載:當時大學士傅瀚想奪取程敏政的官位,因而導演了這出“科場舞弊案”,林廷玉是受傅瀚的指使而做了替死鬼,用現在的話來說,林廷玉是站錯隊了。二是因為有人妒嫉唐伯虎所致,唐伯虎的老鄉都穆聽說唐伯虎考第一,心生妒嫉,故傳言說唐伯虎事先知道了考題。三是富家子弟徐經有仇人,仇人故意報復他。


本部落格文章沒有注明轉帖者,均為原創,轉載本人原創文章時需要注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