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10 22:42:35瀏覽4791|回應0|推薦8 | |
◎ 蘇周連宗祠: 蘇周連宗祠是嘉義市區的新景點,去年回嘉義時經過垂楊路即有看到,但因故沒時間前往。 今年趁某次回嘉義時帶孩子來此處走走,因為鄰近嘉義文化公園,因此蘇周連宗祠雖然主建物佔地不大,但腹地很大,隔壁的公園草地都成為小孩可跑跳的地方。 進入蘇周連宗祠參觀免門票~ 關於蘇周連宗祠的歷史故事和建築特色,資料引自嘉義市文化局,請參照如下: 於西元1896年(清光緒22年)建造的「蘇周連宗祠」,位於嘉義市垂楊路,為閩南式一條龍的歷史建築。是由蘇氏先祖籌款購屋,整修後供為蘇氏家廟,在民國47年改稱「蘇周連宗祠 」,是嘉義市現存最早設立之祠堂。 建築採坐北朝南,屬於「一條龍五開間」懸山屋的形式,屋架為穿鬪式的構架,柱間以橫枋穿過柱子的榫洞,出屋簷則以挑桁承接。 正廳大門施以門神彩繪,兩側門扇的圖案為軟團夔(ㄎㄨㄟˊ)配五福臨門(五隻蝙蝠)木雕,做工精美;屏門上方橫披窗,作為斜紋及迴條紋裝飾。 屋簷下走廊之步口構架,為傳統一通一瓜作法,明間作為疊斗;步口通樑下置圓光(通橢),施以雕花並按金。 瓜筒立於通樑上的短柱,上承楹樑,下方雕成瓜狀;步口廊的屋簷下有精緻的雕花吊筒(垂花),形成視覺的焦點(上述資料引自嘉義市文化局)。 屋架為穿鬪式的構造~ 蘇周連宗祠屬於「一條龍五開間」懸山屋的形式~ 前有小草坪,總佔地不大~ 正廳大門施以門神彩繪~ 蘇周連宗祠外的圍牆施以活潑可愛的彩繪造型,和蘇周連宗祠的歷史感形成反差~ 地 址:嘉義市垂楊路326號(嘉義女中前) 營業時間:周二至周日AM9:00至PM17:00(免門票,但值得注意的是:周一休館)
◎ 民族路共和街口的古早味烤玉米: 小時候家裡附近就有一家老婦人烤玉米的小攤位,當時烤一支玉米只要二十幾元,很道地的傳統口味。讀大學離家後返嘉義時,已不見這攤烤玉米的小路邊攤,聽我爸說已經搬到嘉義公園的一角,我還去買了幾次,後來有陣子沒去買,再去的時候已不見那位老婦人的烤玉米攤位。 後來至九華山地藏庵廟口前的烤玉米攤位買兩、三次覺得普普,後來就「謝謝再聯絡」。 台北北海岸有間著名的烤玉米叫「知味鄉」,烤玉米的滋味我們主觀覺得屬於「可接受」的程度,但因為停車方便,再者北海岸離居所較遠,每次來都不自覺的會想買烤玉米來吃吃。 聽老闆說平常生意普普,但假日午後的人潮會多很多,因此來此排隊和等待是吃這裡烤玉米的「必要之惡」。 烤玉米的好吃、不好吃差很多,以前去吃園遊會這種攤位烤的玉米,味道都沒有到味,不太OK。 今年過年回嘉義時,我們從民族路至文化路夜市的路上(民族路和成仁街的街口,近文化公園)看到很多人在一攤烤玉米前等待,每次回嘉義都吃文化路夜市的小吃,很久沒吃嘉義的烤玉米,因此我們停車想嚐看看「這麼多人排隊等待」的烤玉米,到底有什麼吸引力? 「一小時半後,再過來拿」,烤玉米的收錢老闆告訴我們(主要烤玉米的,是一個年紀更大的阿婆級婦人)。 很誇張,因等的還真久,我們當時先帶小孩回家洗完澡,才又出門拿「成品」。 也好險我們是在地人可以先回家休息,不知道觀光客等一兩個小時如何消磨? 來客要自選白玉米(都不是烤過的玉米),因此要從玉米堆裡找沒烤過的玉米秤斤論兩計費。 一支玉米大概40至60元上下(看重量、大小分)~ 主要的「烤手」是一位阿嬤級的阿婆~ 當天出門只帶消費型小相機,拍夜晚人物景時成相質感略模糊~ 清明節連續假期我們回嘉義又買了幾支烤玉米回家吃,佑彥媽覺得好吃,我覺得還可以,我媽覺得不太OK,因為這間烤的玉米上面有一層很厚的醬料,有點類似麻醬麵那種醬料(或玉米醬)的黏稠感,因此算夠味,但和最傳統的烤玉米口感還是有些不一樣。 我個人覺得比較好吃的烤玉米,是基隆廟口夜市奠濟宮前的烤玉米,口感和調味料比較傳統,也許是習慣這樣傳統烤玉米的口味,吃一次就印象深刻,很有古早味的家鄉味道。 總之烤玉米不是近年創新的美食,是很傳統、很庶民的古早美味,烤者需要技巧與經驗,不是烤熟就好,醬料的調配也很重要。 每個地方的烤玉米口味各有推薦者,去基隆廟口夜市奠濟宮前的烤玉米攤位、北海岸「知味鄉」的路邊鐵皮屋、嘉義民族路成仁街口的烤玉米都各有其特色,有機會去這些地方都可品嚐烤玉米香,找回自己最原始的記憶味道。
P.S. 「蘇周連宗祠」位於「嘉義文化公園」隔壁,也鄰近「嘉義文化路夜市」;而「民族路成仁街口的古早味烤玉米」和「蘇周連宗祠」相距不遠,騎機車大概一分鐘,走路大概五至十分鐘(請見下面地圖),有機會來嘉義可一次吃、玩到飽。
◎ 鄰近景點,有興趣請參考: 【嘉義新景點】嘉義市文化公園(含嘉義文化路夜市鄰近景點介紹)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