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親子天下】跟摯愛說再見
2012/09/14 10:03:56瀏覽1857|回應0|推薦29

這期親子天下雜誌的主題是「生涯探索時代,讓孩子學會選擇」。當中有不少好文佳作,不過我對這期雜誌的「爺爺的旅程」特別有感觸,從文章讀到兩個點,也自我提醒。

關中,一個執掌全國最高考試機關的政壇老將,曾是國民黨最重要的選情操盤手,在政界、軍界人脈深厚,「喊水水會結凍」的人,大家都稱他「關老爺」。

一年多前,他的女兒關雲娣發生悲劇,事後考試院同仁常在院長室聽到哭泣的聲音。

關中無論在政壇有「北關中」的稱號,但再怎麼呼風喚雨的人,碰到女兒撒嬌,他同樣是一個沒輒的老爸。

關中常說,女兒關雲娣是他「生生世世」的情人,在關中眼裡,女兒幾乎是最漂亮的小公主,善解人意幾乎無處不完美。

我憶想去年在電視新聞上,看到關中去中國把女兒骨灰接回台灣,在桃園機場老淚縱橫的畫面,從一位小公主到捧一個骨灰壇,強人也無法忍住泛淚雙眶,也無法掩飾和女兒互動時,記憶美好記憶下的瞬間崩毀。

關中懊悔生前無法時時刻刻陪伴女兒,因此喪女後每日寫一封信給女兒,信中寫道:

「雲兒,今天是爸爸失去你之後的第一個爸爸節,沒有了你,這個節日對我已經無意義」。

真正讓關中恢復「正向情緒」的是小孫女Amber。

現在關中的信,有越來越多篇報告Amber的狀況,有回他寫道:「我終於想到快樂的方法了,就是給Amber買東西」,因此關中不時從大賣場、玩具店搬來一箱一箱的東西,被笑是「辦總務的」。

很多事情不是表象可以解釋,阿公阿嬤對孫子的愛有時候被夾在中間的我們指正,要阿公阿嬤不要寵孩子,就像關中一樣。

我只是想提醒,外人不要老用負面形容次去看待「寵」這個字眼,也請不要剝奪阿公阿嬤用他們的方式愛孩子。

教孩子不是阿公阿嬤的義務和責任,寵孩子是他們的互動方式,教育孩子的責任在我們身上。

別老把孩子的不受教行為怪罪在阿公阿嬤太寵,如果看不慣自己父母和自己孩子的互動方式,作父母的我們可以找到時機和孩子溝通,說明我們的界線,而不是剝奪阿公阿嬤含飴弄孫的權力。

 

我爸離開後,父親節都以岳父為主。今年我們至桃園的原燒用餐,開車時我回頭看到岳母帶一個大袋子,看起來有重量的袋子。問她帶什麼這麼重?

「我想說很多孫子,因此剛剛去菜市場買了好幾『排』養樂多要給孫子喝」,岳母說。

確實,我們當天有八個年紀和佑佑、彥彥相當的孩子。

「喔,原燒就可以喝免費飲料了,現在帶這些做什麼?就算不帶下車養樂多也會壞掉,吼......」,佑彥媽說。

我告訴佑彥媽:「帶了就帶了,換個心情想,這不是『多一個工』的事情,你想成這是阿嬤對孫子表達愛的方式就好了嘛」。

就像關中一樣,他對小孫女的愛在外人看來是非常「無理智」的行為,但在他們能力許可的範圍下,我們做父母的,可否轉個心念看待這事情。

 

關雲娣的去世後留下的寶貝孫女Amber,讓關中在一年多後變了,他把他對女兒的愛都投射在Amber身上,努力的為她而活。

沒有孩子的人不懂,為什麼要為孩子而活?

大概是這週三吧,上班路上聽唐湘龍的廣播,請到的是陽明大學藥理所教授潘懷宗討論醫學新知,當天討論的是「延長壽命」的主題。

寫這篇,如何延長壽命不是重點。

節目結束前,唐問潘:如果你要延長壽命,你要延長幾歲?

或許有人說要懂得對自己好、不要因為孩子而綁住自己美好的人生,因為這當中牽涉到自主性、被支配的意念,自由人應當若是。

潘說,他現在的生命都是為母親、家人而活,至少要家人孩子長大後,生活無虞,他認為生命這樣就夠了。

我懂,我真的懂。

那是一種歸屬感和責任感融合的感覺。

 

這篇的主題不是寫名人喪子思念後的情緒反轉,而是從文章擷取我認為可以分享的兩個點,我知道這事沒有標準答案的兩個點,但我們可自己澄清與反省:

「老一輩『寵孫子』有他們的道理」、「想想『我為誰而活』的心理對話」

育兒方式如果被「育兒當若是」的標準化後,更多的阿公阿嬤寵孩子的行為必定受到排斥;「我為誰而活」如果涉於大愛或小愛之爭,沒有誠實的看待這個問題,那都是放逐在一個虛假的生命軌道命題上。

如果你不懂,結婚生子後,你會懂。

如果還不懂,你會有體悟。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63237485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alekd&aid=6853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