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2/13 22:58:22瀏覽1698|回應0|推薦13 | |
續讀馬克斯‧布特的《隱形軍隊:游擊戰的歷史》,講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中東傳奇─「阿拉伯的勞倫斯」,他以身體力行的戰場經驗,綜合了許多游擊戰的基本教訓,堪為一方大師。
書中提到:1920年英國的《陸軍季刊》,刊登了勞倫斯撰寫的文章《革命的演變》(The Evolution of a Revolt),他在文中試圖用自己的經歷來闡述與「非正規作戰」相關的問題。而勞倫斯的朋友,軍事戰略學家李德哈特,以他的文章為基礎,編纂了「遊擊戰爭科學」這一條目,並收錄進 1929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 在這篇文章中,勞倫斯提出了許多至今仍被人們廣泛引用的名言,像「印刷機是現代軍事指揮官手中最強有力的武器」、「非正規戰爭遠不是簡單的白刃拼殺」、「起義者可以2%的積極分子作為骨幹力量,其他98%則是被動的同情者」等等。 他的結論也對傳統軍事觀念提出了直接挑戰:「(所謂游擊戰) 歸根結底是自由機動、安全 (也就是 避免成為敵人的目標)、時機、主義 (將每個被壓迫者轉化為同情者的理念)。戰爭勝負……數學因素才是最終的決定性因素,在這些面前完美的謀略和高昂的鬥志都徒勞無功。」 他還說:應該盡一切可能去了解敵人和盟友的行動。「我曾經不下百次冒險深入敵後去了解對方 (指土耳其人)。 」 看了勞倫斯的論點,不得不說:自古善用兵者,無論中西,思想都若合符節。如果將以上勞倫斯的話逐條分析,可以輕易找到《孫子》與之呼應的篇章段落: 自由機動 – 《虛實篇》:「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軍爭篇》:「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 安全 – 避免成為敵人的目標。《軍形篇》:「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時機 – 孫子思想的精華「勢」。貫穿《孫子》全書,但講得最好的是《兵勢篇》的「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鷙鳥之擊,至于毀折者,節也。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張弩,節如機發。」「故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任勢。」 主義 – 《九地篇》談到一支緊密團結的部隊,這種軍隊,「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有著主義或是信仰的部隊,「士卒坐者涕沾襟,偃臥者涕交頤,投之無所往,則諸劌之勇也。」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也讚揚有主義有信仰的軍隊:「如果有這樣一支軍隊:在屍橫遍野的戰火中保持凝聚力,不會被虛幻的恐懼嚇倒,能夠強有力地抵抗現實的恐懼;會為取得的勝利感到自豪,即使在失敗中也能服從命令,不會喪失對上級的尊敬和信賴;這種軍隊的體能就像運動員的肌肉,在艱難困苦中得到過錘煉;他們把艱難困苦視為走向勝利的必要手段,而不是前進道路上的厄運;這樣的軍隊有極強的榮譽感,恪守職責、不忘美德—這就是 一支充滿尚武精神的部隊。」 戰爭勝負vs數學因素。《孫子》主張清楚衡量敵我態勢,「勝兵先勝」,以強擊弱。強力大軍,可以「拙速」尋求穩當的勝利。《軍形篇》說:「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 最後,至於資訊的重要,勞倫斯「曾經不下百次冒險深入敵後去了解對方」;《孫子》的《謀攻篇》也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