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4/05 19:08:26瀏覽1713|回應4|推薦18 | |
媒體報導:有志願人員前赴花蓮現場,為台鐵事故的受難者修復遺體,深受感動。
想到一篇曾經讀過,登載在《中國國家地理》2005年第八期上,章東磐先生的好文章─《三峽石牌─忠勇的大拐彎》。文中提到在兵馬倥傯的1943年石牌要塞戰地,人們仍然盡可能地以最尊敬的態度對待受難或犧牲者的遺體。他們以虔敬的態度,將浴血奮戰後殉國將士們的遺體在「浴血池」裡洗淨後埋葬。容我摘錄部分章先生的錦繡文章段落如下: 小村石牌在當年一戰成名。在這場被成為「中國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之前,日本陸軍所向之處,雖然也遇到過頑強的抵抗,但大都以中國軍隊的最後退卻為結局。可是,就在石牌,中國軍隊 (第11師,師長胡璉) 在數量超出自己的日本王牌陸軍面前,像釘死在石頭上一樣,一步也沒有後退。 想一想六十多年前的那個場面,每一個男人都會熱血沸騰,那個年代的中國,有多少家庭的父老妻兒孤苦無依的盼望著,盼望著真有一堵牆,能擋住那些在自己的土地上像洪水一樣肆虐的血色的日本軍旗。三峽既有銅牆鐵壁,胡璉們又用血肉之軀挽起了這道城牆,這道牆遮擋著尚未被戰火摧殘的半壁江山。 血戰果然在第二天清晨展開,竟日廝殺的兇險與殘酷,遠非親歷者之外的人可以講述。 戰區總司令陳誠上將曾給胡璉打過電話,詢問:「守住要塞有無把握?」或者是因時間緊迫,胡璉只回了一句:「成功雖無把握,成仁確有決心。」 據曾經參戰的老兵回憶,在石牌陣地,曾有三個小時聽不到槍響,「那時候當然不是在睡午覺,那仗打到不能打槍了。 日本人一群一群的衝上來,中國人迎頭撲上去,攪在一起,用刺刀拼。」 我曾聽說,日軍拼刺很厲害。他們在戰鬥相持階段決勝的法寶,就是用冷兵器一決輸贏。面對那樣的敵人,除非你決心必死,否則斷無取勝的機會。 而今天的這群中國軍人恰是決心必死的。他們拜過天了,他們發了誓,除非死,絕不讓日本人打過去。我相信,那三個小時的拼刺,是日本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遭遇的最大規模的白刃戰。我不知道在上萬把刺刀的鐵血相搏中,雙方誰死人更多,但戰爭的結果是:日本人輸了,中國軍隊頑強的守住了石牌。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胡璉,英名從此流傳在三峽沿岸,就像關羽和張飛。 船東家的後山上,就有一座當年抗敵將士的墓園。 ............ (小學就建在公墓上) 孩子,難道老師從來沒告訴過你們,那被剖開的墓地裡埋的是什麼人嗎? 一萬五千多士兵就陣亡在這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土地上,其中還有剛剛十六七歲的少年。那時候,中國農民家的孩子營養普遍不好,十六七歲的小兵,大多還沒有上了刺刀的步槍高。他們就端著比自己還長的槍上陣拚命。 如果他們活著,都已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他們也會在自家的橘園裡啜着小口的香茶,悠閒的看著兒孫,溫暖的頤養天年。 可他們為了別的中國人能有這一切,死掉了。 過去墓地闊大的石台,變成了整個校園的地基。石台階梯正前方幾十米外的雜草中,有一座乾涸的水池,丈餘見方,用巨石和水泥壘砌而成,池壁上,刻著「浴血池」三個字。這是戰死的將士們在被埋葬之前,最後一次沐浴更衣的地方。那時的三峽尚沒有電,為了讓逝者乾乾淨淨的走,生者們用肩膀把江水挑到山頂上,在這池子裡為他們拭去遍身的血跡和泥土,為他們換上雖然破舊、但已洗凈的軍衣。 ............ 我看到了那塊蒙羞的石碑,它仰面朝天的躺在石階腳下,無奈的仰望長天,裸露著胸膛上的碑文。每天都有無數的孩子在它身上跳躍嬉鬧,幾乎磨平了那用血肉刻寫下的碑文。碑上積滿了塵埃,我們取出隨身攜帶的飲水,一個字一個字的洗净了它: 「溯自七七事變,抗戰均與本師,馳驅南北,喋血疆場。 ...... 緬懷忠良...... 於石牌西側,四方山之陽...... 築公墓於其上...... 從此忠骸有寄,九原歡騰......」 讀著碑文,誰都不再出聲。未死者將戰友的忠骨埋在了他們用血守衛住了的土地上,他們深信從此「忠骸有寄」了,可結果呢? 小船離開石牌,向峽口駛回去,天漸漸的暗下來,兩岸的峭壁伸到雲裡,看不到頂。一隻焦黑如墨的蒼鷹在陰霧中盤旋於我們頭頂,久久的不肯離去。鷹的翅膀就那麼張著,動也不動,好像定在天上。我們的船走出很遠,那鷹依然在我們頭頂上,它在送我們。 那一刻我知道了,無論墓地在還是不在,那上萬忠勇的靈魂都永遠不會離開。 我們都抬起頭,注視著那隻鷹。鷹優雅的滑翔在冰冷的天際,沉默而高貴。(引文終)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