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06 10:12:39瀏覽679|回應0|推薦18 | |
(許多家長會隨堂觀察孩子的上課進度) 每個家長與開課單位都會苦惱同一個問題:「到底家長能不能進教室裡陪孩子上課呢?」 無論讓孩子學舞蹈還是功夫,無非都期盼他們能專注練習並從中成長。 大多數的教室都建議家長不要進入教室,除了避免小朋友在學習過程中因家長分心之外,也避免家長影響上課的品質。 有些家長曾特地跑來詢問培根老師:「到底該不該跟著孩子進教室呢?」 培根老師(任培豪)在此單純分享經驗談。 (幼兒課程一開始,建議家長進教室,可以讓孩子安心且能即時掌控孩子的動態。) 在培根老師的教學經驗中,家長進教室在旁觀察孩子所產生的效果是很兩極的。 正向的效果是,家長能協助老師掌控孩子的情況,適度安撫孩子的情緒。 尤其是起初較難融入新環境或較內向的小朋友,非常需要家長在教室裡,好讓他們面對陌生的老師與同學時能有所依靠。 這種需求在學齡前的班級最容易出現,但要讓這樣的教學模式效益發揮得好,家長與老師需要相當大的默契。 因此,只要是幼幼班或是幼稚園的課程,第一堂課都會讓家長進來旁觀,除了讓孩子對陌生環境減少恐懼感以外,同時也讓家長更加清楚:「培根老師的幼兒武術課程在教導些什麼。」 透過教學觀摩,讓彼此更加認識,與家長產生教學上的默契,如此一來的確可以達到雙贏的效果。 (家長隨班上課的負面效果,可能會造成孩子分心與過度依賴。) 反向的情況則是,家長在孩子練習過程中過度關心,不斷在旁督促自己的小朋友錯手或是該怎麼做。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與同儕進度相仿,不過小朋友難免會有適應不良的時候,這時就必須沉住氣等待。 家長過度投入要求與提醒,不但會破壞老師原本期待的課程進度,甚至也造成孩子的學習壓力。 培根老師以前遇過一些家長,看到自家的孩子做不好或是調皮,竟直接在課堂上就「教訓」起小朋友。 這不僅失去了讓孩子在外接受教育的目的,還嚴重干擾了其他小朋友的受教權益。 同時,若讓孩子養成家長總在旁邊的習慣,會讓小朋友總是漫不經心,認為不想做、不會做,跑去家長那撒嬌就可以隨時終止學習了。 家長倘若這時候捨不得,就會造就小朋友更加依賴與無法自立成長,失去了學習功夫鍛鍊堅強與勇敢的價值。 (等孩子熟悉環境後,建議家長離開教室,好提昇孩子獨自面對、處理事務的能力) 其實,家長應該先了解到:「進教室的目的在哪?」 既然小孩子已經逐漸熟悉環境,並開始投入課程訓練之後,培根老師就會希望家長離開教室,只要在外面觀察孩子就好。 我們帶孩子來學功夫,不僅強身健體、鍛鍊品性,最根本的不就是希望他成長與茁壯嗎? 讓孩子知道,家長不會因為他練不好而責罰他,或是要他放棄,也不會因為他在課堂上做錯事被老師責罵後,只要哭泣就可以獲得家長的解圍與安慰。 當孩子清楚了解,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自己負責的那一刻起,恭喜您,您家的小朋友已經變成小大人了! 培根老師認為,家長待在教室內外都是對的,但都要依照孩子的現況做適當的調整,所以家長與老師應該保持良好的溝通,了解孩子現階段的需求。 不僅是學功夫,所有的教學都應該針對小朋友的年齡、心智狀況,規劃最適當的教學方式,這才是現在教學法的根本之道。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