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8/19 12:14:29瀏覽35|回應0|推薦0 | |
我從小就喜歡閱讀。雖然沒有學者型的父母身教式的陪著看書,但他們鼓勵我和弟妹學習,專心讀書,也連帶地給了我和弟妹重視閱讀的基本觀念。爸媽在閱讀上給我們很大的自由,只要我們一卷在手,他們很少過問,也儘量不找我們做其他的事。至於手上的書內容如何?他們給予信任。像言情小說或漫畫這樣的書,我自己小時候極少看,所以也不記得爸媽干涉過我任何看書的時間。 大學聯考以前,閱讀還是以教科書為主,但總有一些作家的文風特別讓我心怡,比如散文作家朱自清,琦君,林良。詩人如徐志摩,余光中,席慕容,鄭愁予等。我有空就自己到書局或圖書館找他們的文集來看。記得屏東市的家附近有一家文具書店,叫建國書局吧?一樓的兩面牆陳列了不少書,週末有空我也會到那裡去。那個時代定期舉辦的地區性書展更是讓人興奮的活動。爸爸總會找時間帶我們去,待好幾個小時才回家。我父親也是愛書者,小時候對他手捧著書閱讀的印象很深刻,這大概也是對我的一種潛移默化。然而,除了上課用及圖書館借的書,爸媽似乎很少讓我們花錢買書。大概是經濟上的原因吧?我對書也沒有非買不可的慾望,翻翻看看,蜻蜓點水地找自己喜歡的作品,卻也可能是我沒能奠定結實文學基礎的原因了。
上了大學,離家到台中的東海大學讀外文系。在當時學外語,特別是英文,是比較優越的,找工作上也更實用。然而,我總是心怡中文,大肚山上優美隱蔽的校園更提供了讓我舒展想像和詩意的天地。我愛上的作家和作品,愈是偏文藝,自然地就隨著興致選讀了幾門中文系的科目。還記得上過一位資深教授的古詩詞課。他身著長袍在講台前踱步吟唱詩經,與在外文課裡聽英美教師討論比較西方各家作品的風格大相逕庭。我喜歡唐詩,宋詞,雖然朗朗上口的詩句有限,緬懷的情境卻也跟著我飄洋過海,在美多處遷移間總要攜帶朗誦。雖然西方文學多少也是影響我的,但自己當時心理上偏中避西,沒花足夠功夫和時間在外文系的學科裡,自知收穫不豐,是很可惜的事。然而,蔣勳正于東海任美術系主任,不知道為什麼錯過了去聽他的課的機會,倒是有幸上了他聘請的兼課畫家劉其偉先生的美術史。找到一篇蔣勳寫關於劉其偉的文章,稱他為“自然之子”,非常得體。文章裡頭描述“劉老”的穿著言行,非常真切。在一個特別的午後,坐在建築系的階梯講廳內聽這位大師講課,陽光從玻璃窗外的枝葉間灑進室內,落在劉老講課的臉龐和他正播放的攝影記錄片上,其人如其作的感動猶存至今。我對美的感覺和追求也許是在那樣的際遇中被影響昇華的,回顧時仍觸動心頭! 大二時成了基督徒,即開始花時間研讀聖經,信仰成了生活,一直到如今。屬靈的書籍於是成為我閱讀的內容之一,當時受杏林子(劉俠)的文章激勵頗深。另一位我喜愛的作家是三毛,她的作品激發當代年輕人冒險和追夢的想像。在一場她的演說中親睹其風采,讓我對她的故事,文章和歌詞更有體會。同時代的人物,劉俠的生命跟三毛如此不同,但兩位女士的作品均極為牽動人心。
入社會以後還看書,似乎選擇更廣些,大概是跟年齡,工作和時代背景有關,愛讀報章的作家文章,評論,勵志文選,也看起了小說。“杜拉拉的升職記”是一部大開眼界的書,主要是它把現代職場生活這麼真實地描寫出來,對於不太看小說的我,是開廣閱讀領域的一個媒介。
出國以後能接觸中文讀物的機會很少,忙學業,工作,孩子,也成了我找不出時間在閱讀上進修的藉口。因為教學的關係,外語教學方面的書籍取代了很多過去的興趣,然而,心中的飢渴卻能明顯感受。因此,每次暑假回台,總要到誠品快快瀏覽櫃上的書,許多美國的暢銷書都有了翻譯本,但我還是選擇台灣作家撰寫的文集,以及哲史,建築,文化類的書籍帶回去。對我來說,這是必做的事,因為是供給自己在國外名副其實的“精神食糧”啊!
今年難得在台灣有較長的假期,讀“萬本書”是其中一項目標。目前居住的大樓閱覽室,裡頭高大的牆上書籍玲琅滿目,雖然都不是時髦的新書,讓我垂延的好書還真不少!目前入選在我的清單上的有:
8/19/2024 看完“閱讀是一輩子的事”一書,覺得不妨也來寫一下自己的讀書經驗。書寫是回顧來時路,不禁唏噓!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