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漢溪漱玉
2016/12/11 08:43:00瀏覽3696|回應4|推薦61

幾塊白色的石灰岩座落在花蓮秀姑巒溪口,宛如白玉,稱為「秀姑巒漱玉」。大漢溪樹林柑園大橋上游不遠處,在後村堰廢址附近幾尊落在溪水中的巨石,有些大如小山,主要是砂岩,灰灰黃黃,顏色隨雨水天候而異,在晴天裡,水面倒映著藍天,這幾塊巨石對比之下,幾分像灰白色的玉石,我名之為「大漢溪漱玉」。

在我稱為「迷你五彩灘」河岸流連時,對岸大漢溪右岸幾座巨石,模樣各異,不知道是否緊貼在岸邊,還是落在溪水中央。後來登上右岸後村堰廢址時,才清楚發現,這幾座巨石都是落在溪水裡,只是靠右岸稍微近些。

尋找後村堰廢壩

西圳街二段42巷鐵皮工廠的末端,馬路被鐵網門封住,其實沒有封死,右側可繞過,往前走不遠處可以看到小型航空跑道,怪不得假日時大漢溪兩岸常聽到隆隆的模型飛機聲,這一帶長著許多王爺葵、南美蟛蜞菊、象草,還有幾株開花的木芙蓉。

循著路邊的小徑,很快就看到被鐵絲網封起來的後村堰廢址。站在斷壩的末端,附近景色一覽無遺。

連續四篇記述的迷你五彩灘僅是對岸幾百公尺的河岸地形。

大漢溪左岸景色

那座大漢溪裡最大的石頭山,面對右岸的一面竟相當平整,連同白雲全倒影在碧藍的水面上。這座石頭山向左岸的面貌複雜多了,中間還藏著煤炭似的黑色岩石,見「四探迷你五彩灘-完結篇」。

大漢溪左岸下游些便是日前報導的「大漢溪中島」,從石頭山、石壁到和跟溪水平行的小「山脈」和一大片薄而長的砂岩。

壩頂風光

站在右岸壩頂多回了,當無風天的早晨,晴天白雲全倒影到水面上。斷壩下方上游不遠處和下游約一百多公尺處有人垂釣。

後村堰水壩從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起橫跨大漢溪左右兩岸,只有河道中央這一段被洪水衝垮,其他段尚存。從對岸被衝垮的水壩斷面觀察,工程似乎不怎麼牢靠,這一段河床土石鬆軟,怪不得容易沖毀。

右岸殘霸的斜面上,有人噴漆,寫著「NOISE IS FREE」幾個白色大字,每個字都懂,就是不明白合起來何意。

壩頂朝上游遠眺,最醒目的莫如不遠處溪中近處的一尊巨石,似是鑲嵌在藍色鏡面上的寶石。

右岸小濕地

從來壩頂上游側的小徑旁越過草叢,來到河岸頂上,再沿著岸頂往上游走,此處雜草叢生,有些小灌木點綴其間。草叢上看不出路徑,走遠了,發現有幾處似是人為走出來的小徑,或者是越野車黏過荒地的痕跡,因為少人經過,幾不可認。

岸頂有兩三處水塘,是很自然的濕地,水面有寬有窄,隨著降雨而異,長著各式水生植物,這季節,香蒲開花了,像一根根蠟燭。

這裡人跡罕至,水塘的植物很天然,想必會吸引冬天的水鳥棲息,怪不得釣客問我是否來看野鴨。有一回,驚著一隻小白鷺從水塘飛走。

最大的水塘

第二處水塘和水生植物

水塘邊上的香蒲

連續好幾個星期,在水塘邊上擱著一輛四輪傳動的越野車,怪不得附近草叢和爛泥處有著車軌的痕跡,也只有越野車才可能從最上層的模型機跑道旁的平路攀落到下層大漢溪水岸之顛。一回遇著此間的住民,他說常開車到這裡種植農作物。

濕地旁的越野車

雜草叢似有車碾過的痕跡

越野車可能透過上下層的空隙處才來到岸邊


右岸水之湄

雖然沒有真正的小徑,沿著河岸頂,小心地還是可以走到這幾尊巨石的上游處。只有中途一處,岸頂塌了一小段,露出鵝卵石,不太陡峭,可以往下攀爬,過了鵝卵石區便是這一帶常見灰黑,泥巴不像泥巴,岩石不像岩石的鬆軟層,中間還有一處水流,水流帶著紅褐色,顯然這裡大漢溪兩岸地層中含有豐富的鐵質。

下坡途中,可見河面上巨石之間,尚有一串小石頭,似珍珠般串連著。

很快就降落到水邊,貼近處欣賞上下游的巨石,和串連的石頭「珍珠」。幾塊比較大的石頭靠著鵝卵石水岸,其中一塊凹陷處,似真的藏著一顆混圓的「大珍珠」。

最特別的是這一串溪水中珍珠石串最上游的一顆,剛露出水面,上面還擱著木頭架子,似是人為安放,但是附近又不見小舟竹筏,也有可能是上游沖刷下來,好巧就擱在這一塊石頭上。

對岸樹林焚化爐的大煙囪倒影在水面上,對岸的「迷你五彩灘」清晰可見,難得天氣潔淨。


下游巨石面面觀

從壩頂看上游第一尊巨石,型態精緻,這時候到了水邊,抵達這一尊巨石最近處,好像變了模樣,壩頂看像寶石,近處看像是一頭巨獸,如大象。

站在溪中「珍珠」石頭往下游看這巨石,有如大象的臀部。

走到側面看,似是一頭大象伏在水中戲水,這時候天空的白雲,和「大象」似鏡面一樣全清晰地倒影在水面上。

而對面的最大溪中石頭山,剛好像另外一頭巨象相迎。

上游巨石山

從岸頂缺口往下走途中,可以觀察到周遭的岩層,溪中最長的一塊巨石就在跟前,下游遠看似圓洞的凹陷處清晰可見。這一塊巨石碩長,中央處稍微凹陷,可以分為上中下三端不同的體態,從上游看,極似一隻大狗趴在水面上。

這尊巨石的上游處

這尊巨石的中游,中央似有凹洞

這尊巨石的下游處,較平整,末端凹陷,遠看似巨洞

再從岸頂往上游走,最遠處的一尊巨石比較小些,上游尖小,下游鈍寬看起來最白淨。後來水位低些再到大漢溪左岸看這一塊巨石,上游端活似一隻大水牛伏在水面,口眼分明。

上游離這牛頭巨石不遠,岸頂變舒緩,可以攀落到水邊。

下游釣者

我不是第一個報導「大漢溪漱玉」,網路上可以找到兩三篇文章,其一是從文物的觀點報導後村堰,另外兩篇就是溪釣客對於釣場的報導,讓我尋得路徑,可惜這幾位作者都不怎麼重視影像效果。每次到大漢溪右岸廢壩,都可以看到好幾位釣客在附近垂釣,在左岸看甜根子草和「溪中島」時,遙遙跟這幾位釣客打招呼。

從右岸斷壩鐵圍網前右側有明顯的小徑,穿過草叢和灌木叢,往下走,很快就到岸頂。這裡和對岸一樣,有一大塊人字形的水泥塊擱在草叢裡,裡面似有人們避雨等活動痕跡。這裡岸邊像刀削出的斷崖,危險。

沿著岸頂旁往下游走,不遠處便抵達一處近水的平台地,通常會有兩三個釣客分散地垂釣著,有時候還架起陽傘,色彩鮮明。

一日,沒看幾分鐘上游端釣客吊起一條「總統魚」,沒多久,中間的一位吊起一條「阿嬤魚」,總統魚我是知道的,那是曲腰魚,老蔣總統愛吃而得名,「阿嬤魚」經查網站,說明是:圓吻鯝,有著苦花的嘴型,虱目魚的身體。和釣客攀談幾回後,經告知這裡魚種豐富,主要是上游石門水庫和鳶山堰放流而下。

這幾位釣客所處的釣點比較寬敞,再沿著水邊走,可以走到下游不遠處的另外一處釣點。

結語

後村堰自1978年落成,2004年沖毀,不知道當年是否設計或建造問題,才活過短短的26年,原設計是為了附近農田灌溉,兼水上活動場地。可惜在網路上沒看到當年風光的影像,只有水利局一兩張照片可以依稀看到當年廣闊的水面。

想當年,本文所記述的「大漢溪漱玉」全都低於水壩,應該全部埋在水底,水壩毀了才得見天日。斷壩在2013年曾經想要拆除,同時也有民意代表和居民鼓吹重建水壩。

我不願意看到水壩重建,一來附近農田面積愈來愈少,大樓工廠林立,灌溉的需求不大。在鬆軟的地質上蓋水壩可能需要更強的結構,更大的資金。如今大漢溪左岸淺灘處已經建設了很多活動場地,如模型車場、運動公園等,重蓋水壩後這些場地都得泡湯了。

當然,我不願意看到美如漱玉的大漢溪石山被埋在水底!


播放本文全部照片

請參考

大漢溪中島

四探迷你五彩灘—完結篇

後村堰
臺灣一座已廢棄的攔河堰,原址位於新北市樹林區及鶯歌區(時為臺北縣樹林鎮和鶯歌鎮)交界,座落於大漢溪中游,鳶山堰下游約6公里,也就是樹林垃圾焚化廠前方、柑園大橋上游約1.5公里處。興建於1978年,原本由台灣自來水公司第12區管理處管理,主要功能為攔蓄其上游石門水庫及鳶山堰之放流水,提供後村圳新海灌區灌溉用水,包括樹林三多、坡內及新莊等地區農田灌溉之用。在2004年艾利颱風侵襲時遭到沖毀,並未修復而廢棄,曾計畫於2013年拆除。但是到目前為止尚未拆除。(摘錄自維基百科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onghc70&aid=84740140

 回應文章

王國良(阿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2/14 22:13
  我以前搭火車經過該地,都會特地看看後村堰,對於壩內滿滿的溪水仍有印象。如果以前也有人像老師您詳細地加以記錄,如今就不會發生在網路上沒看到當年風光的影像之遺憾。
wonghc(wonghc70) 於 2016-12-16 19:57 回覆:
八九年前起,我開始記錄外雙溪流域,很感慨環境變化快速,而沒有人做記錄,我覺醒已經太晚了,應該從基隆河截彎取直時就開始,例如基隆河廢河道之前我還看過,現在網路上只有一張照片,可惜。我做的洲美(外雙溪舊的出水口地區)的記錄比對現在開發為北投士林科學園區,前後對照就頗有意思。

愛唱 黑面琵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2/12 09:40

好有研究精神 佩服

wonghc(wonghc70) 於 2016-12-14 11:06 回覆:
幸運地連續兩週的週末或週日都晴天,天候不佳,景色就差多了。謝謝!

lilli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2/11 22:49
下次回花蓮,一定找個好天氣去認識一下。謝謝!
wonghc(wonghc70) 於 2016-12-14 11:06 回覆:
我喜歡花東,可惜工作的羈絆,機會不多,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