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7/10 17:55:38瀏覽2274|回應4|推薦52 | |
今天七月十日」,星期五,昨晚就知道要放颱風假,上午風雨不大,沒停電,剛好用來整理一下外雙溪颱風過後的景象。颱風過後,風雨不大時,我常背著照相機出門,腳架背包等就省了。 兩年前7月13日早上,蘇力颱風已經離開台北,外雙溪風停,雨停,天也亮了,出門。凌晨,蘇力在宜蘭縣頭城鎮登陸,颱風結構遭地形破壞,強度略為減弱。上午8時,颱風從新竹市香山區出海,結構重整,再度出現颱風眼,並向西北方向移動。上午8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颱風當天,台北市停班停課。 根據報導,蘇力颱風造成1死31傷。台北一些地方不少大樹被強風吹斷,造成道路阻塞,壓壞停泊在公路邊的汽車。我先到外雙溪基隆河出水口處洲美地區高架橋下,沿途沒看到路倒的行道樹,士林中正路兩旁的榕樹過去常倒,那天沒看到。從高架橋上往四周看,但見焚化爐煙囪頂著層層烏雲,橋下四周路樹和洲美的植栽有點亂,但是很少折斷,更不要說路倒了。 沿著至善路往外雙溪上游走,先在菁礐溪和內雙溪會合處停留,站在這裡的內雙溪二橋上,可以看到兩條溪會合成外雙溪,再往下走。這裡兩溪會合處水邊多戶人家,從畫面的水漬可以看到洪水曾經到達臨溪陽台的高度。外雙溪過去颱風暴雨,常會疏散一些危險區域的住民,這裡可能是風險比較高的地方。 再往上走到碧溪橋,這裡是連接內雙溪至內湖碧山岩產業道路的起點。水流滾滾衝過石板面,流入外雙溪流域中最大的自然潭水,照我的經驗,那天的颱風洪水也不大。 再上走到楓林橋,這是連接風櫃嘴萬里的產業道路起點,也是單車登山的聖地。橋下的流水,以颱風後的第一個上午來看,也不算大。我特別留意的是沿途的行道樹不像報導一樣,沒看到吹折的,更沒有看到路倒的。 不過,再沿著至善路往上走,景象就很悽慘了。至善路拓寬後,從第一段雙溪公園起,路的中央分隔島種了楓香樹,現在已經畢挺高壯。從釣蝦場路段起,至聖人瀑布止,至善路的路邊全都種植了楓香樹。楓香樹四時的顏色不同,春天青翠,夏天濃綠,秋冬枯黃落葉。 那天我上下算算看,百多株楓香中,估計倒了一成,沿途也只有這裡上游處楓香路倒了,可能此處風勢比較大,不過當我審視過路倒的情況,可能也有著人為的因素。沿途靠溪邊的人行道上,分隔不遠處就挖了樹穴,用紅磚圍起來,種上楓香。楓香是很好的行道樹,樹根深,樹幹挺,不易倒。不過觀察路倒的樹穴,樹根處纏著塑膠袋、塑膠帶和其他雜物,顯然當初在種植時,連移樹苗時的保護物都沒有清除,隨便栽下,教楓香幼樹怎樣根植,怎樣茁壯。有些樹穴的楓香雖然沒有倒,但是樹穴的保護土七零八落,有些還露出綑綁著根部的塑膠繩。 外雙溪流域故宮和東吳這一帶原來是平坦的農耕谷地,往上就是腹地窄小而陡峭的丘陵地,住民還是很勤勞,種植了綠竹筍、西洋菜和其他農作物,所以每逢風雨,外雙溪的溪水會立時暴漲混濁。溪水兩旁河岸,偶有沖倒的,如東吳操場和校門處變曾經崩塌過,以前操場邊的邊坡是用鵝卵石砌成的,人們還可以拾著階梯到流水裡。中影文化城前的望星橋對面的別墅群,原來是紅磚農舍,別墅背山異常陡峭,這群別墅前後棟都曾經有過坍方,前面的擋水牆也曾經被洪水沖塌過。 東吳外雙溪校區背後的文間山,地質比較穩定,不過在2001年納莉颱風肆虐台北時,土石流沖入到宿舍區,校園的樓梯都成了瀑布,活動中心地下一樓(望星廣場)都成了「室內游泳池」,可惜水質黃濁,還飄著油污! 三十多年來,我看過外雙溪水最暴漲的不是在颱風後,而是在幾個小時的夏日雷陣雨之後,溪水快淹到臨溪路的人行道了。還好的是外雙溪溪流短,溪水暴起暴落,不多久就會下降,隔一兩天,溪水就會澄清。 請參考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