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死於巨富與財主進天國
2010/09/15 20:07:33瀏覽419|回應0|推薦38

死於巨富與財主進天國

唐太宗

心存感恩,把財富當作水,如果有一杯水當然自己一個人喝

,如有一條河就應與大家分享。如有一碗飯,只夠自己吃;

但如果有一鍋飯,何不與眾人分享,或幫助有需要的人呢?

 

根據媒體報導,被稱為「中國首善」的陳光標,語重心長地道出:「死於巨富是可恥的」,一時之間引起各方討論。陳光標說出這句批評有錢人的話,倒不是因為他是窮人,因為忌妒富人,而有此窮酸的論調。

 

反而是,陳光標本人也是一個富人,而且行善不遺餘力,每年把公司利潤一半以上捐出做慈善,至今捐款已超出十億人民幣。所以,陳光標之言也算是深刻自省的良心話,雖然不能代表富人發言,但對於眾多腰纏萬貫、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的富人而言,誠屬難能可貴的暮鼓晨鐘!

 

陳光標說,財富如水,如果有一杯水可以一個人喝,有一條河就應與大家分享。顯然陳光標內心存有分享的觀念,即是財富雖然是自己勞力打拼、費盡千辛萬苦經營事業或善於投資理財,經由經年累月所一點一滴累積而成,但也不是靠自己可獨力完成,而是要有好的或安定的社會環境、經濟制度及社會大眾的支持乃有以致之,所以財富不應該據為己有,而應「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死於巨富是可恥的」,這句話對許多有錢人可謂是「難以承受之輕」,尤其要叫有錢的巨富在死前捐出自己的財產或金錢,真是談何容易!最近世界兩位前後任首富比爾‧蓋茲和巴菲特聯手針對全世界的億萬富豪,發起「捐贈誓言」,呼籲各國富豪至少捐出半數財產,用於社會公益慈善事業。許多富豪聞言,不是不以為然,就是避之唯恐不及。

 

中國大陸的多位富豪,則紛紛冷淡以對,甚至嗤之以鼻。有人認為比爾‧蓋茲和巴菲特兩人「想法太天真,教有錢人捐錢做慈善,太難為人了!」「中國人的金錢觀與社會觀和美國人相差太遠了,而且有錢人多是沒有社會責任的暴發戶,只想把錢留給子孫!」

 

可見要有錢人捐錢做善事,真是很難,除非要教他們的觀念改變,像陳光標一樣,把財富當作水,如果有一杯水當然自己一個人喝,如有一條河就應與大家分享。如有一碗飯,只夠自己吃;但如果有一鍋飯,何不與眾人分享呢?或是幫助有需要的人。

 

「死於巨富」有如財主不容易進天國。聖經上耶穌說:「 駱駝穿過鍼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這句話對有錢的富豪真是一大警訊,也是當頭棒喝,提醒有錢人,錢財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必把錢財帶進棺木,或是自私的留給子孫,讓自己進不了天國?

 

「死於巨富是可恥的」,這句話或許對富豪巨富真是很難接受,也很難感同身受。但有錢人真的「死於巨富」,表示他是吝嗇、小氣及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這種人實在不足可取;有一天,這些小氣的富豪巨富像守財奴一樣,企圖帶著億萬錢財下到陰間,不但可恥!也很可憐!

 

因為他的錢一毛也帶不走,結果只是留下一身罵名;就算把錢財留給子孫,往往是「愛之適足以害之」,是害了子孫、禍延子孫,可不慎乎?

 

比爾‧蓋茲和巴菲特對全世界億萬富豪的呼籲,對一般中產階級的上班族而言,也是一項提醒,別忘了存感恩的心,把收入的一部分(例如十分之一)捐出,幫助有需要的人,不但是盡社會責任,也是一個「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的很好的理財行為。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