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克服人性弱點的人獲利最多
2009/08/08 05:10:11瀏覽766|回應0|推薦21

克服人性弱點的人獲利最多

 唐太宗

投資理財也是一個心理戰,聰明的投資人會克服

人性的弱點。在面對市場下跌、大環境不好時,

冷靜以對,處變不驚,不但不停止投資,而且逢

低加碼買進,一旦景氣回升,即是獲利最多的人。

投資理財考驗人性心理,大環境愈是詭譎多變,甚至處於驚濤駭浪的危險處境時,愈要「處變不驚」,冷靜沈著,堅持到底。能夠堅持到底,克服人性的弱點的人,往往是獲利最多的人。

20089月發生全球金融大海嘯後,整個投資理財市場所遭受空前的震盪和衝擊,就是一個最真實而具體的實驗,當時投資人在心理上所面臨的煎熬與不安,也是前所未有的;但事後檢視,果然驗證前述理論確實所言不虛。

德盛安聯在金融海嘯過後約十個月,委託104市調中心,特別針對12432545歲,從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手中仍一直持有定期定額基金投資的上班族,進行一項大規模的線上問卷調查。

結果發現:「不停扣、且加碼」的基金投資者,賺錢的比率高達50%;至於維持每月扣款的投資人獲利比率達30.1%;而「停扣」有獲利者僅20.1%。可見當市場下跌時,「不停扣、且加碼」的績效遠比按兵不動或是停扣的投資人優異,是加速獲利的最佳投資方式。 

  由上可知,投資理財也是一個心理戰,投資人要克服人性的弱點。因為在市場下跌、大環境不好時,股票投資人一般人一定趕快出脫手中持股避難,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人,不是立刻停利或停損的贖回,就是按兵不動,繼續扣款,或是停止扣款。但聰明的投資人,則冷靜以對,不慌不忙,處變不驚,不但不停止扣款,而且要逢低加碼買進,一旦景氣回升,即開始獲利。

  德盛安聯投信表示,統計學上有所謂的「肥尾效應」(Fat tail),也就是稀有事件造成的極端行情,並不如一般想像地那麼稀有;過去,股票報酬率分配會依常態分配,但觀察2008年至20096月這段金融海嘯後時間,股市發生超漲超跌的機率變高,單日漲跌幅超過3%的機率,遠較1998年至2007年金融海嘯發生前這段期間提高10倍以上,換句話說,投資人在股市投資上也面臨了肥尾現象。 

  德盛安聯投信業務行銷長段嘉薇表示,沒有人可以精準預測極端行情發生的時點,多數投資人更難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例如將時間回推至20089月,市場在雷曼兄弟宣布破產之後開始大幅震盪,從當時至年底才短短三個月期間,國內定期定額筆數即減少22%;之後,雖然市場開始強勁上揚,國內定期定額筆數仍沒有太大的變化,直到20096月,國內定期定額筆數才開始回升,但股市及多數基金已經漲了一波。

    換言之,當時許多定期定額基金投資人手中的基金,平均虧損達─30%~50%,如果選擇持續定期定額扣款,到20096月,不但已經回本,而且平均上漲了30%;如果當時逢低加碼買進的話,當然獲利更多。

眾所皆知,投資股票或基金要「逢低買進,逢高出脫」,才能確保獲利;但一般人總是一再落入「追高殺低」的陷阱中,難怪無法獲利。這也就是投資人總在指數上漲時積極跟進,但指數迅速回檔時又非理性出場的現象,可見多數投資人很難克服人性的弱點,而一再重蹈覆轍。段嘉薇認為,能夠分散進場時點,分攤平均成本的定期定額,是投資人因應肥尾效應,不因市場變化而擾亂步伐的方式。 

(本文著作權屬唐太宗wisepr@hotmail.com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轉貼,謝謝!)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sepr&aid=3205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