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10 04:11:41瀏覽5985|回應1|推薦2 | |
1.必求靜於諸動,故雖動而常靜。不釋動以求靜,故雖靜而不離動。 →體現動靜一如觀,動即是靜,靜即是動。故法無動轉,並不是否定、捨去物之動,靜即在動中,或不離動之靜。 2. 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動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靜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 →昔物自在昔,今物自在今,物沒有變遷。故云:「於今未嘗有。以明物不來。於向未嘗無。故知物不去。」 3. 覆尋聖言。微隱難測。若動而靜。似去而留。可以神會。難以事求。是以言去不必去。閑人之常想。稱住不必住。釋人之所謂往耳。……言常而不住。稱去而不遷。不遷故雖往而常靜。不住故雖靜而常往。 →此段化解人之執著。 4.是以人之所謂住。我則言其去。人之所謂去。我則言其住。然則去住雖殊。其致一也。……功業不可朽。故雖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遷。不遷故則湛然明矣。 →遷中悟不遷,或于無常悟真常,則面對時時變遷之世界,亦可大貞定而靜,「性各住於一世」,於遷流中悟到空、如之境,超越遷與不遷的絕對之境,故能「功流萬性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彌固」。 二、〈不真空論〉大致分為三點論證: 1. 至人通神心於無窮。窮所不能滯。極耳目於視聽。聲色所不能制者。豈不以其即萬物之自虛。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 →萬物自虛,法由因緣生,故是虛,即空,並不是敗壞法才有空。故至人不以物累神明。 2. 誠以即物順通。故物莫之逆。即偽即真。故性莫之易。性莫之易故雖無而有。物莫之逆故雖有而無。 →不離因緣法而體會空理,故能明當體是空。 3. 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豈待緣而後有哉。譬彼真無。無自常無。豈待緣而後無也。若有不自有。待緣而後有者。故知有非真有。 →法由因緣生,雖有而非真有,然由因緣生,亦並非真無。此是以「不真」來界定「空」,故筆者以為,此論或可曰是「不真」(故)「空」論。意同如龍樹菩薩《中觀‧觀四諦品》所言:「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是為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三、〈般若無知論〉則首先論證其義,其下設九個問答反覆說明,其義則為: 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聖人虛其心而實其照。終日知而未嘗知也。……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神無慮故能獨王於世表智。無知故能玄照於事外。……所以俯仰順化。應接無窮。無幽不察。而無照功。斯則無知之所知。聖神之所會也。 →「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即已說明本論之義,般若智乃證空,而能去掉一切分別與執相;對於有分別有執相之知,僧肇在此論後文名之曰「惑取之知」。然聖人「無知之知」是證空、證如,化去一切執著的般若智慧,能知一切,卻又知一切本是空性,故是無知而無不知。此義既明,其下之論述亦能明曉。 圖一:哈利聽到「我們今天來讀僧肇喔」的反應。 圖二:哈利迷之心聲:哩龔蝦? 圖三:哈利迷之心聲:遇到肖ㄟ。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