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2/09 16:54:20瀏覽784|回應0|推薦4 | |
※利用七天假日時間,撇開駐點的新北地檢署,與社工家訪、校訪,到少觀所、少年關懷協會,觀護人室,專訪五人,再撰稿修訂三天出手,期間還遭少年晃點,總算大功告成;這是我想寫的真實故事,改過向善、人性光明面的希望故事,平時所寫的社會新聞過於黑暗,黑暗只會引人入黑暗。
3年讀3萬本書 感化少年找藍天 【聯合報╱記者袁志豪/新北報導】2014.02.09 05:26 am 「各位,好好想想,不要像我一樣,被關六、七年才看到另片天空。」阿勇跟著中華民國更生少年關懷協會人員到少觀所、感化院分享遭遇,總是以這句話當結尾,並建議大家別抱怨命運。 阿勇的母親是酒店小姐,有同母異父的哥哥、姊姊及妹妹;他與妹妹從小跟母親生活,但母親酗酒、吸毒,心情不好就打他們出氣。阿勇的生父犯下槍砲、組織犯罪等罪入獄,他七歲時父親出獄,和他們兄妹及母親一起生活。 「有爸爸的時光是人生最快樂的日子,父親不但會煮飯、給零用錢、做家事,母親也不再酗酒、打人。」阿勇說,十一歲時父親因病過世,母親又回復原狀,他讀國二時離家自力更生。 他到夜市擺攤討生活,每月給母親一萬五千元,但母親欠下八十萬賭債向他求助,當時十五歲的他就夥友持槍強盜賭場、檳榔攤,幫母親還債。 二○○六年阿勇被捕,判刑八年送入高雄明陽中學感化院;他痛恨母親沒給他健全家庭,每天打架,進出禁閉室。直到三年後收到掛號信得知母親過世,突感到生命一片空白。 與人間惟一有連結的線斷掉了,阿勇睡都睡不著;迷失放空了半年,後來學跳舞、氣功、吉他產生興趣;阿勇聽老師建議,三年間看完圖書館三萬多本書,從關禁閉常客變成全校考試第一名。 阿勇「出獄」後每次跟團到輔育院、少觀所表演時,一定會分享自己的故事,他會詢問大家十年後想要過什麼樣生活?是否還要被送進監獄,與妻兒分離,無法看家人…。 【2014/02/09 聯合報】
迷途少年,他們的故事 吸毒泡酒店 拍片記錄荒唐歲月 【聯合報╱記者袁志豪/新北報導】2014.02.09 04:22 am 剛滿十八歲的阿勝說,他傷害外婆後,外婆特別向警察、法官說「我原諒外孫」,祖母過世前也一再問他近況,父親也替他還清十三萬元債務,告訴他「過去就算了,別再惹事…」想到這一切,他總是在社工面前痛哭。 「如果能回到過去,我就不會在國中時期離家出走。」阿勝為了改變自己,在少觀所不斷寫筆記,想著奶奶、外婆、父母如果在眼前,他要說什麼、怎麼改進;三個月後,觀護人便向法官建議讓他出所。目前他從事倉儲工作,等待判刑。 「我的故事,希望讓還在做壞事的人回到正確的路。」某大學新聞系學生把阿勝的故事拍成紀錄片,紀錄他飆車、打架、吸毒、泡酒店的年少荒唐歲月,希望給正在或即將迷途的青少年一個警惕。 【2014/02/09 聯合報】
迷途少年,他們的故事 討債狠角色 驚覺父母衰老痛哭 【聯合報╱記者袁志豪/新北報導】2014.02.09 04:22 am 阿豪父母前往探視,母親不斷哭泣,父親對他說:「在這邊好好待著,不要再鬧事了,我們會幫你處理官司。」他驚覺兩老怎麼變得這麼憔悴、衰老,突然體會父母為了他飽受折磨。 阿豪在少觀所床鋪上回首過去常在暗夜痛哭,他決心改過。去年六月在社工幫助下進入眼鏡行擔任銷售員,還勇敢追求國中時心儀女同學,目前已考上高中就讀。 十九歲的阿豪說,當年在討債集團時自認驍勇善戰,持刀槍將欠債人押回公司讓大哥打斷手腳,四個月分紅三百萬元,全拿去唱歌、打撞球、上酒店、分給小弟;販賣K他命不到二個月就賺了廿多萬,但「我已經浪費五年時光,沒有太多五年可以浪費,要好好把握時間,珍惜現在的工作與女友。」 【2014/02/09 聯合報】
社工:他們不壞 只是一時迷失 【聯合報╱記者袁志豪/新北報導】2014.02.09 05:26 am 她從小聽媽媽說:「這些孩子很單純、講義氣,只是一時走錯路。」她擔任社工後觀察發現這些常被人視為「不良少年」的孩子,其實本性不壞,僅是迷失方向;有些人只是幫朋友出頭,有些是被欺負過了頭而反擊,有些從小被家暴,有些來自破碎的家庭,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故事。 陳彥君輔導的少年,多半能重新面對新人生,但也有停止輔導沒多久又犯案進少觀所的個案。她說,回到社會初期三到六個月很重要,三個月後若還沒有找到人生新方向,可能就會重蹈覆轍。 「社工折損率很高,常因失望、疲憊、失去信心而離開。」常到街頭、廟口、籃球場尋找蹺課青少年的陳彥君說,這份工作需要熱情,只要相信孩子會變好,就能一直堅持下去。 新北地方法院觀護人室輔導兩千多名少年,占全台總輔導人數六分之一;觀護人室主任張大光指出,接受輔導的少年犯以竊盜占最大宗,其次是毒品、妨害性自主與傷害;這些孩子有一半來自單親家庭,經過幫助有八成能變好,二成則不易悔改。他們輔導過年紀最小的是偷腳踏車的八歲孩子。 通常觀護人要觀察受輔導少年六個月到一年,如果少年們只是假裝變好,根本沒去上學、上班或逃家,就會向法院建議撤銷保護管束,送進感化院;他們也必須製作調查報告供少年法庭法官參考,讓少年得到適當懲罰。 【2014/02/09 聯合報】
圖一:台北少年觀護所的少年,逢年過節時無法返家,少觀所安排表演派對活動,讓他們也能感受到過節氣氛。 圖二: 感化少年阿勝在社工陳彥君(左)積極輔導約談下,徹底悔悟。 圖三:在少觀所的少年,逢年過節時均無法返家,只能寫下想對父母說的話。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