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長照最大課題:不怕老人化,只怕人老化
2016/08/28 12:25:47瀏覽104|回應0|推薦0
長照最大課題:不怕老人化,只怕人老化
2016-08-26 02:42 聯合報 黎建南/自由作家(高雄市)

台灣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65歲以上人口約473萬人。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家都知台灣進入老人化社會,但什麼是老人化社會?會有多嚴重,卻少有人清楚。

我聽一位日本專家說:「千萬老人團塊世代產生的問題,不只是千萬個個別老人問題,是包括千萬個老人個別問題外,更多更嚴重,人類從未經歷的社會問題。」

面對問題最怕是對問題無知,因無知而人民不在意、政府不注意,不是拖延就是敷衍。我們必須對老人化相關名詞,代表的嚴重性先搞清楚。

「老化指數」是六十五歲以上老人與十五歲以下小孩的百分比,所以老化指數一百是老人與小孩數目相同,台灣今年可能破百,即老人開始超過小孩,然後快速增加,速度之快是史無前例。日本前年老化指數破兩百,出現嫌老、厭老跡象。若不加強防範,當破三百時,會有仇老、恨老現象出現。

進入六十五歲為「前期高齡」,進入七十五歲為「後期高齡」,真正高齡化社會是人口團塊進入後期高齡時代,日本去年進入後期高齡時代,台灣是十年後進入。所以老人化帶來的社會負擔,今年起會讓財政壓力一年比一年沉重,若不趕快謀策因應,十年後會讓財政壓力喘不過氣的窒息。

政府推長照政策,僅就財源規劃,已有難落實之疑慮;長照除開拓財源,更重要的是減少需要長照人口。必須協助前期高齡者不在後期高齡時,成為長照者。

王永慶九十歲還跑三千米,周聯華九五高齡開車走完人生旅程。兩人均無須長照,所以不怕老人化,只怕人老化,老化才需要長照;避免老化,幫助老人生理的活動力和心理的價值感都是良方。

芬蘭為老人設計了合宜運動,幫老人骨正、氣順、血活、脈通,這是生理防範老化。奧地利讓有工藝專業老人,教小學生工藝,重建老人心理上價值感。台灣老人只是去上課,沒有去教課,不易產生價值感,他國方式可借鏡。

任何公共建設都與人口數量需求有關,人口平衡發展時「人力代代更替,建設代代更新」,但「多老少子」社會,則呈現人老,建設也老,「人力難以為繼,建設難以維修」的衰退現象。

「界限村落」是日本對高齡化比率超過五成村落的稱呼,這類村落因老人負擔拖垮財政,年輕人少使組織機能衰退,公共建設老朽難修,民生必需品商店因無利可圖而關門,老人處於困境與絕境的界限。

有人效法古代送貨郎開車到界限村落,加收一成費用,頗受歡迎;但他坦言:「不知道還能維持多久?因老人會凋零,經營的點愈來愈少,線愈來愈長,面愈來愈寬,成本愈來愈高。」台灣出現「界限村落」是遲早事,能否儘快未雨綢繆?

更憂心的,是「久病床前無孝子」的反應,日本宗教學家島田裕巳,出版「只好捨棄父母」一書,認為需要長照的父母,造成子女難以承受的負擔,全家皆毀,是否還要維持儒家孝道?從而主張棄養父母。社會震驚痛批作者「非人」。但後來出現神奈川障礙機構屠殺事件,社會出現一些修正版的「棄養論」及「消失照護」迷思。

有人說大自然定律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豈能為老殘者付出太多而影響人類競爭力;有人說日本哲學是「一殺多生」,豈能為一生而多毀,有人說不應傷害被照護者,但也不應犧牲其他人去照護他們,讓他們「自然終結」是否更合乎人道,也維護了他們的尊嚴。

這是老化指數兩百,人口團塊剛進入七十五歲的日本社會現象,台灣二○二五年老化指數將破兩百,四○年將達三百六十,那將是怎樣的社會?所以,朝野政黨應儘快同心協力,針對老人化社會,詳細參考各國經驗,從長計議,講究立法,別讓老人社會的下場是人間慘劇。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xing&aid=72198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