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1/02 21:48:55瀏覽3033|回應0|推薦45 | |
雁鴨在破殼出生的那段時間內,出現在牠面前的生物就會被視為牠的母親,並對其產生極為強烈的親近感和連帶感,這種現象稱為「銘印現象」。 人類也有「銘印現象」,孩子的行為發展是連續的,但是在連續的歷程中仍有階段現象,在某一階段發展快速,某一階段發展緩慢,這種發展歷程中所出現的階段現象,就是所謂的「關鍵期」;在某個年齡階段,對某種行為的發展特別重要,在這一段特殊時期,其身心成熟的程度最適宜學習某一種行為或能力;錯過了這一段關鍵期,學習該種行為或能力的效果將事倍功半。兒童情緒發展最重要的關鍵期是在十至十二歲,包含如何與人、大自然或其他生命應對,這時期所承受的情緒感受也會「銘印」下來,成為一輩子的記憶。 學習有些屬於顯性,有些則是隱性,例如:知識的學習、背英文單字……等都算是顯性的學習;而隱性的學習就像騎腳踏車、游泳、彈吉他…...等,一旦你學會,就算好幾年沒有接觸,仍不會忘記技能。「情緒發展」便是標準的隱性學習,我們必須在生活中養成它,必須靠親身體驗,在真實的互動情境下一點一滴形成的,不是靠課堂中背誦習得。而這也就是隱性學習與顯性學習的不同,顯性的認知記憶是會忘掉的,而隱性學習則會內化成個性與習慣。 我們常說「態度決定一切、個性決定命運」,而不是考試成績就能決定一生的幸福與快樂。可惜我發現有許多父母都太著急了,包括帶孩子進入大自然時都太急著想讓孩子「學點什麼東西」,因此不斷地灌輸各種動、植物或昆蟲的名稱,當作生物課一般來記筆記,這種「功利」,反而會讓孩子失去了興趣與主動探索的學習動力。就像有些在家庭、校園暴力下長大的孩子,他們長大後多半也有暴力傾向,而且會不斷重蹈覆轍,從小被打的,長大會打人,就像被電腦程式設定了一樣。 一開始的經驗通常是銘印的,若最初的經驗是快樂的,則銘印就會是積極的;反之,則銘印就會是消極的,連帶產生失望與不舒服的感受。我常會細心敏銳觀察班上的每一個孩子,在孩子感受力最強的時刻,給他們正面且善意的情緒感受,這種感動的力量乍看似乎細微不起眼,卻也可能是孩子改變的契機呢!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