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3/15 03:30:38瀏覽2555|回應1|推薦12 | |
最近這首詩歌「有時偶是青天」不斷地迴盪在腦海裡,這是一首非常富有生命經歷的詩歌,隨著歲月和經歷的往前推移,觸動人心的感動愈久、愈深、愈濃烈。 作者為倪柝聲(英語:Watchman Nee,1903年11月4日-1972年6月1日)是一位著名的中國基督教新教領袖,也是少數在西方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華人基督徒之一。當時倪柝聲反對跟隨基督教傳統,反對宗派,反對一切不準確、不合乎聖經的教訓和實行,引起當時基督教極大風波,是當代相當爭議性的人物,後來甚至他所恢復、建立的地方教會也離棄、隔離他,最後,將近20年期間是在中國監獄中度過餘生。 我不認識倪柝聲,但讀過倪所著許多屬靈書及他所寫許多詩歌,即使別人如何誣告、控訴他,我仍是不能相信他被掛上的罪名。然而,相信倪會回答"我比他們說得還要壞。"面對身敗名裂、文革、迫害、失去自由,倪卻無畏無懼,如同主耶穌像被宰羔羊般沉默、順服地接受十字架的苦難羞辱。若他不是瘋子、傻子,那麼,他真是"遇見神",任誰都無法動搖他的信仰! 一位主大用的僕人,神竟將他監禁幽暗密室,將近20年,為何? 答案-或許就在這首蘊釀了20年的生命詩歌裡,這首詩歌正是他一生的寫照阿! ~~~~~~~~~~~~~~~~~~~~~~~~~~~~~~~~~~~~~~~~~~~~~~~~~~~~~~~ 【作者簡介】 倪柝聲,原名倪述祖,英文初名 Henry Nee,他被主興起執行主的使命之後,取了新的英文名字儆夫(Watchman),以及新的中文名字倪柝聲,意即:更夫打更的聲音。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更夫,被興起在黑夜裡敲響警告的柝聲。 倪柝聲弟兄于一九零三年生於中國廣東省的汕頭,但他原籍福建福州,他也在福州長大並受教育,早年的服事也是在福州。他是一位非常聰明而又有才華的人,十七歲時,聽見余慈度小姐所傳的福音,聖靈厲害的遇見他,使他看見主釘十架的異象而蒙恩得救。蒙恩之後,他把整個心都放在主身上。有一段時間,他前往上海,盼望從余慈度小姐得到一些幫助和帶領。回到福州之後,遇見一位英國姊妹——和受恩教士(MargaretBarber)。倪弟兄曾回憶說,他一生當中沒有遇見一個人像和教士那樣純淨又有極深的屬靈生命。倪弟兄長期受和受恩教士的帶領和幫助,對以後能成為偉大的詩人有不可分的關係。因為和教士本人就是詩人,她所寫的詩歌很多。倪弟兄與和教士在一起時,他很羡慕和教士寫詩的才華,及其詩歌的深刻。於是他在主面前為這件事禱告,然後把中國的唐詩背了一千多首。並且用功學習寫詩方面的技巧。當他以為能寫詩的時候,就一口氣寫了三十多首詩歌,自己讀起來非常得意。第二天跑去見和教士,拿給她看;和教士拒絕閱讀他所寫的詩歌,只說:“最好你拿回去,免得有一天你想起來會很不好意思。”著者親自述說到這段往事。他說:“現在每次想起這件事,真是不好意思。”過了一段年日,主就開始領他進入比較深入的屬靈經歷,也給他感動和才能來寫詩。
【詩歌背景】 1942年上海教會起了一場關於弟兄們聯合起來反對倪弟兄,將倪弟兄革除出教會的大風波。他不說一句話為自己表白,也不採取任何行動,來平息當時的局面或減少他所受的苦楚。再一次,他學習十字架的功課,憑著那活在他裡面的基督過釘十字架的生活。因著那一次的風波,他被迫停止他的職事六年之久。在那受苦的六年中,他沒有作什麼。他既未試圖恢復他的職事,也沒有試圖開始別的工作。他完全靜默,在神主宰的手下,學習十字架的功課。在那長期的試煉之中,他把自己完全限制於基督的死裡,經歷基督作他的生命。經過那六年漫長的黑夜,黎明破曉時,主在1948年藉著上海的一次復興,恢復了他的職事。 倪柝聲弟兄一生的事蹟很多,所寫的詩歌也不少。這首詩歌是他晚期作品中的最後一首詩歌,但最能說出並代表倪柝聲弟兄一生的事蹟,為他的一生描出了一個縮影。倪弟兄將這首詩歌收編在他1952年親自編輯出版的《增訂暫編本詩歌》第1019首,由於當時的政治時局非常緊迫,倪弟兄甚至還沒有能夠為詩歌配上曲譜,就已經被秘密拘捕入獄。這樣一首代表倪弟兄生命縮影的好詩並沒有能夠編列在多數的教會後來廣泛採用《詩歌》本中。
【詩歌欣賞】 「有時偶是晴天,經常是有黑雲。」換句話說,晴天是偶然有的,黑雲卻是經常有的。接下來是,「我曾偶然午夜歌唱甘甜,經常不發音韻。」你相不相信倪弟兄有時候唱不出詩,經常不發音韻?請你注意,基督徒總會有一個時候無法唱詩,但你總不能告訴神說,你今天什麼詩歌都沒有。一個基督徒,有軟弱的時候,也有健康的時候;但是一個基督徒最怕的,不是他健康或者軟弱,乃是他沒有了感覺,沒有了知覺。我經常沒有辦法唱詩,但是我裡面還是願意唱詩,我還是個有感覺的人。基督徒的難處,就怕有一天你對屬靈的事完全失去了口味。哦,這是我們可能面臨的情況。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記得,無論在什麼情況裡,都有某一種詩歌可以幫助我們,可以帶領我們,可以鼓勵我們。你無論在什麼情況裡,都會有一首詩歌應付你那時的需要。
第一節接著又說,「雖然偶晴,但是經常是陰,迫我學習忍耐,迫我不能不來尋求神心,神的喜愛。」換句話說,我是「被迫」來尋求神的,而這個被迫的過程就有靈裡的歎息。所以我們要學會在主面前歎息,一個缺少歎息的基督徒並不健康。接著倪弟兄問主說:「你手須剌多深,須紮多痛,方能吸出甘甜?」,倪弟兄被自己親手建立的教會革除了三次,1952年入獄直至72年獄中殉道,歷史已經證明:他所寫的詩歌就像他所傳的資訊一樣,使人接觸到像蜜一樣的屬靈精華。從苦難中的壓榨而寫出的詩歌,是那樣的感人入肺腑,這是那些論述真理的‘講道詩’永遠達不到的屬靈果效。 「有時需要荊刺,方能顯你能力;我曾輾轉接近死亡,喪失,無眠,無食,無寄。有時我須喪失我的所有,方能完全自由;我曾莫名一文,未向人求,相信不憂。」指明倪弟兄一直在苦難和對付之下,在疾病和艱難的環境中信靠神。倪弟兄講教會生活時,他說:“有時也有爭鬥,弟兄反對弟兄,誰都想要打出最重拳頭,誰都洶洶。” 不要以為弟兄們之間有爭鬥是不平常的事,以為弟兄打弟兄是不可能的事,不,弟兄鬥弟兄是平常得很。當弟兄們爭鬥起來的時候,什麼都被試探出來了!他口中所謂的“為真理死”就是“要你死”,“為真理活”就是“我要活”。哦,弟兄們之間的醜陋和可怕,都在爭鬥中一再的被試探出來。
“我曾閉戶向你唱詩,” 就是大家來打我的時候,我把門關起來我禱告,“知道你心最痛,” 最傷心的是主自己。當弟兄打弟兄的時候,弟兄逼迫弟兄的時候,我知道主的心最痛。“知道我的不比你的損失,”我有損失嗎?你更有損失!像倪弟兄這樣一個豐富,可以供應聖徒的弟兄,竟然被打壓到一個地步,什麼都不能作了。他說,知道我的損失,我的不比你的損失,知道你心最痛,知道我的不比你的損失,學習苦難交通。這裡的意思是:現在我住在主裡了,祂的苦難成為我的苦難了,祂的十字架成為我的十字架了。
第三節和第四節給我們看見倪弟兄是一個安息於主面前,聽“時間”步聲等候主再來的人。一個真實愛神的人,他對世上的一切,總持著寡婦般的心,因他所心愛的良人已不在這世上了,這世界變成空洞無華,早已失去它的吸引,他只專心等候恩主再來和聖城的降臨。一個純潔愛基督的人,他把自己的一生給主,為主活著,不知不覺,他領會一件事,一切“可見”正漸下沉失光,“不見”正在顯露。一個等候主回來的人,一面來說,他對主有享受;一面來說,他覺得經常是有黑雲,但他的內衷卻是:“我歸,我要即歸”。
(資料來源: http://wzaobao.com/p/j27Sbk.html)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