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10 15:45:25瀏覽515|回應0|推薦8 | |
剛讀完齊邦媛老師的「巨流河」,腦海裡還停留在1949的大時代氛圍,那個時代的人何其有幸,就和所有的名人與大師同站在一個大時代上,但又何其不幸,人人都得一口吞下大時代的眼淚與悲涼,尤其看到那一代人在逃難時不忘讀書,在砲火之下,仍努力弦歌不輟,我很自責自己在安穩的環境下長大,竟未曾好好讀過書。 剛好前幾天黃春明與蔣為文的官司在報端引起討論,比較那個時代與這個時代, 知識分子心中的河流,似乎是愈來愈窄了,從大陸東北一路撤到台灣的齊邦媛,後來不斷地把台灣文學介紹到國際,我看到她去德國講學的時候,講的是賴和、吳濁流、白先勇、王禎和、黃春明等人,在那個當下,她一定沒有想到哪個人是台灣人、哪一個人是外省人,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以中文書寫下這塊土地的喜怒與哀樂,皆是台灣文學的一部分。 但後來數十年後,竟有人認為「台灣作家不用台灣語文卻用中國語創作 可恥」,而對受邀演講的黃春明老師舉牌抗議,恐怕讀過黃春明小說的人都很錯愕,黃春明的小說難道不是台灣文學嗎?難道只有以台灣語文創作的人,才是台灣作家嗎? 「文學裡,沒有『他們』、『你們』,只有『我們』呀」!這是齊邦媛老師在書中語重心長提及的文學心境,每一個人都是為台灣這塊土地奉獻的人,先來的是,後來的也是,黃春明是,蔣為文也是,何以不用台灣語文,竟是可恥? 再說到台灣語文,以羅馬拚音書寫的台灣語文,並非原始的文字,其代表的只是語音,就算後來有人造「台灣字」,那也非原始文字,更非普遍性的文字,我們不能忘記母語,但不代表要另造一種文字,取代現行的文字,才能展現母語的特色。 現在的確有人努力推展台語文,並以此作為創作工具,這些都是台灣文學豐富的一面,外界應給予尊重,但這並不代表不同路者就是可恥,蔣為文的作法,是不是計畫性藉黃春明成名,外界無法判斷,但台語是聲調豐富且包容性強的語言,很多感覺非台語無法精確形容,但不用即是可恥的說法,似乎就狹隘了台語文的精神。 蔣為文與黃春明案與齊老師的「巨流河」其實是毫無關係的兩件事,是我自己連日來一直在心中翻騰這兩件事,時代就如巨流河,上一代的知識份子,不斷地以文字書寫大時代的流動,有人以日語、有人以中文,有人以台語文,不論是台灣在地的,或是1949年遷台的鄉愁者,不管他們用的是什麼語言,他們從沒有因任何原因而停止努力,這才是最令人尊敬的。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