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下行跡*之(31)---北京記憶(c)
2009/07/17 22:26:14瀏覽466|回應0|推薦22

       位於北京市區中心縱橫兩條軸線上的天安門廣場,原是封建帝王宮門的前院,呈丁字形,圍以紅墻,南端是一座“大明門”,清朝時,更名為“大清門”。廣場當年稱“天街”,是平民百姓私窺就會殺頭的皇家禁地。

       但是,天安門廣場在隨後的歲月裏也歷盡滄桑。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廣場淪落為屯兵牧馬之所。 辛亥革命後,廣場解禁,“大清門”也被改名為“中華門”,對平民百姓開放,於是才有了“五四”、“一二·九”學生運動在這裏發生;  見證了現代中國人民一次次要民主、爭自由、反侵略的鬥爭,這是中國社會邁向民主、自由的一個標誌。

       辛亥革命後,廣場幾經改建、擴建,但面積並未有大的拓展。1958年進行了最瘋狂的擴建,拆除了周邊的紅墻、古建築、古牌樓、古民居,鏟平了“中華門”,鋪築水泥板塊20公項,變成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的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極大地滿足了狂野膜拜與激情集會之需要;   不僅如此,還在廣場中央修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西側修建了人民大會堂,東側修建了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

       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從此除了作為重大慶典、盛大集會和外事迎賓的場所外,更是狂熱的造神之場所。

       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廣場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體現中國人一貫的好大、好面子、好排場、熱衷虛妄博大的特性的過程,所謂的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如何體現出其無比的優越性與先進性?   那就是打造出一個“氣勢渾宏”的世界第一大的廣場,建造出面積比故宮還要大的人民大會堂,還有高大巍峨的歷史博物館和革命博物館,這就是社會主義比封建主義 優越的最好例證,這也是新朝比舊代 強大的最好註解。

       老字號的北京同仁堂在廣場的東南一角,被幸運地保留下來,經風歷雨,靜觀了現代中國許許多多紛紛擾擾的人與事。

       人民英雄紀念碑,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中心的南北中軸線上, 碑身是一塊整體大石,方形,四周環繞漢白玉欄桿,底座下層四面鑲嵌浮雕,分別是:“虎門銷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游擊”、“勝利渡江”為主題,概括地表現了現政權所認定的一脈相承的革命史實。

      靜默的紀念碑,高聳於空曠的廣場,誰是英雄呢? 毛澤東寫道: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英雄,其實往往只能是階段性的“英雄”,只能是現實地有利於現政權的英雄; 過了某個階段,也可能不是英雄了,這是歷史的鐵律。
 
        漫步在這個曾經演繹了近現代中國許多重大事件的廣場,清風和拂,也思緒無邊。歷史其實是一個在統治階級手上擺弄的玩物,它的面目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必須隨統治意誌之需要不斷地被迫變臉,統治階級手裏拿著剪刀與器具,一次又一次的剪裁、剪輯,組合、拼湊出新的歷史畫面,然後告訴億萬百姓: “大家看! 這就是歷史! 這就是歷史! 我們才是現階段最合適的歷史角色。”
                                                                   --------2007.05.23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izuo&aid=314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