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下行跡*之(23)---東錢湖記憶
2009/06/26 11:39:15瀏覽438|回應1|推薦29

        距寧波市不遠處的東錢湖,處於奉化、鄞縣、鎮海三地之交界處,尚屬鄞縣管轄,驅車不用多久,即可到達,因其地承錢埭之水,故名東錢湖;  據傳,其雛形始於唐朝,在北宋時得以成形,以前底下本為稻田與丘陵,後築堤蓄水,乃有此湖。
       今日的東錢湖,青山環抱,綠水蕩漾,環湖皆山,面積比杭州的西湖大了不少,而其湖水則澤被周圍幾個縣市的農田,湖中更有多種水產養殖。
       我們一行九人,分租兩艘遊船,向湖心進發。
       船夫的木槳,無聲的在水中劃弋,不時有一兩條小魚,驚起,在空中翻成一條弧線,復又躍入水中;大家或坐或躺,說說笑笑,兩條小船並駕齊驅,水面近在眼底,伸手可及;兩條船上的人也不時在相互 用手潑水,進行著激烈的水仗,刁蠻的女文員和女倉管一點也不示弱,倒弄得一班男士周身是水,驚叫聲有如船邊的波瀾,一浪接一浪,小船也就在這樣的驚叫聲中前行。
       湖的一邊有著一排民房,很普通的磚瓦結構,房屋的地基似乎就是建在水中,旁邊沒田、沒土、沒菜地,這無疑象是純粹的威尼斯的風情,民房中的人又是以什麼作為其生活上的經濟來源呢?我們無不產生好奇的思慮;  但正如“ 蛇有蛇道,鼠有鼠技。 ”一樣,這裏的農民竟然都幹起了算命占卦的行當,大家竟然都是“半仙”,我們的總經理夫婦花上百來塊錢,在那邊虔誠的聆聽一位“半仙”的指點,我們眾人也就正好這裏瞧瞧,那邊看看,領略一下水上人家的風情。
       湖的水面是不深的,大多的地方只有2米多一點,因而,船夫有時用竹篙撐湖底而行舟。
       在湖的另一邊,是一座廟宇,廟裏香火鼎盛,煙霧繚繞,據說到此求財,可是很靈驗的,總經理可是特迷信的,另外,更篤信: 為別人出香火錢那是會消減財運的;所以,在此敬香,我們眾人只有自掏腰包,花個十元錢,買上一把香,這裏插插,那裏叩叩,也跟著他們如此如此。
       廟宇的不遠處,又是一座嶽王廟,遠遠的擡眼便可看見嶽飛的“ 還我河山 ”四個手書大字,懸於廟門之上;但裏面卻是人流稀少,顯得清冷,不知道,如果嶽元帥也能給大家帶來財運的話,這裏還會這麼清冷嗎? 現在這些人也真是太現實了。
       不過,這座嶽王廟也不能說明它就是與嶽飛存在某種緊密的聯系的;或許,當時的人們,只是出於對嶽飛的敬仰,而在此處修建了這樣的一座廟宇。 
       一番玩虞,盡興而歸,也想起了古人的對聯:“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圖畫?    十萬家燈火。盡歸此處樓臺!”  從古人撰寫的東錢湖的聯句中,似乎可以想象到,夜幕降臨時,四圍的燈火,閃爍瓓珊,夜色中的浩渺的東錢湖,一定是一番別樣的風韻!
                                                                  --------2007.05.16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izuo&aid=3075926

 回應文章

踏雪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积贫积弱的的一百年,让我们失去文化的自信
2009/07/03 10:53

 博主遣词造句,文采斐然,功力浓厚!从古典文学里汲取不少营养吧。

“八百裏湖山,知是何年圖畫?    十萬家燈火,盡歸此處樓臺!”不知名的地方的楹联都如此引人,倒怀疑“五四”运动推广白话文是功是过了,两千年的众多先贤大家将汉字之美推至顶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篇传颂后世。白话文运动推广以后,这些美丽的东西日渐失传,现在有几人会写古诗,连编一幅对联都不能吧。想起来,冷汗涔涔呢,这些最优雅最灵秀最简约的美丽都留到故纸堆中,我们却是不能延续了,真不知我们这一代甚或几代在文学上能给后人留下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