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1/07 06:32:45瀏覽1794|回應1|推薦9 | |
本文是一個舊聞回顧,用來釐清人們對「決定戰爭勝負」所仰賴的條件的界定,更是一個國際攻防態勢現狀更新。 先說結論,真正的懂軍事和戰略的人都基本上知道,「在排除核戰爭的前提下,決定大國之間戰爭勝負的,是『組織動員能力和工業製造能力』,也就是說,競爭的,是可用於戰爭的『資源』」。 以下,我們從兩個方面分開來說: 1. 美利堅前國務卿科林·鲍威尔( Colin Powell),同時也曾經是美利堅國防部長,自2001年以後的數十年,多次訪華。 (注:這就是他當時被拍到的照片,表情凝重!) 在2001年初的一次訪問中,此君被允許參觀一個「中國國防成就展」,當他看到一塊展板(中國軍事科學院)給出的中國在戰爭期間中國軍隊所能動員的的人員(對外戰爭)的時候,他被嚇壞了。 以下是比較詳細的數據: 如果中國爆發對外戰爭, a.中國能動員超過1億直接參戰的兵員。 b.後勤服務保障人員2.5億 c.國防,軍工及配套工程從業人員3.5億 他反覆要求中方人員確認以上數據是否有誤,在他得到了非常肯定的答覆以後,鮑威爾沈默了很久。 中國可以動員7億人直(間)接參戰是什麼概念?二戰期間,美利堅全面動員,也就動員了3000萬人(一千萬人直接,兩千萬人間接),中國的動員能力,是美利堅的20倍以上。 2.我在另外一個格文中說到過,2021年中國的工業產能是美日德韓四國的總和,如果把可用於戰爭的工業能力(機械,電子,化工,能源,運輸,造船,航太等)單列計算,工業能力則超過美國,歐盟,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總和。 3.另外一個戰爭的新趨勢,也即將由中國引領,那就是「基於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無人化戰爭」。 a.空間,有北斗為骨幹所組成的全球導航(通訊)網絡,米級光學全天候衛星密切注視亞太地區的海陸動向,攻擊方面,有高超音速導彈和「亞軌道轟炸機」及星載激光系統; b.空軍,翼龍3,彩虹7,雙尾蠍等洲際無人機系列,J20雙座版攜帶忠誠(無人)僚機,J16D等,H6攜帶高超音速導彈; c.海軍,055萬噸大驅搭載YJ21高超音速反艦導彈, d.陸軍方面,則更多,小型軍用無人機(遠非大疆能比擬),實戰化驗證過的激光武器,電磁武器,無人武器站,穿牆雷達(巷戰利器)等,只是開胃菜,正餐,還沒有端出來。 e.跨介質飛行器最近也測試成功。(注:跨介質飛行器,是說,飛行器,既能在空氣中飛行,也能在水中潛行)。 大家不妨猜一猜,有誰不長眼睛,願意主動跟共軍過過招?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