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愚人節的笑話 - 解釋篇
2007/04/08 00:19:21瀏覽1510|回應0|推薦1

這一篇是為比較不熟悉相關名詞的朋友解釋一下前一篇笑話

視距外接戰

什麼是視距外接戰?這個名詞報章雜誌上常常會出現,可是代表什麼意思呢?

視距外接戰是來自英文Beyond Visual Range,簡稱BVR的翻譯,意思就是超過視線距離以外的情況下,有點類似中文隔山打牛或者是拒敵於千里之外的意味。實際上的距離是多少呢?這倒沒有非常完整的定義,通常在空戰的場合多半是在10公里以上的距離。

因此視距外接戰對空中作戰來說,就是這個作戰的過程發生在視線距離以外。那麼,如果肉眼看不到,那要怎麼打呢?

現實當中有一點不會變的,那就是你看不到,就打不到。因此如果你看到網路,BLOG或者是討論區當中有人在宣傳某某系統可以如何打到遠距離目標,你可以先問問宣傳者,這個目標要怎麼發現,也就是怎麼看到?不解決這個問題,其他都只是假想狀況。而在科技的進步下,所謂的看到已經擴大到利用其他的機器協助肉眼進行觀測,這些機器當中也包含雷達

換句話說,要執行遠距離的空對空作戰,雷達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而視距外接戰以目前來講就是依靠雷達進行目標的搜索,追蹤,標定和攻擊。

作戰的手段

前面提到作戰的基本因素之一是雷達,光靠雷達只能夠看到目標,目前還無法單靠雷達去摧毀一個空中目標。想要在遠距離將目標擊落,這個擊落對方的手段的有效距離也得要相當的長。從二戰末期開始許多國家就想要延伸武器的有效距離。大口徑的機炮是第一個發展的階段。從對付轟炸機的經驗當中,德國開始在戰鬥機上面攜帶火箭,增加攻擊的距離。這種方式在二戰結束之後也被其他國家相繼學習與繼續發展。

可是火箭有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距離愈遠,偏差的可能性就愈大,偏偏火箭發射出去之後就要看老天怎麼賞臉。美國曾經有一次空中火箭齊射的試驗,儘管雷達追蹤與標定目標的精確度很高,沒有一枚火箭通過目標附近的空域,有些甚至偏差到從目標拍攝出去的影片中完全看不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時的主要發展有兩個方向,一個是讓火箭有修正的能力,一個是讓火箭的傷殺範圍打過偏差的距離。後者就是攜帶核子彈頭的空對空火箭。

問題是,總不能打一架戰鬥機也用這種核彈頭的火箭吧!就算是高價值的轟炸機,也無法一對一的這樣使用。那麼讓火箭有發射後自我修正能力便成為比較實際的發展路線。

這個中間的發展可以講的很多,超過本篇的範圍,本篇只是要簡單的解釋給有興趣的朋友一些概念。這種有修正能力的火箭最初被稱為有導引的火箭,當然,後來就是飛彈的。既然偏差可以修正,精確度提高了,近一步延伸飛彈的射程就理所當然的成為有能力發展空對空飛彈的國家的設計目標。

在經過一些試驗以後,以雷達作為導引飛彈的訊號來源成為被認可的一種有效的導引方式,從這時候開始,雷達導引空對空飛彈的時代正式展開,而第一次大規模使用這一種飛彈的場合是越戰,使用國家是美國,飛彈就是著名的AIM-7麻雀III飛彈。

麻雀III飛彈是一系列發展的第三型,也是比較廣為人知的一種。麻雀I型採用雷達乘波導引,II型採用主動雷達導引,III型採用半主動雷達導引。而II型並未正式生產服役。這些導引的差異以後有機會會簡單的解釋一下。

到了這個階段,視距外作戰的基本要素才全部齊備,包括雷達和飛彈。只是在當時有諸多系統或者是操作方式還不成熟,飛彈的設計與測試也有許多問題。整個越戰時期,麻雀飛但在空中的故障率超過50%,命中率還不到10%。這讓視距外接戰瞬時從一種作戰方式被嘲笑是科幻小說中的題材。

這些問題經過多年的改進,直到1991年沙漠風暴時期才算是讓麻雀成為一種可靠的視距外作戰用飛彈,而整個作戰手段與體系也逐漸成熟,視距外接戰也成為可以被接受,並且是各國空軍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也經過這一段發展與實戰經驗,才有後來的主動空對空飛彈的發展,其中很有名的包括F-14攜帶的AIM-54鳳凰飛彈,和現役的AIM-120等。其他國家陸續推出的產品包含俄國的R-77/AA-12,中國的PL-12/SD-10,法國的MICA等等。因此,要說視距外接戰能力必須有AIM-120才算有的說法是個小笑話來自於此。

敬請各位對此篇提出意見與指教。謝謝。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cobrachen&aid=879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