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YST對二戰的誤解談一些基本概念之2 - 補充數字
2007/02/01 10:53:21瀏覽1267|回應0|推薦2

我在前一篇裡面提到,德國在二戰開打前的物資其實是相當緊繃,對於軍備的建立有很大的影響,並不像是YST所想像的那麼豐富。

我這邊引用一些簡單的數字說明一下德國在亮麗的外表下,實際上面臨的經濟壓力。

德國真正具有充足儲存和開採量的只有煤礦,其他都需要依靠進口,而依靠進口就得要利用外匯去購買。德國在1930年代初期遇到最大的外在困境之一是全球性的經濟大蕭條,這件事情讓德國的出口貨品的價值和數量都壓低不少,聯帶影響外匯的取得。

德國很早就進行合成石油的研究和生產,但是整個1930年代,儘管產能持續上升,需求卻始終大過供應的量,進口原油還是避免不了。1937年德國進口的量比7年前還要多,1938年6月的時候德國的總儲存量只有全面動員下需求的25%,大概足夠4個月的軍事行動。光有石油還不夠,航空潤滑油品只有全部需求的6%,怎麼供應作戰時的龐大需要呢?

其他的物資也沒有多好的情況。1934年的時候,德國的棉花產業只有不到兩個星期的庫存產品,橡膠只兩個月,石油產業是兩到兩個半月。這種情況加上德國本身的需求持續上升與外匯短缺,其他國家根本不可能在未收到貨款下繼續交運,整個30年代德國的產業基本上是沒有庫存可言。

1937年之際,德國鋼鐵產能只動用83%,因為沒有能力進口足夠的原料,1938年戈林承認德國經濟已經達到災難的邊緣,這種情況迫使希特勒在1939年要求擴大出口,降低軍方對原料的取得,其中鋼鐵減少30%,銅減少20%,鋁47%,橡膠14%。這也是德國為什麼在戰前完全放棄對多發動機的大型轟炸機開發計畫。

因此要說德國可以在不進攻蘇聯下自保,各位認為可能嗎?

敬請各位批評指教。謝謝。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cobrachen&aid=705547